书城童书焦金流石:旱灾与高温的防范自救
2120800000008

第8章 认识可怕的干旱灾害(3)

2.地质灾害何为旱?缺水!如何止旱?补水!水从哪里来?地上或地下!然而干旱发生期间,地表水往往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超采地下水, 形成地下漏斗,产生地面沉降、地沉降量大于5米的面积达1.37万平缝隙等问题,给城市基础设施构成方千米。最严重的是天津,沉降区很大的威胁。我国有40多个城市由面积达7300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于过度开发地下水诱发地面沉降,61.2%,地面沉降速度平均每年达其中累计沉降量超过2米的有上海、20~42毫米。

天津、太原等。海河平原累计地面 旱灾引发蝗灾旱灾引发蝗灾干旱灾害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对工业、生活、生态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我们将在下面的一系列问题中讨论干旱灾害的危害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先说说农业干旱的一种次生灾害--蝗灾。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的旱灾相伴而生。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

根据1985年河南民政厅整理的《历代自然灾害资料汇编》记载,在清代的193次旱灾中,次生蝗灾109次;在民国期间的35次旱灾中,次生蝗灾29次。这说明,发生旱灾不一定有蝗灾,但蝗灾必定伴随旱灾产生,旱、蝗灾并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蝗灾的发生,对农业生产往往是毁灭性的。历史资料记载中也发现,蝗灾与干旱同年发生的 概率最大。

为什么会旱、蝗灾并发呢?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气候条件对它们的繁殖和生长发育有许多益处。由于蝗虫将虫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20%~30%时,最适宜蝗虫产卵。干旱则会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较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量大大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4000~5000个卵块,而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也就是说,每平方米中有20万~40万的卵粒。

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的适宜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得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作为食物,生长得较快,而且生殖力高。图53河北省境内干涸的大洼闹过蝗灾,蝗虫飞来时,天空顿时一片昏黑,如邪魔穿过一般。苇地里1平方米就有6000多头蝗虫,一脚踩下去,能踩死200多头。蝗虫几天之内把芦苇连叶带秆全部啃尽,大地顿时寸草不生。飞机开始撒药灭蝗后,人们看到,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铺满了蝗虫的尸体,堆积达1米多厚。

为了消灭彻底,大洼人如祖先那样,开始点火烧蝗。于是,十几万亩的芦苇荡燃起了冲天大火,持续了几天几夜。百里外的沧州市民也看到了大洼人烧蝗的滚滚云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干旱气候、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新的蝗区不断产生,老蝗区蝗灾反复发生,蝗灾爆发频率上升。例如,1985年,天津的蝗虫跨省迁飞到河北,1995年和1998年黄淮海地区蝗虫大爆发,1999年境外蝗虫还迁入我国新疆,造成大面积农牧区受害。2001年黄淮海地区夏蝗尤为严重,河北的安新、黄骅,河南的开封、兰考,山东的无棣、沾化等县出现高密度的蝗虫,最高密度达每平方米3000头以上。这次蝗灾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气干旱。

国外大蝗灾

以色列大蝗灾:2004年11月21日,数百万只蝗虫蜂拥来到以色列红海之滨城市埃拉特,毁坏了这个以色列南部城市的大量庄稼和鲜花。据路透社报道,这是1959年以来以色列首次遭受如此严重的蝗灾。当地居民说,成批蝗虫遮天蔽日,不仅把棕榈树叶啃光,还把整个花园的鲜花也吃个精光。据称,它们什么都吃,连公路旁的绿化草坪也不放过。

俄罗斯灾区:2001年俄罗斯南部的斯塔罗波尔地区,约26.7万公顷的草场和耕地受到蝗虫侵袭,同一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渤海沿岸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同样有蝗灾,部分地区的蝗虫密度达到了最多每平方米1万只。

美国灾区:2003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州、犹他州和爱达荷州皆饱受蝗灾侵扰,爱达荷州的灾情是二次大战以来最惨重的一次。

知你道吗

干旱破坏生态环境

世间任何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干旱也不例外。想必大家都知道,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干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对人类生活生存的影响。那干旱对生态环境都有哪些危害呢?主要有气候、地表水量、水质变差,地下水位下降,草场退化、沙漠化等几个方面。

1.干旱对地表水的危害

我们知道,气候暖干化严重不但会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甚至会导致部分河湖干涸和断流。由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黄河上游径流量开始出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减少速率高达每10年9.8立方米/秒,进入90年代后尤为明显。其中,兰州以上径流量比多年均值偏少24%左右,而兰州以上降雨量比多年均值偏少12%左右。研究表明,黄河流域90年代以来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尤其是汛期降水量)显着减少是造成黄河上游流量减少的最直接原因。

如今,世界上有1/3陆地被归为干旱或半干旱土地,近一半的国家直接以某些方式受到干旱影响,如地下含水层衰竭,水质恶化,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等,容易开发的土地大多已被利用殆尽,因此人们为了生存,正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比较干旱的地区。但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水资源,过度开采终将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枯竭、水质恶化,其中最直接最严重的是地下水位的下降。

例如,我国的安徽、河南两省单2001~2006年,地下水位就分别下降1.80米和1.33米。

2.干旱对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所谓湿地,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泛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在地球上,湿地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 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湿地有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被称之为“地球之肾”。

然而,干旱发生时很难满足水源补给,使得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我国西北地区频繁发生干旱,造成湿地严重退化,表现在河流断流、湖泊萎缩,从而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水质不断咸化,从而使旱化的湿地不断向沙漠化发展。比如我国的青海湖附近的沙漠面积如今正以每年平均10.12平方千米的速度增长,尤其是湖西岸沙丘是近10多年来才形成的风沙堆积,并成为该区域沙漠化最快的地区。

湿地处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长着很多具有湿地特征的植物,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同时生物多样性在食品、工业原料、药物,旅游和科学文化、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全球气候正经历干暖化为主的变化,干旱发生时蒸发量加大,土壤含水量下降,森林、草原大幅度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许多生物失去了适宜的栖息地和稳定的食物来源,使许多生物物种濒临灭绝。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远远高于自然界的本底灭绝速率。

3.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地带,生态相对脆弱,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通常情况下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南方雨量充足,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异质性,雨量较小,导致十年有九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再加上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春夏秋连旱时有发生,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4.干旱与沙漠化的发展

在平时我们常会听到“沙漠化”

这个字眼,那么到底什么是沙漠化呢?它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在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干旱多风或人为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风沙活动,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土地退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干旱是一个重要的自然条件,在沙漠化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干旱发生时,由于土壤含水量下降,植被的地下部分生物量减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或枯死。植被退化后裸露的土地使沙漠化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