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产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2123100000018

第18章 生产管理制度标准(6)

1.成品外协。

系指由本公司提供材料或半成品供协作厂商制成成品,其外协加工后即可缴交物量部门当做成品销售或可直接由协作厂商交运者。

2.半成品外协。

系指由本公司提供材料、模具或半成品供协作厂商制造,其外协加工后尚需送回本公司再经过加工始能完成成品者。

3.材料外协。

产品制造所需经过的某段加工过程必需的材料,由于本公司无此种设备(或设备不足)需要外协加工使其于公司内能使用均属之。

第四条经办部门。

外协加工事务由下列部门办理。

(第二章)试作与量试外协

第一条厂商调查。

1.为了解外协厂商的动态及产品质量,采购外制人员应随时调查,凡欲与本公司建立外协关系而能符合条件者应填具“协作厂商调查表”以建立征信资料,作为日后选择协作厂商的参考。“协作厂商调查表”一式一份呈主管核准后,自存。

2.采购外制人员应依据“协作厂商调查表”每半年复查一次以了解厂商的动态,同时依变动情况,更正原有资料内容。

3.于每批号结束后,将协作厂商试作、外协的实绩转记于“协作厂商调查表”以供日后选择厂商的参考。

第二条申请。

1.试作。

采购外制人员依据产品设计人员所填制的“开发通报书”“开发进度表”“新开发零件部门进度追踪报告”“零件表”及图详细审核规划外制的零配件等资料是否齐全、清晰,并按进度要求分别开立“外协加工申请单”一式四联,呈总经理核准后,第一联送会计部门,第二联自存,第三、第四联物量,待试制品合格收料后,第三联附发票、收料单送会计部门整理付款。

2.量试。

(1)采购外制人员于第一批小量试作品完成并送交工程设计人员经确认正常后(如需修改,则再通知外协厂商重新送样,以迄正常为止,即进行第二阶段的试量,其中申请手续同第七条第一项作业。

(2)如于量试与试作过程中,产品设计人员为求产品增加美观与功能必须增减或修改某些零配件时,应统一由产品设计人员重新绘制零配件成品图,循第七条第一项作业,必需重新开发模具者,应洽协作厂商提供损失的费用。

第三条询价。

1.采购外制人员提出“外协加工申请单”前,应依需要日期及协作厂商资料进行询价,询价对象以两家以上为原则(最好三家)并需提供估价单,其内容有模具与零件的材料、人工、税金、利润等资料,每家填写一张“外包零件模具估价表”及“估价分析表”。

2.经办人员审核估价明细表后,循议价、比价方式(以确保质量交货期为前提),将询价记录填写于“外协加工申请单”内呈主管核准后,外制人员需将承制厂商、外协工资及约定交货期转记于“外协加工控制表”凭以控制外协品的交货期。

3.为配合工程设计部门之要求或制造部门的紧急需求,采购外制人员得参考以往之类似品的外协价格,免经过议价、比价手续,径行指定信用可靠的厂商先行加工作业,但亦应事后补办“外协申请单”及签订合同的手续。

第四条外协内容与厂商变更。

1.外协询价经核准后,如需变更外协内容或承制厂商时,承办部门应开立“外协内容变更申请表”一式四联,注明变更的原因及更改的厂商呈主管核准,第一联送会计部门,第二联送物料管理,第三联办理付款时与发票一并附出,第四联自存。

2.变更内容应转记于“外协加工控制表”内凭以管理进度。

第五条签订合同。

1.询价完成后,采购外制人员应于外协零配件交运前与协作厂商签订“外制品制作进度追踪表”一式二联,一联自存,一联送协作厂商据此依进度作业,同时订立“模具开发及制品委托制作契约书”。

2.“模具开发及制品委托制作契约书”一式三份,由协作厂商用印后,送呈科长、总经理核准用印后,一份送协作厂商,一份送会计部门,一份自存。

3.协作厂商履行合同情况如有异常致使本公司遭受损失时,采购外制人员应立即设法改善依约追偿,并即以签呈,呈报主签,转呈总经理核示处理,扣损失金额超过XX元以上时,应转呈总经理核示。

第六条质量检查。

1.检查依据。

协作厂商就依据采购外制人员所提供的正式工程图或样品,先行以“检查记录表”检查通过后,连同零配件(以塑胶透明袋装妥,并于袋上标明:零配件名称、数量、厂商)一并送交物料管理单位及外制人员登记,并转交产品设计人员检验。

2.试样检查。

工程产品设计人员于接到采购外制人员所转来的样品后,应依原工程图的要求检查其规格与物性,其处理方式如下:

(1)检验合格者:经检验合格者即填写“检查记录表”连同试样送交采购外制人员转记于“外协加工控制表”结案,并将零配件连同“检查记录表”送物料管理单位办理人库收料,待通知试装。

(2)检验不合格者:其检验不合格的零配件,应由产品设计人员于“检查记录表”内注明不合格的原因,送回采购外制人员转记于“外协进度表”内,继续追踪协作厂商如期(或延期)完成。

(3)如于检验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等事项,仍应通过采购外制人员向协作厂联系要求变更事宜。

第七条付款。

1.试作与量试之外协加工零配件经检验合格由物料管理单位办理人库后,采购外制人员应将“外协申请单”第三联,“收料单”第一联及发票一并核对无误,并呈核后,转会计部门审查凭以付款。

2.若需由本公司支付模具费用者,除前述的付款凭证外,另由协作厂商提示模具、机具的照片各一张粘贴于“模具履历表”内连同发票一并送交本公司整理,并建卡列人资产管理。

3.采购外制人员每半年整理一次各协作厂商到期应付未付的试作、量试、模具费用于“外制零配件逾期支付费用明细表”内一式二联,提出原因对策后呈主管核示,一份自存,凭以追踪,一份送会计部门备查。

第八条模具管理。

1.建档。

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几经本公司支付模具费的任何模具均应按其编号别(按固定资产电脑编号说明书原则编定)列账管理,每一模具以一张“固定资产登记卡”列管。

2.异动。

(1)配合外协零配件质量与交货期等因素的变动,必需将模具由原协作厂异动到其他%或新开发)的协作厂或使用结案需移回本厂保管时,应按出人厂管理办法填写“物品出人厂凭单”一式三联,于出(人)厂内注明异动原因后呈主管核准,第一联自存,第二、第三联送交原协作厂商签名后,第二联连同物品送回本厂(或新协作厂商),第三联存原协作厂商。

(2)凡异动后的资料均应详细记载于“固定资产登记卡”内,若因产品停止生产、制程变更、设备更新等原因而闲置时,采购外制人员应以“闲置固定资产处理表”一式三联,提报模具闲置原因及研拟处理对策后,会业务部门呈总经理核准,第一联送会计部门,第二联送物料管理单位,第三联自存。

第九条协作厂商绩效评核。

1.为使协作厂商适时交运优良质量的零配件给予本公司生产总使用,采购外制人员应每月整理“外作品新开发评分表”,区分为A、B、C品种等级,呈主管核准后,参酌质量交货A级者,其货款以现金方式支付以示奖励;B级者货款以一个月票期支付;C级者以二个月票期支付(含新开发的协作商厂)D级者以三个月票期支付,而列人D级的协作厂商连续超过三次者,应予淘汰重新寻觅新协作厂商代替。

2.采购外制人员为便于外协加工申请作业应于每月底将各协作厂所交的项目规格、材质、加工条件、价格等记录于“外制零配件交运动态表”,依机种别分类归档,以利查询。

(第三章)量试外协

第一条生产资料通知。

经量试的样品,经工程设计人员认可后,由采购外制人员主动联系生产部人员领取相关资料(产品零件表、零件图、组合图、标准规格及用料清单、零件部品的流程图及说明书、制程能力分析、产能设定资料、样品及各项操作、质量的基准等),(若因业务需要,可由采购外制人员继续量产的采购)应立即由采购外制人员主动召集此项检查会,提出量试期间发生的各项修正与变化,详细列人会议记录。

第二条量产订购、询价、收料、付款作业。

1.采购外制人员于接获产销部门通知生产后,即(按交货期间)适当安排各项外制零配件的交货进度,其手续同前第八条的询价作业,如价格与对象不变,不必再填“外协申请单”,而直接以“订购单”填写单价栏注明系外协单价按正常采购方式作业。

2.由本公司提供原物料者,由生产部门提出申请核准后,由填写“外协出厂单”连同原料、半成品随车交运,“外协出厂单”一式四联,第一联自存,第二联存会计,第三、第四联送厂商,第四联由厂商签回,待加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由物料管理单位填写“外协收料单”一式四联,第二联送会计,第一、第三联自存,待收到发票后,连第一联整理付款,第四联送厂商。

(第五节)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标准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是指导、检查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种规定,是设备管理、使用、修理各项工作实施的依据与检查的标准,是进行生产设备管理的标准。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引进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能源资源使用制度等内容,设备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明确生产设备管理内容,规范生产设备管理工作。

一、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正确使用设备,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能耗,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生产公司的机械、电器设备及有关容器、计量器具的管理。集团公司机关及其他公司的机械、电器设备参照本制度有关条款执行。

第三条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1.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2.对新投产的设备,厂(矿)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3.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生产厂(矿)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4.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5.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

6.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第三年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厂(矿)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

7.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厂(矿)批准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第二章)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第一条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第二条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章)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贯彻执行

第一条新设备投人使用前,要由厂(矿)专业主管领导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放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巡检人员人手一册,并做到堆积不离岗。

第二条生产单位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第三条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厂级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第四条生产单位每周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领导及设备管理人员,每月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人考核。

(第四章)设备报损、报废及处理办法第一条设备报损、报废条件。

1.因意外事故或灾害,造成主要部件,主要结构严重损坏而无法使用的设备。

2.制造质量低劣,达不到最低工艺要求的设备。

3.生产使用造成损坏、无修复价值的设备。

4.机器陈旧,技术性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且无法改造的设备。

5.耗能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设备。

6.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

第二条报损、报废设备的处理。

1.按现有价值整件或整机出售。

2.拆解、转让可利用的零部件,不能利用的部件按原材料废料处理。

3.生产、维修不得使用已报损、报废的设备。

(第五章)设备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条对所有设备要分类登记,统一编号,建立台账和卡片,建立技术档案,做到一机一档,为设备的管理提供技术资料。

第二条设备档案内容应齐全完整,应包括设备的各种有关技术资料、设备履历卡片、易损配件清单、各种记录、论证及签定资料。

第三条设备技术资料通过收集、整理、装订和保管,建立设备档案借阅制度,对所借阅的一切资料办理借阅登记手续。每年对技术档案进行整理。

(第六章)附则

设备管理制度由工程部制定,报经生产质量总监批准后由工程部和生产部执行。

二、设备引迸管理制度

第一条引进原则。

1.为了保证我公司设备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引进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2.引进设备是一项重要、严肃的工作,各级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以严肃的态度进行此项工作。

3.引进设备必须遵循上级主管单位及本公司的有关规定。

4.引进工作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维护公司的利益。坚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四个方面,要竞争,择优选取。

5.引进工作必须根据公司制定的发展规划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公司实际,有计划地进行。规定主要适用于引进较大的项目,其他小项目的引进购置,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条引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