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2134400000012

第12章 安全游泳远离溺水(4)

如果潜水者在已经呼气后发现气嘴内有水,就应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即直立,向上看,摘掉气嘴,这样做对调节器来说相当于吸气动作。为避免水再流回,将气嘴倒置并向下移到嘴上。这样做能使潜水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再通过呼气使水彻底排除。

(4)水下联络信号

世界潜水联合会的会员国已采用一套手语信号,这套信号正在被世界各地的众多潜水者使用。其中包括在水面上两名潜水者之间进行交流的信号,或一名潜水者与他的船上或岸上同伴交流的信号,也有在水下供潜水者交流的信号,包括问题和回答,指明方向和位置,警告危险或紧急情况。

这些信号应在一开始就进行学习并经常使用,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马上理解。

(5)适应环境训练

开始时,下潜不要超过10米,只有在这个深度已经有很强的自信并且掌握了应有的技术后才能降到15米。

当从高处跳水,并且身上戴着容易松动的物品如充气救生衣或两个调节器时,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在跳水时把救生衣的气放掉,把调节器放在口中,一只手放在肩带上并且牢牢扶住第二个气嘴及其他东西,任何物品都不能松动地悬着,否则可能会摆动并打到潜水者。应事先检查水是否够深,并小心不要踩到已经在水下的潜水者。入水后立即检查设备,包括备用气源和面罩带。

这个时候应记住尽量避免喘息或气短的发生。通常情况下人们是在已经发生后才开始注意,而且在排除起因后仍不能缓解时变得焦虑不堪。因此较明智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即学会预计症状可能在什么时候出现。有一种技术可以帮到这个忙,这项技术起源于闭路循环氧的使用。在使用闭路循环氧时如果发生气短将会非常危险。这项技术要求用力深吸一口气,然后尽最大力量呼出。这项技术的依据是过度换气原理。在每次吸气后应有1—2秒的暂停。

(6)紧急上升练习

模拟紧急上升练习的开始部分是潜水者跪在约5米深的海底,用深呼吸来做准备,最后用中等力量吸一口气,然后一边尽量呼出,一边用力向上游,这项技术需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熟练。

然后在10米深处反复进行同样的练习直至熟练,到这时你会觉得容易得多了。呼气时一定要用最大的力量以免肺容量增大到危险的程度。

事实上,在高压下施行紧急上升,即使是有经验的潜水员也容易引起多种事故。虽然掌握这些技术很重要,但练习时有可能招致不必要的危险。

(7)使用救生衣

充气救生衣是能够提供水中静力平衡的产品。它在漂浮时的作用很优越,但只有在特别危险时才能用于上升。

最新款式的救生衣可以通过一个内置的小气瓶充气,也可以连接到呼吸装置,或用嘴充气,它们还可以提供几次呼吸用气。可以想象,在某些时候,它们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救生衣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水中的静力平衡,即根据需要来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变化,这一点在潜深时尤为重要,因为它能使潜水者在任何深度调节浮力,确保在海底或减压停留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要真正有效地利用救生衣其实并不容易,错误操作可能会带来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通过训练来熟悉和掌握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方法:将救生衣放掉气,利用其重量来对抗浮力,下潜到不超过5—10米深的海底,并保持脸朝下的俯卧姿势。在开始阶段为节省气瓶内的气,先用嘴充气至达到平衡,然后缓缓上升,直到向上的浮力占主导地位,但不要使浮力过大,然后向前翻转,头朝下潜回海底。反复练习,体会所能控制的最大浮力,即不要不由自主地被浮力拉到水面上。

然后略增加练习的深度,但要用内置气瓶或气袋内的气。当基本达到静力平衡后,围绕一个半径不超过10米的圈子游动,然后用上面讲述的方法练习,并且打开救生衣的排气活瓣使浮力减小,重复练习多次。

运用前面讲过的使用脚蹼的技术来调整腿的动作,维持身体所处的深度并绕圈子游动。另外,结合暂停呼吸技术练习,以便及时警告和控制呼吸困难的出现。然后在海底采取跪姿,在救生衣中充入更多的气,摘下气嘴,通过救生衣的管道吸气,通过面罩的气管向海水呼气。继续进行这个练习,但千万不能向救生衣内呼气,否则将非常危险。动作娴熟后继续进行呼吸练习,但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确而缓慢地使用脚蹼上,直到升到水面。

然后从10米深处练习用呼吸器给救生衣(BC)充气,以获得浮力。

随着BC气体容量的增加将使上升速度加快,但并没有达到紧急上升的程度。然后立即放掉些气,减小浮力,停止上升。

最后练习用手倒立在海底行走。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学会保持正确的垂直平衡姿势,这个姿势在潜水时常常需要使用。

在水中如何踩水

踩水是身体直立在水中,头部露在水面上的一种游泳方法。它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游泳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持物游进、通过逆流、水面观察、救溺水者、水中休息等。踩水技术是水上安全和自救的最基本知识与技能。

1.身体姿势

身体直立或稍前倾,头部露出水面,稍收胯,两腿微屈勾脚,两臂在胸前平屈,掌心朝下。

2.腿部动作

腿部动作一般有双腿同时动作和两腿交替动作两种,但也可以用自由打腿、侧泳蹬夹腿或以上几种的混合交替动作。

两腿同时动作:同蛙泳腿的动作基本相似,但大腿收得较少,两腿不蹬直并拢。做动作时屈膝以小腿和脚的内侧向下做弧形蹬夹水,当两腿未完全蹬直时又开始收腿,动作要连贯。

两腿交替动作:与双腿同时动作基本相似,只是两腿交替进行,一条腿收腿时,另一条腿做稍有向前、向内的蹬夹动作。

3.臂部动作

两臂弯曲,手和前臂在胸前做向外、向内的摸水动作。做向外摸水动作时掌心稍向外,做向内摸水动作时掌心稍向内,手臂动作不宜过大,手掌要能感觉到水的压力。

4.完整配合

臂、腿的配合要协调、连贯,一般是两腿同时蹬夹一次或两腿交替蹬夹一次,双手做一次拨压水动作。踩水时,动作频率尽可能低,蹬腿与摸水均不必太用力,能使头部露在水面上即可。熟练掌握了踩水技术之后,就可以仅靠双臂摸水使身体浮于水面,也可腾出双手仅靠腿踩水使身体浮于水面。用踩水技术游进时,身体要略向前倾,腿稍向后蹬水,两臂向后拨水。后退游时,动作相反。

采用双腿同时动作的配合时,两腿蹬夹水时吸气,两臂向外拨压水:收腿时呼气,两臂向内拨压水。

呼吸要随臂和腿动作的节奏自然进行。采用两腿交替动作的配合时,则需要手和腿同时不停地进行动作的配合。

在河海里怎样安全游泳

在河海里游泳,能体验到与泳池中游泳不同的乐趣。有水流、有波浪,不时还有小鱼游过,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1.河里游泳注意事项

河里水流急,河底坑洼不平,水的深浅变化很大,能够游泳的范围有限,不是哪里都可以游泳。

(1)救护人员要在一旁监护,即使在用绳子拉好标志的场所,也要确保安全。

(2)有岩石的地方很危险,千万注意不要碰伤了身体。

(3)要确定监护人在河边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目标。

(4)要做好入水前的准备活动。

(5)水冷的时候,要有计划地上岸暖身。

(6)可以跳水的地方要注意水深。

(7)要确认水中无人。

2.海里游泳注意事项

(1)在海里游泳,水的浮力要比泳池大,所以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学会游泳。

(2)在海里一边体验辽阔的海域,感受海水的咸味以及大大小小的波浪,一边还要掌握漂浮和游泳的方法。

(3)面对漂浮着的海草、不时碰撞你的小鱼,你会沉浸在对大自然的惊奇和神秘之中,不要忘了还要学习那种心态愉快、放松的游法。

(4)游泳的时候,监护人一定要处于明显的位置。

(5)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

(6)只要孩子们一入水就有危险,有必要专门设立救护人员(即教师、家长等成年人)。嘱咐孩子们,入水后要经常回头看看岸上的标志,不要离得太远。

(7)救护人员要站在海浪涌向孩子的一侧。

3.海里长游

必须建立万全的制度,少数人进行长距离游泳是不安全的,必须有熟悉大海、水性娴熟的人陪同指导进行,有时还应备有船只和急救人员。只有制度完善、准备充分的长游,才能组织进行对海的原始体验。

长距离游泳是与苦涩的海水以及大小海浪搏斗的过程,比起泳池的水,海水的浮力要大,一定要掌握心情平静、动作放松的游法。漂浮的海草,伴泳的小鱼,大海的自然趣味,在长游中都能体验到。随着心态的平静,拼搏的勇气也就产生了。

长游给了我们重新认识环绕陆地的大海和海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的机会。

赴救法救人

赴救是发现溺水情况后,及时把溺水者拖离水域并运送到安全区域或现场急救。其原则是力求间接赴救,不能间接赴救或无法间接赴救的就果断游泳赴救。赴救的方法包括:间接赴救:用救生圈、救生竿、抛绳施救。池岸赴救:在岸边俯卧直接伸手抢救或蹲下伸一脚给溺水者攀抓。游泳赴救:在间接赴救和池岸赴救无法解决时,跳入水中施救。游泳赴救的方法如下:

1.入水的方法

(1)跨步式,又称“八一式”。

一脚脚趾紧扣池边,另一脚前跨,在空中两脚一前一后成弓步状,上身含胸前倾,两手侧平举,掌心向前下方,眼看溺水目标。

(2)蛙腿式。眼看溺水者,由池边向溺水者背后跃起含胸收腹,两手侧平举,两腿作蛙游腿蹬夹动作,同时两手向下压水,头不入水。

在台边、池边跑动起跳,入水要浅,头部出水要快。

2.接近的方法

接近指救生员及时靠近,但又不被溺水者抓住或抱住,并能有效控制溺水者。

(1)溺水者背向救生员接近法。

游至离溺水者1米处急停,一手托腰,一手夹胸,同时及时告知溺水者已被救,安心躺平配合施救。

(2)溺水者面向救生员潜泳接近法。游至离溺水者3米处,下潜至溺水者髋部以下,双手扶溺水者髋部,将其转体180°,托其上浮,一手托腋一手夹胸,控制溺水者准备拖救(3)溺水者面向救生员侧抓手接近法。游至离溺水者3米处,有意识地转头向溺水者侧面游进,看准并果断、利索抓住(反握)溺水者手臂,使其背贴救生者前胸,一手托腋,另一手夹胸,控制溺水者。

(4)溺水者沉底后的接近法。

可直接潜至溺水者背面接近,双手托腋,双脚蹬池底,将溺水者上托至水面,然后一手夹胸控制,准备拖带。

3.解脱的方法

解脱指救生员因接近失误或在混沌水域中寻找溺水者时,被溺水者抓住或抱住后解除溺水者抓、抱,进而有效控制溺水者。

(1)单手被单手抓解脱法。

1、转腕法。如溺水者右手抓救生员右手,则救生员可用被抓的右手上提转腕外翻下压解脱,并及时握住溺水者的右手腕部,向右手拉出,使溺水者背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之。

2、推击法。如溺水者的左手抓救生员的右手,则救生员可用左手撞击(并掌控)溺水者的左手腕部,解脱后,及时把溺水者的左手向自己右侧拉出,使溺水者背贴自己前胸,夹胸控制。

(2)双手、双臂被抓解脱法。

双手被溺水者同时抓住,则救生员双手同时作“转腕法”或采用“推击法”解脱。双手交叉被抓用靠上的手臂(以右臂为例)的上臂近肘处,冲击溺水者另一手(左手)的腕部。

先解脱一手,趁势将溺水者(左手托溺水者配合用力)控制。双臂(上臂)被抓后以两手前臂由外向内下方下压解脱,并趁势将溺水者转体180°,夹胸控制溺水者。

(3)颈部被抱的解脱法。

1、上推双肘解脱法。救生员下沉,双手上推溺水者双肘的同时,头部下抽解脱,并趁势将溺水者转至背贴救生员胸前,夹胸控制。溺水者尚未能紧抱住救生员时,采用此法为宜,行动时要快,否则后患无穷。

2、压手、上推单肘解脱法。救生员内收下颌,保护气管防止被卡。

右手紧压溺水者左手腕部,左手上推溺水者左肘,同时头部下收,解脱并及时采用夹胸控制。

(4)腰部正面被抱解脱法。

1、夹鼻推颌解脱法。一手紧抱溺水者后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紧夹溺水者鼻子,掌心蒙住溺水者的嘴。用掌根托住溺水者的下颌,用力向前上方推出,迫使溺水者头后仰直至放开紧抱的双手。及时将溺水者转体180°,夹胸控制。要控制推转溺水者转头时的力量,用力过大可能造成溺水者颈部受伤。

2、转头解脱法。手放在溺水者的后背上方,另一手的掌心托住溺水者的下颌,两手同时外转,将溺水者的头缓缓扭转(不可用力太猛),直至其放开双手。转头后将溺水者转体180°,夹胸控制。

(5)双手(肘关节以下)同时被抱解脱法。解脱时先弓身(臀部后顶,双臂前推,含胸收腹)趁空隙抽出一手,另一手不必抽出,直接移至溺水者后腰紧抱以“夹鼻托颌”解脱法解脱并控制。

(6)腰部背面被抱解脱法。当救生员被溺水者从背面抱住腰时,救生员右手外扳溺水者右手一手指;左手外扳溺水者左手一手指成侧平举。放开一手(右手),向左下方下沉的同时,将右手放在溺水者的腰背部,前推溺水者,救生员由溺水者左腋下后移至溺水者的背后,左手托溺水者左腋的同时右手夹胸控制。

(7)头发被抓解脱法。救生员一手紧压溺水者抓发手的手背,另一手扳拉(向手背方向)溺水者抓发手的一手指,同时救生员的头部随扳拉手指的方向倾斜,以加强扳拉手指、翻腕的解脱效果,及时夹胸控制。

(8)双人持抱解脱。

1、夹胸蹬离法。认清溺水者,救生员一手由溺水者肩上插入经前胸握持溺水者另一侧腋下,同时一脚紧贴被抱持人胸部,用柔力蹬离,避免被抱人受伤。当两人的肩部松离时,再提起一脚将被抱持人蹬离解脱。

2、托双腋蹬离法。认清溺水者,救生员双手插入溺水者的两腋下,提起一脚紧贴被抱人胸部,蹬离解脱。双手抱胸腹部紧贴,肩部松离时,救生员一手由溺水者肩上插入经前胸握持溺水者另一侧腋下,成夹胸状,再提起一脚(与夹胸手同侧)紧贴被抱人胸部,将被抱人蹬离解脱。

(9)托双腋蹬离法。双手抱肩部紧贴,胸腹部松离时,救生员双手插入溺水者两腋下,提起一脚紧贴被抱人胸部,蹬离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