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式富人的99条人生经验
213600000013

第13章 “势利”未必小人

第十二章 “势利”未必小人

关系和势利是生意场上将自身优势转化为财富的资本之一,懂得运用它,才能打通致富门路和渠道。

做生意的人都梦想成为富翁,但刚开始往往势单力薄,怎么办?拼命抵抗还是另寻他路?最好的办法是“借势”。中国有个成语叫“势利小人”,用来贬低贪财好利之人,表示对其的不齿。但在做生意中却要反其道而行,“势利”未必小人,不“势利”才不会有大出息,懂得“借势”才会有大发展。

清朝商人胡雪岩就是个借势造利的人。他十分注重借势经营,他的很多生意都是围绕取势用势而展开的。胡雪岩有自己的一套商业理念:“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所以现在先不要求利,要取势。”

胡雪岩所取的“势”主要有四股,他说:“权场的势力、商场的势力、江湖的势力,我都要。这三势要到了,还不够,还有洋场的势力。”

综合胡雪岩经商生涯来看,其突出特点就在他的借势取势理论。官场势力、商场势力、洋人势力和江湖势力他都要,他知道势和利是不分家的。一方面,有势就有利,因为势之所至,人们才会马首是瞻,这就没有不获利的道理。另一方面,有势才有利,社会上各种资源分散着,就像水白白流走一样,假若不予蓄积,就无法形成一种力量、一种走向。蓄势的过程,就是积聚力量,形成规模,形成走向的过程。这也是积攒财富的经历。

胡雪岩首先借助的是官势,这也是他发家的资本。

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商业保护人,胡雪岩把筹码放在左宗棠身上。左宗棠在位之时,胡雪岩为他筹粮筹饷,购置枪支弹药,购买西式大炮,购运机器,兴办船厂,筹借洋款。这些事耗去了他很多精力,但是胡雪岩乐此不疲。第一,是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商事,可以从中赢利;第二,是因为左宗棠必须有这些东西,才能安心平捻剿回,兴办洋务,成就功名大业。左宗棠事业日隆,声名日响,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巩固,胡雪岩就愈加踏实。他之所以仰赖官府,就是为了减少风险。现在有了左宗棠做后盾,有了朝廷赏戴的红顶、赏穿的黄褂,天下人莫不视胡雪岩为天下一等一的商人,莫不视胡雪岩的阜康招牌为一等一的金字招牌。胡雪岩也敢放心地一次吸存上百万的巨款,也可以非常硬气地与洋人抗衡。

胡雪岩借的另一股势是江湖势力。胡雪岩借取江湖势力是从结交尤五开始的。王有龄初到海运局,便接到了漕粮北运的任务。胡雪岩让他采取“民折官办”的办法,带钱直接去上海买粮交差。通过关系,找到了松江漕帮管事的曹运袁。此时漕帮势力大不如前了,但是地方运输安全诸方面,还非得漕帮帮忙不可。这是一股闲置的,有待利用的势力。运用得好,自己生意做得顺遂,处处受人抬举;忽视了这股势力,一不小心就会受阻。而且各省漕帮互相通气,有了漕帮里的关系,对王有龄海运局完成各项差事不无裨益。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王有龄也不至于遭受损失,损害名声。所以和尤五打交道时,胡雪岩不但处处留心照顾到松江漕帮的利益,加上胡雪岩一向做事一板一眼,说话特别注意分寸,给尤五的印象是,此人值得信任。有了这个印象,“民折官办”购粮一事办得很顺利,尤五也把他尊为门外兄长,凡事请教。后来表明,尤五这股江湖势力给胡雪岩提供了很大方便。

凡此种种,胡雪岩还借商场势、洋人势等,使自己的生意逐步做大做强,最终成为巨商。胡雪岩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他能洞悉时局和人心,能巧妙地将他人为己所用。就像《辛德勒名单》里的辛德勒一样,他通过拉拢军方高官,最终获得了一笔又一笔的大宗生意,使自己成为那个时代少见的有钱人。

生意场上,初期的探寻总是很困难的,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智慧、名望甚至社会关系使自己的事业有所发展,以后的路才会愈来愈顺畅,在与他人竞争的过程中赢得先机,并最终奠定成功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