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式富人的99条人生经验
213600000066

第66章 打好自己的算盘,做好自己的账房先生

第六十五章打好自己的算盘,做好自己的账房先生

有人说无商不奸,商人心眼多、会要滑头。不错,商人是奸,但商人对事、对钱,不对人,奸的是生意本身,而不是对生意伙伴。

1983年,19岁的陈锦胜顶着炎炎烈日,疲惫不堪地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第一次新奇地坐着汽车到城里参加高考。没有人会想到,24年之后,这个瘦弱青涩的农家大学生会变成满脑袋生意经的亿万富翁。

1983年,陈锦胜从广东省和平县一个闭塞的小山村考进了华南师大中文系,198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中山当教师,但一年后他意外辞职跟着妻子在中山市街头摆摊卖起了金鱼。对此,陈锦胜解释道:“当时我的工资是每月300多元钱,而我妻子可以赚到3000多元钱一个月。如果我和妻子一起卖金鱼,我做一年就等于做教师十年,做两年就等于退休了。”

因为有文化、会说话、心眼多,陈锦胜卖金鱼最多时一天可赚4000多元。1990年,他在中山市开了一家水族馆。在12年的水族馆经营中,细心的陈锦胜发现,锦鲤在珠三角一带卖得越来越好,价格也很高。正在他想靠养锦鲤赚大钱的时候,一个日本商人找到了陈锦胜,希望与他合作卖锦鲤,由陈锦胜提供场地,负责代卖,日方提供货源,定价格。

锦鲤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的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之美称。锦鲤容易繁殖和饲养,对养殖水质要求不高,所以很受人们欢迎。尽管日本商人在养鱼技术上遮遮掩掩,可还是逃不过陈锦胜的眼睛。陈锦胜早在心中盘算好:“即使日本人不肯明明白白地教我,但他肯定要教我怎么养活它,平时如何处理它的疾病,我要仔细观察,争取从日本人身上学到更多的养鱼知识。”

有一次,陈锦胜和日本商人去了日本。在日本期间,他多长了个心眼,以和日本养锦鲤同行交流经验的方式,交换名片,广交朋友。等陈锦胜从日本回来,他就彻底明白了从日本进口锦鲤的底价和进货渠道。2004年,陈锦胜已经不满足代销取得的那点利润,他决定称霸锦鲤市场。原来,陈锦胜从日本进了很多鱼,待这些鱼长大后便有了鱼种,而日本人感到在这里也无利可图,便撤资走了。就这样,陈锦胜“多了一个心眼”,挤走了日本商人,成为锦鲤市场的“霸主”。

“心眼活”是陈锦胜致富的不二法则,这不但使他在创业时如鱼得水,更让他在销售上大显神通。

陈锦胜的锦鲤多为精品,价格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在中山做装潢生意的香港商人谭永江。谭永江喜欢养鱼买鱼,尤其对锦鲤十分痴迷,加上陈锦胜总要高谈阔论讲一番锦鲤文化之类的知识,谭老板也就不在乎锦鲤的价钱高低。渐渐的,两人成了朋友。

陈锦胜发现,和那些大老板做生意,要用迂回战术,不能直接和老板们谈价钱,先要利用大学的知识和他们讲一番人生理想,讲一些锦鲤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加上锦鲤长得漂亮,老板们通常不会在乎价钱,赚他们的钱,就会变得比较容易。中山不少老板都买过陈锦胜的锦鲤。

发财致富离不开“眼”,既要有眼光,更要有心眼。红顶商人胡雪岩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钱只有一只眼(旧时的铜钱),另一只眼长在人心里。”

人有心眼,不是坏事。如果你多个心眼,说明你善于动脑思考,比别人思考得多。思考是产生智慧的原点,智慧是制造一切成功机会的动力器,你没有思考或放弃思考的权利,就无异于把成功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但多个心眼不是多个小心眼,那种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小人之心眼是要不得的。

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社交处世,多长个心眼;危急时刻,多蹦个心眼;买卖交易,多“活”个心眼。因为有心眼才有洞察力,有心眼才有创造力,有心眼才能为了明天而抓住眼前的每一次机会。

总之,多一个心眼就多一次成功的机会。有机会,就有成功致富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