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213700000033

第33章 宏观现象1

第五章宏观现象1

节俭悖论:节俭会破坏经济繁荣

【节俭悖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

【适用场景】政府人员——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平民百姓——针对经济形势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采取相应行动

18世纪,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

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后来,有一位有识之士站出来说:“弟兄们,咱这么挥霍,对资源是多么大的浪费,那可不应该啊!”众蜜蜂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大家吃的也少了,用的也省了,开支立马小了许多。如此一来,大家每天干活都不必那么起劲了。没过多久,这个本来挺兴旺的蜂群,变得没了生气,日渐衰落。

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节俭悖论”。

凯恩斯对此给出了经济学解释。他认为从微观上分析,某个个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但从宏观上分析,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公众节俭→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社会商品总销量下降→厂商生产规模缩小,失业人口上升→国民收入下降、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将会给国家带来灾难。凯恩斯曾断言,节俭将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他还说“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

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但如果每个人都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

这是你的错,至少一部分是。你作为一个美国消费者,花了太多钱。你买了太多或太大的房子,背了太多债务,没有量入为出。你大手大脚的生活方式,是造成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现在,你得为结束这场危机尽自己的一份力。如何做到呢?通过消费。你们中的很多人突然间开始节俭起来,还是趁早歇歇吧。国会和奥巴马总统即将给你寄一张退税支票,鼓励你去刺激经济。所以,出去花钱吧,国家的未来全指望你的消费了。

这篇出自《纽约时报》的言论,看起来自相矛盾。但若是凯恩斯还在世,一定会非常赞同。这就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不同。社会学家更可能鼓励你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但经济学家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出发,指出节俭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尤其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之前,要拉动经济更要刺激消费。

清代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政的尤拔世上书奏报,指责当地盐商挥霍成性,引发奢靡之风,请求乾隆皇帝对他们加以惩处,倡导节俭以安养民生。乾隆看此奏章后,不以为然,批示:“此可不必,商人奢用,亦养无数游手好闲之人。皆令其敦俭,彼徒自封耳。此见甚鄙迂。”意思是说,富商们奢侈消费能够增加就业,供养更多闲散之人。若让他们节俭,反倒对百姓没有好处。如此看来,富商的消费有什么不对?又有什么理由要加以禁止?

乾隆的一番说辞,让大臣们茅塞顿开,从此不再提禁奢之事。

从历史上看,乾隆皇帝的这一主张的确是明智之举。富人的积极消费极大地刺激了清朝的经济发展。

只有消费才能拉动生产,才能让整个经济活动持续和循环起来。明白节俭悖论的内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崇尚节俭的国家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而不是一味地节俭。但是,节俭悖论并不是要求我们要选择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理性的选择是“有选择的奢侈”,而不是一味的、不分场合的奢侈。因此,我们不仅要合理增加消费,更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理直气壮地反对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