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2137100000025

第25章 文明礼貌——提升魅力的资本(3)

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有个儿子叫丰陈宝。丰陈宝小时候特别怕生人,在客人面前显得不太礼貌。有一次,丰子恺先生到上海为开明书店赶一项编辑工作,把十三四岁的小陈宝也带了去,想让小陈宝帮着抄抄写写。有一天,来了一个小陈宝不认识的客人,这位客人同丰子恺先生谈了好长时间,小陈宝一直没有与客人去打招呼。客人与丰子恺先生谈完后,就过来与小陈宝打招呼、告别。这下小陈宝可愣住了,他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丰子恺先生送走客人后,语重心长地对小陈宝说:“客人向你打招呼告别,你怎么可以不理睬人家呢?”后来,丰子恺先生一直非常注重小陈宝的礼貌教育。他告诉小陈宝,客人来了,应该为客人端茶、盛饭,而且一定要用双手捧上,这样表示恭敬。他还风趣地打比方说:“如果用一只手端茶送饭,就好像皇上对臣子赏赐,更像是对乞丐布施,又好像是父母给孩子喝水、吃饭。这是非常不恭敬的。”

丰子恺先生还教育小陈宝说:“客人送你什么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躬身双手去接。躬身表示谢意,双手表示敬意。”这些话都深深地印在了小陈宝的心中,后来,小陈宝果然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

礼貌待客的礼节有:

1.迎客,迎接客人进屋的时候,主动帮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合适的位置落座;主动送上客人想喝的饮料;递接物品要用双手。

2.交谈,教育孩子主动、大方地与客人交谈,不要拘谨,让客人感到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3.送客,教育孩子,在客人要走时应礼貌挽留,说“您再坐一会儿”、“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离后说“再见”、“有空常来”。

4.做客,做客的时候要让孩子保持整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不能粗声粗气,要谈吐文雅;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饭菜真好吃”、“玩得很愉快!”

父母要注意的是,在孩子没有讲礼貌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孩子。现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总会强迫孩子讲礼貌,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不与人打招呼,父母非得把孩子拉出来跟客人问好,结果,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事实上,父母这种强迫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礼貌的。孩子不愿意与人打招呼必然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从小就很害羞;孩子认为客人是父母的客人,与自己没关系;或者他正在做作业,一时忘记了打招呼……这时候,父母需要的是引导孩子去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实在不想打招呼,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应该在事后告诉孩子:“与人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礼貌,你去别人家里时也希望受到别人的热情欢迎呀!”这样,让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他的礼貌举止才会发自内心。

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

曾经听说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孩子叫甘宁,在学习上是一个佼佼者,成绩非常好,但每中不足的是,孩甘宁从小就不修边幅。甘宁的爸爸妈妈平时也不注意孩子的这些习惯,只关注甘宁的学习成绩。因此,甘宁从小就是个学习尖子。后来,不仅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而且在学校里自己补习英语,计划去国外留学。

大学毕业的时候,甘宁顺利地通过了托福考试和GMAT考试。就在面试合格,各项手续也顺利办下来,只等签证就可以实现他的留学梦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那天,甘宁的爸爸陪着甘宁去办理签证。当时,甘宁的心情非常激动。当听到自己的名字的时候,甘宁高兴地站了起来。但在站起来的时候,他不自觉地咳了一声,同时往墙角吐了一口痰。这个细小的动作被细心的秘书小姐看到了。秘书小姐走进办公室,并和一位官员模样的人交流了几句。当甘宁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那位官员对他说:“对不起,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成绩和能力虽然都非常优秀,但是,综合素质方面还有些欠缺,我们不能给您签证。”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知道,甘宁之所以没有得到签证,就是因为他这不文明的行为而导致的。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可缺少的规范。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通过行为表现去定义。往往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找到工作。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习惯一旦形成,用不着借助记忆就能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美国教育家艾德勒也说过;“教育不是旨在形成任何各种各样的习惯,而仅仅在于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情景:

在家里,妈妈整理房间时不小心将儿子心爱的一辆电动小汽车摔坏了,孩子不依不饶地追着妈妈不停地打骂。

公共绿地旁,一个女孩毫无顾忌地折断花枝,一旁的父亲却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公园的一条小道上,一个男童要小解,父母叫他就地解决。于是,孩子解开了裤子。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对孩子进行文明教育,规范孩子的礼貌行为,这不光是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每一位父母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作为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受人欢迎的人。但是,一个人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培养下逐渐形成的。孩子年纪小,可塑性强,正是培养他们形成文明礼貌的有利时机。所以,家长应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加强教育,精心培养,从小规范孩子的行为,从而养成孩子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

在家中,父母要告诉孩子应主动向长辈打招呼。孩子每天早上起来、放学回来,初次见到家长时,应主动问候。孩子外出时,要向父母打招呼,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回来时,也应该打招呼,让父母知道你回来了,不必再为你操心。父母身体不适或有病时,孩子应主动问候、照顾,并及时提醒家长就医、按时吃药等。

在家里面,家庭成员之间的交谈也要讲礼貌。交谈时,坐姿要端正,两腿不能叉开太大或跷“二郎腿”,不能有节奏地扭动。与人交谈时,不挖鼻孔、抠耳朵、剪指甲、搔头皮、剔牙齿等。长辈正式谈话时,孩子要养成不插嘴的习惯,谈话内容不适合孩子时,要主动回避。当别人与自己谈话时,要看着对方,集中精力倾听,不能左顾右盼、心在不焉;自己对别人谈话时,吐字要清楚,音量要适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能随意拖延时间。谈话时,不能唾沫四溅或哈欠连续不断。

孩子是否做到文明礼貌,重要的是体现在行为上。父母应当关心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教育孩子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门,不能胡乱闯进别人家里;教育孩子在家里接待客人时,学会让座、请茶、送客,并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

父母要给孩子讲解待客的“规矩”,使孩子懂得一定的行为规范。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待客活动,通过直接参与,使孩子待客的动作和技巧得到练习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到公共场所时去时,要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遇到上车、购物时不要拥护,应当自觉排队等候,依次序而进。要教育孩子特别尊敬老年人、关心残疾人,主动帮他们做事,给他们以温暖。

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7岁。一天。他们家来客人了,明明的爸爸妈妈正热情的招待他们的客人,但是,明明没有和客人打招呼,也没有运用礼貌用语。明明的没有当场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因为他知道批评和指责往往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和不服心理,而且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不礼貌的。但是,明明的爸爸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在客人离去后,爸爸把明明叫到身边,温和地对他说:“明明,爸爸发现你对刘叔叔讲话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这是不对的。当叔叔送礼物给你的时候,你应该说‘谢谢叔叔’,你说是不是?”明明有所醒悟地说:“哦,我忘记了,对不起,爸爸,我下次会注意的。”这样,明明的爸爸通过在事后提醒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

现在,网络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魅力。同时,网络也是魔鬼,是陷阱,网上鱼龙混杂。父母要引导孩子上网,使孩子在网络中安全成长。专家们大都赞成孩子学习使用计算机,并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可以说,这就是青少年不可缺少的网上路标,也值得每一位父母铭记。

规范孩子的礼貌行为,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父母自己应当有良好的习惯。一个父母自己满口脏话,却要求孩子说话文明,其结果是很难想像的;一个父母自己经常占小便宜,却要求孩子帮助别人,是不会有作用的,父母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既要从主观上努力,又要主动接受孩子的批评、监督,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这样才能以自己的进步影响孩子的进步,使整个家庭充满文明礼貌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