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2137100000009

第9章 保持节俭——持续美好的生活(1)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节俭能够让人集中精力,把身心投入到学习和事业上来;节俭可以培养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的巨大财富;节俭也有助于感受别人的疾苦,培养对他人的爱心,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父亲能够给孩子一笔永久的财富。

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

“这个玩具坏了,甩了吧!”

“我要买变形金刚、汽车、遥控飞机,还有机器猫,好多好多玩具。”

“我要买好多好多新衣服……”

现在很多孩子,这些要求往往都能得到满足。因此,节俭的习惯在孩子的成长中在慢慢的缺失。与此不同的是,在国外的一些教育中,对孩子的要求不是一味的满足,而是积极的引导。

国外一些百万富翁的孩子,他们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这样做,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

在比利时,通常从8岁开始,孩子每周就能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了,但金额不多,只有几枚硬币。孩子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点儿地慢慢积攒。当然,如果孩子攒的钱还不够,而他又确实想尽快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以先向家长借,然后再用以后的零花钱慢慢偿还。

上面案例中,父母的教育方法,其实就是在慢慢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也是在教育孩子们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从小就要拥有节俭的意识。对待孩子节俭的问题上,我们的很多父母却不是这样做的。

有一个莉莉的女孩,上初中二年级。一天,她拉着她的爸爸妈妈去逛街,要买衣服。当他们走进一家服装专卖店的时候,莉莉二话没说,就上前挑选运动衣。她妈妈说:“你穿的运动衣几乎还是新的,怎么又要买呢?”莉莉却说:“再穿就会落伍了”。这时,站在旁边的爸爸一边表示认同,一边掏银行卡付款,说:“现在流行的就是要先学会花钱,才去学挣钱,讲节俭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这个案例中,莉莉的爸爸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一味的满足,长此以往,莉莉怎么可能有节俭的习惯?更有甚者,有些孩子明白父母的辛劳,不想给爸爸妈妈太大的负担,可父母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宠着孩子。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有一位读高中一年级的女生,她说:“我们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爸爸妈妈的收入不多,但他们对我的消费从不吝惜。有时候,为我买一双鞋,竟花掉了妈妈一个月的工资。”面对主动为自己高消费的爸妈,我有点不太好意思,她说:“没想到妈妈会舍得给我买这么贵的鞋,弄得我很尴尬。因为,爸爸妈妈在自己的花销上一贯斤斤计较,可有时却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本来只需七八十元就能买一双挺不错的鞋,他们却非要给我花钱买名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各种价值观都已经形成,孩子有时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也知道不能太铺张、浪费。但有的父母,那种攀比的心理,那份对孩子的溺爱,却在一点点吞噬孩子节俭的习惯。

教育孩子,要保持节俭,做父母的首先要有节俭的意识和习惯,要为孩子做一个榜样,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不讲究吃穿,不贪图享受,不讲排场,不赶时髦。家中要立规矩,任何人不得乱花钱,不是逢过年过节和招待客人,要做到粗茶淡饭,不乱吃乱用,对孩子也不例外。

第二,让孩子懂得衣食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晶,多讲讲父母劳动的艰辛,挣钱的不易;让他多观察成人的劳动,听听父母持家的打算和安排,让他感到钱是要节约用的。提倡勤俭节约,不仅仅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父母花钱买来的,而且意味着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和劳动成果的珍惜。教育孩子,不随便倒掉饭菜,应随手关灯、不乱撕书本、不乱扔铅笔。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第三,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在家里,父母应做好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小事从眼前做起,如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与别的孩子比打扮。不要乱花钱,该用的钱父母给,不该给的钱不给。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一家是怎么讨论节俭的?

外婆:家里的淘米水每次都倒掉太可惜了,不如用来洗碗吧!不但洗得干净,还很环保呢!

爸爸:我发现我家的电视机很多时候都处于待机状态,这样其实也在耗电,应该及时把电源拔掉,此外,还要注意随手关灯!

妈妈:我家的热水器刚开时,水龙头的水是冷的,可以把这些冷水接在桶子里,洗完澡后用来洗衣服!

薪慧:爸爸妈妈用过的打印纸不要扔了,我还可以用反面画画或者练字呢!

外婆:馨慧吃饭应该吃干净,这样可以节约粮食,要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喝过的饮料罐和瓶子不要扔了,我可以用来做工艺品。

在对孩子节俭的教育中,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如,可以让孩子种些葱、蒜和花草;养些小动物,由他们自己照料,从而体会一只鸡、一只兔,需要花费多少心血,多少时间才能养大。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明白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不易。在平常生活中,经常开展多种活动教育、引导孩子,从小要克勤克俭,不贪享乐,不慕虚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吃得好一点,穿得美一些,生活和学习环境舒适一些都是可以的,但不能忘了勤俭节约。

树立孩子的金钱意识

我们都知道,金钱其实只是一种工具,它使能自己和别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对于孩子的金钱教育,要不要对孩子进行金钱和消费的教育,父母们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的父母认为,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小小年纪就让孩子接触金钱、消费、会染上好吃懒做、浪费等坏习气。他们不要过早的给他们进行金钱教育,孩子不会花钱才好。

有的父母认为,可以教孩子正确地认识钱,养成良好的用钱习惯。对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对其开始进行关于钱的教育,以便让他们知道对金钱不能贪、不能怕、更不能成为它的奴隶,而应该合理地使用它。

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的金钱教育,作过深刻的分析与研究,他们把孩子的金钱意识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没有金钱功能意识。

第二个层次,朦胧的金钱功能意识。不认识钱,只知道钱可以“换”东西。没有自觉的买卖行为。

第三个层次,简单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并能计算钱的多少,意识到钱可以买东西,有比较自觉的买卖行为。

第四个层次,复杂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到钱的多种物质交换功能。有了金钱,可以购买吃、喝、穿、住以及学习、游玩等所需的各种东西。买卖行为不但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而且具有初步的独立性。

第五个层次,全面的金钱功能意识。既认识到金钱的物质交换功能,又认识到金钱的精神方面的功能,认识到金钱的社会功能。用金钱可以买享受,用金钱可以买荣誉,用金钱可以买时间,用金钱可以买感情。

第六个层次,创新的金钱功能意识。亦即具备了运用金钱进行金钱增值的自觉意识。金钱是母鸡,鸡可以生蛋,蛋又可以孵鸡,越变越多。

这六个层次与一定的年龄阶段相吻合,一般:

0~2、3岁的孩子处于第一个层次的发展水平;

3~6、7岁的孩子处于第二个层次的发展水平;

7~10、11岁的孩子处于第三个层次的发展水平;

11~13.14岁的孩子处于第四个层次的发展水平;

14~16.17岁的孩子处于第五个层次的发展水平;

18岁以上的孩子处于第六个层次的发展水平。

从上面,父母能了解孩子金钱意识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也就了解了孩子的金钱观。父母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事情,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认识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比如,首先可以让孩子认识钱币。认识钱币,不光是让孩子说得出钱币的面值,还应知道钱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如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去投币箱投币,知道有空调的公交车票比没空调的车贵;也可以让孩子去买冰棍,知道不同品牌的冰棍,价格是不一样的;去儿童乐园时,让孩子知道五元钱可以玩哪几项游乐活动等。

其次,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有机会要让孩子看看成人是怎么劳动的,怎么制造出产品,讲讲怎么出售产品,将产品变成钱,再跟孩子讲讲,这些钱又怎么分配给所有参加劳动的人。父母可结合“千人糕”这类故事,让孩子知道劳动是不容易的,很辛苦的,劳动过程中还要靠大家齐心合作。

再次,让孩子初步了解金钱的作用,父母要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初步懂得合理的消费,并学习选择。

如外出要乘车时,可和孩子商量选择途中风景较好的一段路下车,徒步前往。途中一边欣赏风景,认识各种花草树木,一边说说唱唱,或玩玩成语接龙,说反义词等游戏,让孩子体会徒步前往的乐趣。事后再与孩子算笔帐,通过步行,少坐了一段路的车,省了多少车钱,可以转作什么用途。同样,改去儿童游乐场为去野外爬山;改去肯德基吃香饭为买点烤白薯、煮玉米棒当午饭;改去饭店过生日为去农村小朋友家玩……

父母应尽量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金钱,但生活中的许多乐趣并不是用金钱都能换来的。

另外,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在业余时间打工,要让孩子知道,钱是要靠自己挣来的。在英国,中学生去打工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而且都会得到家长的支持。他们认为:“孩子外出打工挣钱,家长都不会反对,甚至还会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

美国的父母一般也会鼓励孩子靠打工来挣零花钱。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商品经济观念的熏陶与实践,知道付出劳动便理所应当地获得报酬。这样,几乎每个美国孩子手中都有零用钱,这些钱也都是他们通过帮助父母或家人干事情所得到的报酬。这也我们的金钱教育是很不相同的。

人们都说“再富也要穷孩子”,对比国外相对成熟的金钱教育,我们的父母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而首先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教育意识。

指导孩子正确理财

理财,不仅是成人必备的课程之一,对于孩子,也是不可或缺的。从小培养孩子的正确财务观和金钱观,对于未来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生活的好帮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在事业上颇有成就的富豪,对他们的子女从小就开始培养,指导他们如何理财。

在西方,著名富豪摩根家族的老祖宗──老摩根,当年靠卖鸡蛋、开小杂货铺起家发财后,他要求儿女个人为每月仅1美元的零花钱制订一个支出账目;在东方,香港的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曰所得税。两人的共同之处在于要求孩子购物前必须先预估价格,确定预算,然后才能购买。

老摩根、李嘉诚不是吝啬鬼,只不过是在培养孩子们的理财意识和习惯。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方法,还是有法可行的:

给孩子建立“小银行”

为孩子建立一个“小银行”,不是简单地为孩子开一个储蓄账户,而是要真正地实施,可以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每周或每月让孩子自己存上五元或十元。一是让孩子自己对他的账户存款负责,孩子们总是喜欢他的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多,这样,他就不会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二是规定他每次花钱时使用量不准超过账户的30%。这样,他买东西时就会开始精打细算;三是告诉孩子,他的账户里的钱还必须尽一些义务,如果过年过节时给爷爷奶奶等买些小礼物,这样孩子还会想应省些钱做别的用途。如此从小练习,孩子的储蓄意识会不断强化。

教孩子学会精打细算

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应让他学会“现金流”的控制,比如逛商店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固定的额度,让他在这个额度内自由选择喜爱的东西。因为有了限额,这时孩子肯定不会乱花一气,而是要综合衡量,优中选优。孩子稍大一些,要让他学会货比三家,精打细算。比如同样是吃肯德基,如果注意从报箱、商店等地方收集优惠券,一个汉堡加一杯可乐就会省下几元钱。购买文具时,可多看几家商店,谁的便宜买谁的;也可以让孩子联合同学进行砍价,或进行“团购”,这就能节省不少钱。

教孩子学会合理使用储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