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经》的教育智慧
2143700000001

第1章 《孝经》的教育思想

一、《孝经》的作者

据传,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是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而孔壁藏书相传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故居墙壁时才被发现。所以,有人认为《孝经》是孔子所作。但南宋时有人怀疑是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所以关于《孝经》的作者,历来是众说纷纭,颇有争议。按年代先后有以下不同的说法。

(一)“孔子说”

汉代学者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和刘歆的《七略》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在这之后,郑玄的《六艺论》,东汉纬书的《孝经纬钩命诀》等都坚持这种说法。《援神契》甚至肯定地说:“孔子制作《孝经》,使七十二子向北辰磬折。”但根据对古代礼节的考证,这种说法一定是错误的。《孝经》中曾参被称为曾子,而“子”在古代是对有学问的男人的尊称,一般用来称呼自己的老师,如果作者是孔子,他称曾参为曾子就是不合礼节的,孔子不可能称自己的学生曾参为曾子。《孝经》里的思想明显融汇了《左传》《孟子》《苟子》中关于孝义的观点,同时《孝经》与《论语》中论孝的观点又不相融合,甚至有相矛盾的地方。所以,此说基本被否定。

(孔子(前551年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一生修《诗》、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曾子说”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这种说法在汉代是成立的,到两晋时期开始有人怀疑观点的正确性。陶潜在《五孝传》中说:“至德要道,莫不于孝,是以曾参受而书之。游、夏之徒,常谘禀焉。”这种说法有很多漏洞,如果曾参作《孝经》,则不可能自称为“曾子”。在《礼记》和《大戴礼记》中记载的曾参论孝的观点与《孝经》中的观点也多有矛盾和抵触。比如,《孝经》主张“父有争子”,认为子盲目遵从父之不义之令未必是孝,而《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上》则说:“父母之行,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已。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争辩。争辩者,乱之所由兴也。”还有,《孝经》中也有《荀子》和《孟子》的思想痕迹,孟子和荀子生活的年代均在曾参之后,这在时间上是说不通的。

(三)“曾子门人说”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中说:“《孝经》非曾子所自为也,曾子问孝于仲尼,退而与门弟子言之,门弟子类而成书。”后又引晁公武说云:“今首章云‘仲尼居’则非孔子所著矣,当是曾子弟子所为书”。朱熹在《孝经刊误》中也说:“《孝经》,夫子、曾子问答之言,而曾子门人记之”。这种说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曾子门人”可以说是一传弟子,也可以说是再传弟子。这样,时间也可以延至战国后期。但是这种说法至今还没有用以佐证的有力之辞。

(朱彝尊、(1629年一1709年),中国清代词人,学者。字锡,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

据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考证,《孝经》的成书年代大致在《吕氏春秋》之前,而又在《孟子》《荀子》二书流行之后。杨伯峻认为:“孟轲约死于公元前285年,苟况约生于公元前313年,与秦始皇即位相隔不久,又在吕不韦集门客著书前,《吕氏春秋》著书开始于公元前240年,成于公元前239年,仅历二年而成,此时《孝经》自亦在取材之中。《孝经》之作,当在公元前三世纪期间。”《吕氏春秋》中的《孝行》《察微》二篇均引用过《孝经》里的句子。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说:“蔡邕《明堂》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察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儒家经典如五经之《易》《尚书》《春秋》等,在先秦均不称“经”,只有《孝经》在书名内有“经”字。因此,《孝经》是儒典中称“经”最早的一部。学者胡平生则依据《儒家者言》《公羊昭公十九年传》《礼记祭义》《礼记·檀弓》《吕氏春秋·孝行览》等史料的记载,初步推断为乐正子春的弟子所处的时代当与孟子相合。根据乐正子春与《孝经》的关系,其师承与《孝经》所记孔子、曾子言论的吻合,所处时代与《孝经》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也相吻合。据此,《孝经》应该是战国晚期乐正子春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记录、阐述师说的著作。这种说法大体上是可信的。

(朱熹(1130年一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六十岁以后自称晦翁。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

曾子(前505年一前436年),姓曾,名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子思师从曾子,子思又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与孔子、孟子、颜子、子思共称为五大圣人。)

二、《孝经》的教育思想

《孝经》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西汉时期,统治者推崇“以孝治天下”,《孝经》也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官定“教材”。

(一)核心儒学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这部著作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还把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刑罚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做了系统而繁琐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封建专制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二)孝的作用与范畴

《孝经》把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刑罚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论述的是封建孝道和孝治思想,讲的是“孝”,是“广敬博爱”,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准则。

《孝经》全书更多的是将“孝”这一伦理范畴同政治紧密联系,甚至有时还将“孝”同政治等同起来,表现出了伦理政治一体化的倾向。正是由于《孝经》的这一倾向,使之具有了维护社会、化民成俗的政治功能,而非单纯的伦理道德功能。因此,《孝经》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中国教育史上《孝经》具有了其他典籍所未能取代的特殊地位。它既是最重要的经典文献,同时也是最普及的社会通俗读物和蒙学教材;既被看作是人伦百行的纲纪,又被当作科举进身的阶梯,其影响较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