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2143900000005

第5章 序章棱镜窃听门:被斯诺登推向前台的美国国家安全局(4)

美国《华盛顿邮报》所刊载的一篇报道中说,“棱镜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情报泄密事件,给美国的情报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场风波对于奥巴马政府而言,堪比一场可怕的飓风。

显然,斯诺登事件给奥巴马政府所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想要逃离这场“飓风”,无论是对于奥巴马政府还是对于美国国家安全局来说,都并非易事。

美国政府在“棱镜”下究竟能看到什么?

神秘的“棱镜”项目浮出水面,人们最关心的,无疑是在“棱镜”下,究竟会曝光出多少隐私?而美国政府通过“棱镜”,又到底能够看到多少信息?

根据斯诺登的爆料,“棱镜”项目主要针对十类信息发起监控,即电子邮件、语音聊天、存储数据、视频会议、登陆时间、即时消息、文件传输、社交网络资料细节、视频以及照片等。国家安全局甚至可以通过“棱镜”监控到目标的实时网络搜索内容。若斯诺登所说的是事实,那么一旦落入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范围内,网民的隐私就可谓荡然无存了。

在一连串丑闻打击下的奥巴马,仅仅在一个月内其支持率就狂跌8%。为了挽回败局,2013年6月17日,正在北爱尔兰出席八国集团峰会的奥巴马在访问中高调回应了“棱镜门”事件。奥巴马坚称,该监听计划并非真的如此神秘莫测,虽然监控到的机密文件需要保密,但实际上国会里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监控项目,并且无论是国会还是联邦法院一直也都在对该项目进行监督。奥巴马还认为,该项监控计划并没有侵犯到公民的隐私,对那些守法的公民构不成任何侵扰。

在专访中,奥巴马还辩解称,绝大多数的监听活动都只是通过记录通话时长等来完成的,并不会涉及具体的内容。奥巴马进一步强调,所有监听计划都曾通过美国一个特别法庭以及国会的批准,一切都是合法的,而做这一切,完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以及杜绝恐怖行动。

对于监听的具体过程,奥巴马解释道:“国家安全局通过监听网络,获得通话双方的号码配对,例如我们的通话中,国家安全局能获得你的号码和我的号码,但里面并没有我们的姓名,也没有具体的通话内容。有的只是通话双方的号码,以及通话的次数和对话持续的时间而已。”

一位曾和斯诺登一起在国家安全局工作过的同事很快就驳斥了奥巴马的发言。这位前国家安全局雇员叫作威廉·宾尼,曾经是国家安全局的密码破译专家,为国家安全局工作了三十年,参与实施过多项国安局的监听行动。宾尼表示,他所负责的工作就是将国家安全局所截获的全球范围内的私人电话以及电子邮件等信息导入专门的数据库。

对于奥巴马接受采访时的发言,宾尼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宾尼说:“我曾经在国家安全局的同事,阿德里安·肯尼以及大卫·福格,他们是国家安全局的电话通信抄录员。他们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就是将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国公民与国内通话时候的具体记录抄写下来。后来他们承认,他们抄录了很多监听到的电话的具体通话内容。所以,我觉得奥巴马并没有说实话,他们的监听活动不可能完全不涉及具体的通话内容。”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国会曾经通过了一个法案,名为《爱国者法案》,该法案以防止恐怖主义的名义大大扩张了美国情报部门的权限,并且承认了国家安全局搜集通话记录工作的合法性。在采访中,奥巴马强调,国家安全局并不是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某个既定目标实施监听的,必须要向一个特别法庭提出申请,并最终得到授权书才能进行。奥巴马说:“国家安全局如果想要对具体的某个人实施谈话内容的监听,它必须要向外国情报监视法庭提出合理的证据,证明这个人确实可疑,当法庭认可这项证据后才会授权给国家安全局正式实施监听。”

对此,宾尼称:“奥巴马口中所提到的外国情报监视法庭,它本该是专门针对可能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国人的法庭,但是它却曾经直接对美国韦里孙通信公司提出要求,让韦里孙公司将它的所有客户(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通话记录都交给国家安全局。在‘9·11’事件后出台的《爱国者法案》原本是为了阻止外国恐怖分子对美国的袭击,以及外国的恐怖主义活动。但是,现在国家安全局却一直利用这个法案作为挡箭牌,实施对美国公民的监控。他们现在想的就是,无论如何,先把全世界所有的情报都截获下来再说吧!”

根据斯诺登的爆料,在2013年初,外国情报监视法庭曾通过一项秘密裁决,要求美国最大的手机运营商威瑞森电信公司将其所有客户的通话记录定期上交给国家安全局。据报道,此项秘密法令的签署时间是4月25日,有效期直到7月19日。

对于这份被披露出来的特别法庭的裁决书,宾尼分析道:“……这个序号代表了在2013年度,一共有多少通信公司接到命令将其公司用户的通信记录提交给国家安全局。假设在第一个季度里,它提交的序列号是1,而第二个季度是80,那么就说明,在此期间,可能有79个公司向国家安全局提交了通话记录。”

国家安全局截获如此多的信息,究竟都储存在什么地方呢?据宾尼透露,国家安全局正在犹他州进行一项耗资一亿八千万美元的巨大工程,该项工程完工后将会成为一个占地九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数据存储中心。宾尼说:“这大概能够储存人类500年的通信数据了吧。”

曾经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为了增加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负担,大家在打电话、发短信以及发电子邮件的时候,记得插入核弹、恐怖、911、朝鲜、伊朗、中国、汽车炸弹等等之类的关键词,这样你一定会很荣幸地被选为美国中情局的监控目标!

如今,“棱镜门”事件的曝光让这个笑话成为了事实,只不过,笑话的主角从美国中央情报局换成了美国国家安全局。

其他国家的情报监控

“棱镜门”事件的曝光在全球引起了舆论爆炸,在谴责美国政府所作所为的同时,也不禁令人感到些许困惑,作为“棱镜”项目的启动者,美国国家安全局为何可以做到如此“无法无天”?是美国政府出了问题,还是美国的监督机制出了问题?但随着事件的深入发展,各国的一些监控项目也纷纷浮出了水面,这些监控项目所触犯到的法律底线,与“棱镜”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看来,在监控事件上,似乎各国的情报机构都是“无法无天”

的。

2013年6月21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条消息,据斯诺登的爆料,“棱镜门”事件并非只是美国的问题,英国强大的情报机构也同样在做这件事,甚至从程度上来说,比“棱镜”更加恶劣。

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是英国一个十分秘密的电子通信监控中心,它在英国的职能及地位相当于国家安全局在美国的职能及地位。

根据斯诺登公开的部分文件显示,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曾秘密配置了一条能够连接全世界运营商的光纤线路,这条光纤线路每天都能够截获到来自全世界的数量惊人的数据,其中不乏许多公民的敏感个人信息。据悉,政府通信总部截获这些信息之后,会与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信息共享,两个超级情报机构共同运作着一个名为“颞颥”的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对截获到的电话通信、用户网络链接历史、社交网络状态以及电子邮件内容等数据进行记录。斯诺登说,这些相关信息能够保存30天,在这段时间里,技术人员会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据《卫报》披露的文件,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早在5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监控,与一个被称为“拦截伙伴”的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大西洋光缆上安装了拦截器。与美国国家安全局一样,英国政府通信总部也有一个专门处理合作伙伴间“敏感关系”的团队,用来保护提供合作方的秘密身份。

据悉,在2012年一年内,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对超过200条的光缆进行了监听,每天所处理的电话信息多达6亿条。这样的监控能力是让NSA都望尘莫及的。

在“颞颥”项目曝光的同时,《印度人报》于同日刊登了一条报道,称印度的黑客组织“匿名者”宣称,将在多个城市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印度政府开展的“印度棱镜”项目。

这个所谓的“印度棱镜”项目是一项名为“中央监控系统”的项目,早在2011年便已经启动了,但关于这个项目,印度政府从未公开说明过任何信息,包括它如何运作,如何保证不被滥用等。2013年4月,在美国“棱镜”曝光之前,印度政府已经秘密将该项目扩展到了全国,成功实现对1.2亿互联网用户以及9亿多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的全面监控。据有关消息称,印度“中央监控系统”能够窃听并记录民众的通话内容、短信内容以及电子邮件内容等,还能够对民众在众多社交网站上所发表的言论以及在谷歌网站上的搜索记录进行监控。而在2012年一年内,印度政府向谷歌公司一共发出了4750次索要用户数据的要求。

美国“棱镜”项目的曝光无疑让印度人民也开始提高了警惕,将怀疑的目光转向了本国政府。对此,印度内政部发言人达瓦利表示,由于对“中央监控系统”并不了解,所以不方便发表评论。印度国内的电信公司也对此三缄其口。而印度通信及信息技术部部长米林德·迪欧拉的辩称则更甚于美国,他说,该项目只能够拦截电话数据,而并不能对互联网展开监控。并且,该项目的开展并非是为了侵犯公民的隐私,反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隐私。要知道,“政府官员看你的邮件或者窃听你的电话,那一定是有足够理由的,是在为保护你和你的国家而努力。”

最为讽刺的事件应该是“法国棱镜门”的曝光了,在美国爆出“棱镜门”

之初,反应最激烈的就是法国总统奥朗德,他曾激烈、严厉地表达对美国政府的不满,如今法国监控项目的曝光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7月4日,英国媒体报道称,法国情报部门也存在一个与美国“棱镜”十分相似的监控项目,监控着法国民众的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以及网络搜索等信息记录。据悉,从事该监控项目的部门隶属于法国对外安全局,该部门主要负责的工作是,通过超级计算机截获并分析公众通信网络数据。报道中指出,尽管法国实施该项目是为了“建立恐怖主义网络中已知人物的联系”,但这一做法显然还是触犯了法律。

据英国《卫报》报道,斯诺登持续披露了一批新的文档,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五国共同合作,组成了一个全球监控的情报联盟,称为“五只眼”。据悉,任何一份从欧洲发出的资料,包括短信、档案或者电子邮件,在被美国处理之前都可能已经被英国的一个监控系统进行了拷贝及分析。这些被拷贝的信息能够保存3天,英国情报机构会提取通话双方的信息,将某些具体的内容进行无限期保存。

据巴西《环球报》7月9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在2002年进行合作,通过外国卫星窃取65个国家的信息。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以及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美国国家安全局都设有信息搜集中心。

在虚拟的信息世界里,交织着竞争、合作、利益、道德,甚至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权社会,即使是政府也不能随意触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因此,即使情报能够带给政府不可估量的利益,政府也不可能会公然摆出愿意以牺牲公民权益作为代价来换取情报的态度。

回到美国“棱镜门”事件上,我们看到,奥巴马对于“棱镜门”事件的回应一直坚持这几点:一、“棱镜”项目的实施是为了保护国家以及公民免遭恐怖袭击的威胁;二、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信息数据搜集时,有标准化的一套制衡系统防止信息被滥用。

“反恐”一直是美国为维护情报工作而高喊的口号,“9·11”事件后,在恐怖袭击的阴影下,显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美国公民愿意对此作出让步。但至于奥巴马所说的,关于所谓标准化的制衡系统却令人感到十分怀疑,如果这套系统确实能够达成一个制衡作用,那么情报机构又怎会能如此“无法无天”?

奥巴马曾表示,国家安全局在进行信息数据的搜集时要得到一个特别法庭的授权,这个特别法庭名为“美国外国情报监控法庭”,是一个由14名法官组成的美国最秘密的法庭。根据英国《卫报》6月22日所披露的两份绝密文件可以看到,实际上国家安全局从特别法庭处得到的“授权”就是“无限制的权力”。在《卫报》披露的两份文件中,详细规定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海外目标及国内目标的详细程序。文件中透露,对于如何选定监视对象,如何处理获得数据,国家安全局的情报人员可以自行分析决定,不需得到上级机构或者特别法庭的许可,只有“内部审查小组”需要对部分监视内容进行调查。

根据一份提交给国会的数据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在2001年至2012年间,特别法庭一共只驳回过10份美国国家安全局所提出的监控申请。而根据央视《世界周刊》栏目的披露,美国外国情报监控法庭自1978年成立至今,已经运行超过34年,但一共只驳回过美国国家安全局的11份监控申请。可以说对于国家安全局的申请,该特别法庭已经到了来者不拒的地步!

可见,所谓的“制衡系统”不过是为政府开脱罪名,安抚公民情绪的障眼法罢了,美国如此,相信其他各国也不例外。在所谓的“国家利益”与“公民权益”面前,有些政府总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