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2150500000010

第10章

30、跟熟人绝对不做生意

生意场上无父子,何况熟人。如果不想得烂账,就慎重考虑与熟人做生意。

这里说跟熟人绝对不做生意,可能有人会纳闷:都说“熟人多了好办事”,你怎么会害怕熟人呢?

俗话说,生意场上无父子。但现实中人们很难做到这点。毕竟,中国人的血管里流淌着东方人的亲情之血,在“义”与“利”的冲突中,往往是理智的“利”让位给感情的“义”。但在实际的商战中,以“义”代“利”不仅违背追求最大利润这一商界最高原则,也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隐患。

一次,C的一个熟人跑来订一批办公用品。声言他的公司刚成立,贷款没下来,但新开张时费用超支,故先把货拉走,等开张后立即把货款送来。完了,还补上一句:“信不信得过这我朋友?”话到这份上,C若不答应显然不合适了。但还是让他打了欠条,写明还款日期。

后来,他的公司早开张了,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又变成了长安面包车。他也没有上门,更别说还款之事了。其间C也打电话或直接上门找过他。一提欠款,他不是推说贷款没下来,就是大诉苦经。煞有介事的悲痛状,仿佛他刚从旧社会过来,你不拍屁股走人,再说下去,他就难免追到你家讨口饭吃似的。尽管有充分的理由,C还不想拉他去对薄公堂。因为是“朋友”,不管你在法律上是否取胜,都会让人觉得你“有些不近情理”。

再说一件可笑又可气的事。一个熟人带了他的一个熟人来买一台保险柜,因为同介绍人关系挺好,C亲自选了一台并让出纳按批发价给开了发票。那“二道熟人”当时也没说什么,只说第二天把支票送来。当时天近黄昏,C便邀请两位到附近的饭店吃了晚饭。其实那顿饭已经超出卖柜子的利润。事过一星期,对方没把支票交来。出纳员便按名片地址找去。结果回来摊着双手说,见到了那位保安器材部的老板,他倒没说什么,只是他手底下的伙计抱怨买贵了。C担心引起误会,当即赶了去,对那位仁兄坦诚相告:“我不可能靠这笔业务发财,也就没有必要把给你的价高出别的顾客,从而使自己堵上两扇门(还有一位介绍人)”。对方笑笑,竟提出一个大出C意料的建议:“你干脆在我这里也买点东西吧!”顺着他的视线,我看见他店里尽是警棍、手铐、警服、警帽,便遗憾地的拒绝了。他有些失望,随即说:“这样吧,等两天手头松点就给你送去,就两天,行不行?”——后来这笔货款便又成了一笔“烂帐”。

当然,不要同熟人做生意,并非一成不变。但初涉商海便抱着靠自己的胆子、朋友的路子,一不小心就发了大财的想法却是危险的。

31、在人屋檐下,千万不要强出头

“不得不低头”充满了无奈和勉强,“一定要低头”则主动自然。

人生勉强自己的事很无奈,但不能因为无奈,就把后果给忘了,顾全大局比逞匹夫之勇精明得多。

中国有一句话:“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祖先可说洞彻世事人情,因此这句话是相当有智慧。

不过,“不得不”充满了无奈、勉强、不情愿,其实这句话应改为“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把“不得不”改成“一定”并不是在玩文学游戏,而是有很多考虑的。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人在这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高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屋檐”都是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不明究里、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你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在,不用在“屋檐”下避避风雨是吗?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调整了。

精明人的主张是: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屋檐了才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没有丝毫勉强。

这样子做有几个好处:

——不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

——因为你很自然地就低下了头,而不致成为显著的目标。

——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

——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屋檐”下。离开不是不可以,但要去那里?这是必须考虑的。而且离开想再回来,那是很不容易的。

——在“屋檐”下呆久了,甚至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人。

总而言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磨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权变,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在人屋檐下”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它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请不要“不得不”,而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当然,低头久了脖子也会酸,但揉一揉也就过去了。

32、正确待得失

何为得,何为失,需要我们细细思量。

《老子》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段话的大意是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追求名利地位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受了不少气,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亲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问罪。宓子贱说:“今年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舍取,宓子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

患得患失的人是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其实人生百年,贪欲再多,官位权势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就是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生难道就完善,就幸福吗?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