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
2152500000021

第21章 善于创新,有点子的男人最能赚钱(3)

运用逆向思维,最大的敌人是管理者或技术创新人员自己的思维定势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已经固化,很难改变,总是按照原有的旧套路解决各种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从上到下,从技术人员到操作工人,轻车熟路,与人们的惰性一拍即合;因为用旧套路解决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人人驾轻就熟,没有风险不说,就是出了问题也可以把责任推到方法本身。所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创新,首先要战胜自己。

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细生产方式就是典型的一例。在汽车的生产管理中,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产品产量如何与市场需求量相吻合,再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的“过量生产问题”。因为传统的汽车生产方式,都是把零部件加工作为“起点”,前道工序完成后把产品送到后道工序去,一直到总装配线这个“终点”。其结果是前道工序不知道后道工序何时需要多少零部件,很容易造成产品过量生产,使后道工序成为中间仓库,从而加大了生产成本,形成“过量生产”的浪费。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模式解决这类问题,一定是加大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加大管理工作中“计划管理”这一环节的精确性。而丰田汽车公司解决这些问题却成功运用了逆向思维和系统思维的方法。其中的关键是彻底改变传统的工艺流程。

丰田公司的副总经理大野先生打破常规,勇敢地采取了“倒着干”的办法,变“终点”为“起点”。即后道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到前道工序领取所需数量的零部件的方法。因为最后一道工序总装配线,市场营销部门只要给总装配线下达生产计划,指出所需的车种、需要的数量、需要的时间,装配线就可以按计划到前道工序领取各种零部件。这样就使制造工序从后到前倒过来进行,直到原材料供应部门都连锁地、同步地衔接起来,从而满足恰好准时的市场需要。既使产品适应了市场,又能将管理工时和生产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不用实地考察,从中我们也能领悟到这一创新工作的难度。杰出人士大野先生的成功就在于战胜自我,适应市场,而不是去适应原有的思维方式与管理模式。

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创新,还要克服“随大流”跟风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仔细观察我国的市场,人们不难发现,不少企业缺乏创新,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跟风”现象。生产电视赚钱,都一窝蜂去搞电视生产线;生产VCD时髦就大量引进VCD生产线;人家搞豪华包装,自己也不惜血本豪华起来;人家当标王出了名,自己也花巨资去称王称霸。实际上,如果看人家“进一步”前途光明的话,运用逆向思维,我们“退一步”也可以海阔天空。

河北一家清洁剂厂家的经历可以使我们大开眼界。在日常生活中,清除厨房油污是一件叫人挠头的事情:黏糊糊的油污,布擦不掉,水洗不净。于是各种各样的专用清洗剂应运而生,什么去油灵、除油净,有液体的,有粉状的,着实叫人眼花缭乱。仔细看,这些企业的产品无不体现一个“洗”字,就是绞尽脑汁把油污清洗下去。河北某厂沿着去污的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从化妆品的面膜中得到启发,变给厨房用具“洗澡”为“穿衣”。它的产品没有任何去污功能,而是在“防污”上打主意。只要将其均匀地涂在厨房器具的表面,20分钟后便形成一层透明的防护膜,等到油污积到一定程度,一撕即掉,就像化妆用的面膜。这比起为厨具“洗澡”更省力。上市后,一炮打响。

运用逆向思维解决事业困境的事例举不胜举。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如果锅烧开了要止沸,往锅里加水是一招儿,从灶里抽出柴火同样是一条路。“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那种一条道儿走到黑的思维方式,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行为方式,是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7.奇思妙想——把梳子卖给和尚

人们在做事的时候选择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有时的差距甚至让人惊讶。把梳子卖给和尚,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不同结果会让你诧异。

某公司招聘职员,为了能从众多的应聘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员工,公司给求职者出了一道难度颇大的智力考题。

题目是:给你一批木梳,你如何尽量多地向和尚推销?

要知道,出家人剃度为僧,顶上没毛,木梳何用?应聘者或疑惑不解,或愤怒不已,或怀疑命题者神经错乱。因此大多数人都非常不满地拂袖而去,最后只有3个人留了下来。

公司招考人员对这3个人说,这批木梳,任由自取,数量不限,各人分头去推销,销得越多越好。一周为期,回来汇报销售成果及销售方法,公司将择优录取。

期限一到,3人都回来了。

A卖出1把。他汇报说:我到和尚庙向和尚们推销木梳,遭到和尚们一番责骂,有个气盛的年轻和尚还说我讥笑他们,追赶着要打,真是倒霉透了。幸好,下山路上遇上一位懒散的小和尚,小和尚歇在路旁,边喘粗气,边使劲地挠那厚厚的头皮。见我递上一把木梳,他高兴地接过去,很有兴趣地在头上扒拉起来,于是买了一把。此后又走了几处和尚庙,却处处都碰壁。

B卖了10把。他不无得意地介绍起自己的推销办法。他登上一座位于高山之巅的古庙。那里香客很多,挤挤挨挨的,但长途的跋涉与山风的撩拂,把香客们的头发都给吹乱了。他灵机一动,就跑到住持那里说,香客一心礼佛,可山风一吹,头发散乱,于佛不敬;如果在每个香案前放把木梳,让善男信女们在拜佛前先梳理梳理鬓发,不是很好吗?住持觉得有理,于是买了10把。

C卖了1000把。起先他对这一难题也皱眉头,但他坚信办法都是人想的,自己智力不差,肯定可以想出办法来。他首先到一座香火很旺的名刹,那里进香朝拜者多,而且都乐于“随喜”、“添油”,多有奉献。C在佛殿之前凝思片刻,有了主意。他找到住持,摆起龙门阵:香客虔诚,慷慨施舍,祈求保佑,寺庙若向他们回赠佛家吉祥物,一可作纪念,二可暖其心,三可扩大影响,一举多得,那该多好。木梳作用于头部,乃理想吉祥之物,如果再印上大师飘逸的书法,定大受欢迎。那和尚闻言大喜,当场买了1000把木梳,并将亲笔写的“积善梳”、“佛光梳”印于其上。四方八里的施主和香客闻知其事,都希望得到一把佛家木梳,于是香火更旺了。大师还约请C下周再送一批木梳来。

拿木梳卖给和尚,的确有悖常理,叫人犯难。说老话,走老路,只能碰壁;只有机巧善变,有所发现,才能创新。

让我们来见识一下众人及A、B、C三人的思维。

众人只知和尚没有头发,用不上木梳,便断定那里没有市场,因而不愿再作思考,不愿另寻他途,知难而退了。这是常规思维和逻辑推理给他们的结论。事实上,创造性思维可以解决常规思维解决不了的问题。市场到底还是有的,别人不是找到了吗?拂袖而去只能说明自己思想贫乏、见识狭隘、缺乏创新常识。这是不愿动脑、不善思维和毫无创新意识的一族。

A乐于实践,但思路只停留于一个点,只想到直接面对和尚,只会直来直去,不善旁顾,不会变通,碰壁是必然的,挨骂也不冤枉。所卖的一把,是恰好遇上懒和尚,纯系偶然,并非创造性思维功力所致。从思维上说,A只会点式思维,僵化静止,机械刻板,只知一点,目无他物,不知联想,也不会发散,属于只会常规思维、不善创造性思维的一类。

B的思路是一条线,由不用木梳的和尚迁移到与之相关的、需用木梳的香客,两点连线,思想开阔了许多,找到了消费者,所以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这个联想很可贵,由直接对象联想到相关对象,扩大了视野半径,在直接对象之外找到了注目点,从而发现了市场。应该肯定,B思维灵活,颇有创新意识,也掌握了初步的创造性思维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创新技能。但非常可惜,他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只是初步的。

C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超群的。他不仅由和尚想到香客,由点的思维进入线的思维,而且由木梳梳理头发的物质功能想到佛家吉祥物的意识功能,由平面思维进入立体思维,故而成绩十分突出。应该看到,这不是一般的“灵机一动”,而是精心构思出来的绝佳创意。其思维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由和尚用木梳迁移到香客用木梳,这是消费主体的转换,从非消费对象找到真正的消费对象;由香客在庙堂用木梳推演到香客回家用木梳,这是空间范围的扩大,从一把木梳大家用发展到一把木梳一家用;由木梳的物质功能虚化出木梳的意识功能,这是功能类别的扩大,从通用功能上升到特殊功能。如此层层拓展,消费面不知扩展了多少倍,故而销售业绩特别突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C的聪明才智完全来自创造性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才使他心明眼亮,发现市场。

透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创新”的前提是:被创新的对象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并未认识它。思维主体通过创造性思维,就可以看到它,找到它,并将它揭示出来,从而让人们知道它的价值,并能够利用它的价值。比如木梳,通过和尚销售木梳的路子本来就存在,但谁也没有发现它。但通过C的创造性思维,这条路子就被揭示出来了,因此也就发现了一个新的市场途径。

8.眼光决定命运,点子造就财富

有时候人们会说眼光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此话的确不假,独特的眼光,匪夷所思的点子,能够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但凡有大的成就的人,他们的眼光都会比别人看得更深,看得更远,也看得更准,因此他们的成功也更加快捷和更富有传奇色彩。

唐代京城中有位窦公,聪明伶俐,极善理财,但他却财力绵薄,难以施展赚钱本领。没有办法,他先从小处赚起。

他在京城中四处逛荡,寻求赚钱门路。某日来到郊外,却见青山绿水,风景极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严整。一打听,原来是一权要官宦的外宅。他来到宅院后花园墙外。但见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进,有水出,但因无人管理,显得有点零乱肮脏。窦公心想:生财路来了。于是他找到水塘的主人,提出要购买这片水塘,水塘主人觉得那是块不中用的闲池,就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他。

窦公买到水塘,又借了些钱,请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进出水道,种上莲藕,放养上金鱼,围上篱笆,种上玫瑰。

第二年春,那名权要宦官休假在家,逛后花园时闻到花香,到花园后一看,直馋得他流口水。窦公知道鱼儿上钩了,立即将此地奉送。

这样一来,两人成了朋友。一天,窦公装作无意地谈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说:“我给您写上几封信,让地方官吏多加照应。”

窦公带了这几封信,往来于几个州县,贱买贵卖,又有官府撑腰,不几年便赚了大钱,而后又回到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