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2163200000002

第2章 胜战计(2)

曹操领兵夜行,经过袁绍的别寨,寨兵问是何处军马,曹操让人回答说:“蒋奇奉命往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便不再疑惑。这样经过数座营寨,都诈称是蒋奇的军队,一点也没受到阻碍。等到了乌巢,四更已尽。曹操命令将捆好的草点着,围着乌巢高举火把,众将校击鼓高喊,径直冲去。这时淳于琼正与众将饮酒作乐,醉卧帐中,听到击鼓和呐喊之声,连忙跳起身问:“为什么喧闹?”话没说完,早被挠钩拖翻。眭元进、赵睿运粮刚刚回来,见粮囤起火,急忙救应。曹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已到大军后面,请分兵阻挡。”曹操大声喝道:“诸将只顾奋力向前,等到贼兵杀到背后,才可以转身迎敌!”于是众军兵无不争先掩杀。一时间,火焰四起,烟弥夜空。眭、赵二将驱兵来救,曹军勒马回身大战,二将抵挡不住,全被曹军所杀,粮草也都被烧尽。淳于琼被擒,曹操命人割去他的耳朵、鼻子和手指,再把他捆在马上,放回袁绍营中,存心污辱袁军。

此时袁绍在大帐里,听报告说正北方向火光满天,知道乌巢失守,急忙走出大帐召集文武官员商议派兵援救,张邰说:“我与高览同去救助。”郭图说:“不可以,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自前往。曹操既然出来了,军寨必然空虚,可以率兵袭击曹操军寨,曹操听到,必定速归。这是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啊。”张邰说:“不可以。曹操足智多谋,外出必然做了防备。现在如果攻击曹操不成功,淳于琼被捕,我们也要被擒了。”郭图说:“曹操只顾劫粮,难道还留兵在大寨吗?”再三请求劫曹营。于是,袁绍派张邰、高览率领五千兵马,去官渡攻打曹营,派蒋奇领兵一万,去救乌巢。

在乌巢,曹操杀散淳于琼的军兵,尽数缴获了他们的衣甲旗帜,诈称淳于琼的部下,败退回寨。走到山僻小路,正好与蒋奇的军马相遇。蒋奇的军士问,回答称是乌巢败军。蒋奇不疑,驱马径直过去。张辽、许褚忽然来到,大喝:“蒋离休走!”蒋奇措手不及,被张辽斩于马下,又将蒋奇之兵斩尽杀绝,又派人谎称:“蒋奇已杀散了曹兵。”袁绍因此不再派兵接应乌巢,只向官渡添兵。

张邰、高览攻打曹营,左边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曹仁、李典,中路曹洪,一齐冲出。三下攻击,袁军大败。不久,曹操又从背后杀来,四下围住掩杀。张邰、高览死战逃脱。袁绍见淳于琼耳鼻皆无,手足尽落,当得知他因饮酒误事,大怒,当即把他斩了。郭图恐怕张邰、高览回寨证对是非,便用计逼着张邰、高览投降曹操了。

袁绍失去了许攸、张邰、高览,又丢了乌巢粮,军心惶惶。当夜三更时分,曹军出动三路大军劫袁寨,混战到天明,各自收兵,袁军损失大半。荀攸献计说:“现在可以扬言,说调拨人马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闻知,必然分兵拒我。我方可乘兵动时击之,袁绍可破。”曹操用其计,袁绍听说果然大惊,急遣袁谭、辛明分兵援救邺郡、黎阳。曹操分派八路大军,直冲绍营。袁军全无斗志,四散奔走。袁绍披甲不迭,曹将张辽、许褚、徐晃、于禁四员战将,率军追赶。袁绍急忙渡河,图书、车仗、金帛全部丢弃,只引八百余骑逃出。曹操尽获所遗之物,所杀计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纵观此次战役,曹操必胜袁绍必败,原因有三:首先,曹操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策,曹军势力不及袁军强大,曹操用“围魏救赵”之计,避开了袁绍正面强大的攻势,却率精兵烧掉了袁军的粮草,使其不战自乱;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袁绍不放手使用人,不能人尽其才,更不知扬长避短。张邰、高览,是忠义之将,且有勇有谋,不加以爱护和正确使用;淳于琼虽是大将,但好酗酒误事,却让其看守乌巢屯粮重地,这岂不是天大的失误。第三,袁绍政令不一,赏罚不明。认为许攸通敌却不绳之以法,还令其自由活动,以至于反投曹操。有此三点,袁绍因何不败,曹操因何不胜。可见曹操是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领导。

第三计借刀杀人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要诱使盟友去消灭敌人,不必自己付出代价,这是根据《损》卦推演出来的。

计名探源: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谍略。当敌方动向弓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暧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分开,二者相辅相成。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惟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忱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占据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运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的。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傲狂大,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曹操杀祢衡

自古以来,文人傲物、讲究气节,以显示自己的清高与孤傲。三国时候的祢衡,就是一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子,这样的人要是生逢其时,发挥他的才干,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可惜祢衡生逢乱世,又恃才傲物,结果被杀。

祢衡之死,完全是曹操、刘表一手导演的借刀杀人的把戏。

汉献帝建安初年,曹操考虑派一个使者到荆州劝荆州牧刘表投降。谋士贾诩建议说:“刘表喜欢与名士交往,最好能物色一位名士前去,就有可能招降刘表。”曹操觉得有道理,就问另一个谋士荀攸说:“你认为谁可以去?”荀攸回答:“当然以孔融去最好!”

孔融是孔子的第20代孙,担任过北海侯国的相,以能写文章与慷慨好客闻名,是当时文学界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人选。曹操点头答应,并嘱咐荀攸去给孔融打招呼。

孔融听了荀攸的话,立刻接口说:“我有一位好友叫祢衡,字正平,他的才学比我高十倍,这个人足可以在天子身边工作。做一个使者,更不成问题。”后来孔融并没有把祢衡直接推荐给曹操,而是向汉献帝上了一个表,大大夸耀了祢衡的才能。献帝把表章交给曹操,曹操心中老大不高兴,就随便叫人去把祢衡喊了来。祢衡来后,按例行了礼,曹操却一反以往尊重人才的常态,不给祢衡安排座位。平时颇为自负的祢衡见到这个场面,不觉仰头向天,一声长叹说:“天地虽然这样宽阔,为什么眼前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没有呢?”

曹操自傲地说:“我手下有几十位能人,都是当代英雄,凭什么说没有人呢?”

祢衡又笑了一声:“那就说给我听听吧!”

曹操不无得意地说:“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见识高远,前朝的萧何、陈平,都不如他们。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猛无敌,过去的岑彭、马武,也不是对手。吕虔和满宠替我主管文书,于禁和徐晃担任我的先锋官。夏侯惇是天下的奇才,曹子孝是世上的福将。这怎能说没有人呢?”

祢衡哈哈笑了起来:“您全都讲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彧可使吊丧问病,荀攸只是个看坟墓的料;程昱仅能开门闭户;郭嘉倒还可以读几句辞赋;张辽在战场上只配打打鼓,敲敲锣;许褚也许能放放牛,牧牧马;乐进和李典当当传令兵勉强凑合;吕虔不过能给人家磨刀,铸几支剑;满宠是喝酒的能手;于禁是打砖的泥水匠;徐晃只有杀猪、扒狗的本事;夏侯惇可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被人称为只知道要钱的太守。其余都是饭袋、酒桶而已!”

祢衡这一顿讽刺、挖苦,激怒了曹操,曹操呵斥起来:“你又有什么能耐?”

祢衡毫不客气:“我?天文地理门门都通,三教九流样样都知道。辅助天子,可以使他们成为尧、舜;个人道德,可以与孔子、颜渊相比,怎能与这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

这时,张辽在旁边,听到祢衡这样狂妄,公开侮辱大家,气得抽出宝剑要杀掉他,曹操止住他说:“我目前正缺少一个敲鼓的人,早晚朝贺的宴会,都要有人敲鼓,就让祢衡去敲吧!”

老奸巨猾的曹操,企图用这个办法狠狠羞辱一下祢衡,准知祢衡一点也不拒绝,很快答应下来,告辞去了。张辽问曹操:“这个家伙讲话这般放肆,为什么不让我杀他?”

曹操笑笑说:“这个人在外面有点虚名,我今天杀了他,人家就会议论我容不得人。他不是自以为很行吗,那就叫他打打鼓,丢丢他的人吧!”

第二天中午,曹操在丞相府大厅上邀请了很多客人赴宴,命令祢衡打鼓助兴。原先打鼓的人叮嘱祢衡打鼓时必须换上新衣,但祢衡却穿着旧衣服进入大厅。祢衡精于音乐,打了一通“渔阳三挝”,音节响亮,格调深沉,发出金石般的声音,座上的客人都被激动得情绪热烈,流下泪来。曹操的侍从们突然挑剔地叫道:“打鼓的为什么不换衣服?”谁知祢衡竟当众脱下身上的破旧衣服,赤裸裸地站在那里,客人们惊得一齐掩起面来。祢衡又慢伎地脱下裤子,一直不动声色。曹操看见这个情景,呵斥起来:“在朝廷的厅堂上,为什么这样不懂礼仪?”祢衡严峻地回答说:“目中没有君主,才是不懂礼仪。我不过是暴露一下父母给我的身体,以显示我的清白罢了!”

曹操抓着祢衡的话,逼问说:“你说你清白,那么谁又是污浊的?”

祢衡直指曹操说:“你不识人才,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听忠言,是耳浊;不通晓古今的知识,是头脑污浊;不能容纳诸侯,是胸襟污浊;经常打着篡夺皇位的念头,是心地污浊。我是社会上知名的人,你强迫我打鼓,这不过如同当年奸臣阳虎轻视孔子,小人臧仓毁谤孟子一样。你要想成就称王称霸的事业,这样侮辱人行吗?”

祢衡这样犀利地当面抨击曹操,使大家都非常吃惊。当时孔融也在座,生怕曹操一气之下会杀害祢衡,便巧妙地为祢衡开脱说:“大臣像服劳役的囚徒一样,他的话不足以让英明的王公计较。”曹操听出孔融在帮祢衡讲话,事实上他也不想在这宾客满座的场含承担残害人才的恶名。只见他装作肚量极大的样子,用手指着祢衡说:“我现在派你到荆州出使。如果说得刘表来归降,这就重用你担任高官。”祢衡知道刘表是不会归附曹操的,派去的人也会凶多吉少,这分明是曹操在使借刀杀人的伎俩,不肯答应。曹操立即传令待从,要他们备下三匹马,由两人挟持祢衡去荆州,一面还通知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员,都到东门外摆酒送行,真是既毒辣又狡猾!

祢衡到了荆州把刘表挖苦了一番,刘表很不高兴,就让祢衡去江夏见黄祖。

祢衡大胆地痛斥曹操,在当时有一定的正义性。但由于他恃才傲物,往往出语伤人,他不讨刘表喜欢。刘表察觉到曹操有心把祢衡送来,好让自己杀他,既解了曹操的恨,又把杀害贤人的罪责推到自己头上,便也使了一个与曹操同样的圈套,把祢衡转派到生性残暴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果然,祢衡在宴席上讽刺黄祖,说黄祖好像是庙里的菩萨,只受香火,可惜并不灵验,最后被黄祖所杀。

虽有一定的才智,但过于自傲,会树敌过多!于己不利。不知道忍住恃才傲物的心,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这种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如果单单评价一下祢衡,这个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似乎不怎么样。他一进曹营就骂,自上而下,从文到武,全部都骂,不讲一点道理,而且尽是人身攻击。尤其是骂曹操,并不能骂到点子上,只是说曹操眼浊、口浊、耳浊、身浊、腹浊、心浊,缺乏事实依据,并没有骂他怎样残害百姓,如何阴谋篡汉,所以无人喜欢他。就连素养极高的张辽都要杀他。如此看来,祢衡只能算作一个狂傲到极点的狂生。

曹操想杀他,又怕落下“忌才”的坏名声,但他知道祢衡这种狂傲的人,肯定会被达官显贵所不容,所以来个借刀杀人之计,派祢衡出使刘表,企图让刘表杀死祢衡,使自己毫无损失地痛解心头之恨。刘表竟然识破了曹操如意算盘,竟也容忍了祢衡的讥讽,令他去见黄祖,将祢衡放到黄祖的刀下。曹操没有失算,不管将祢衡转置谁的刀下杀死,都应该说没有出曹操的谋算。并且,刘表这个“二传”更有利于曹操,他似乎淡化了曹操的谋算,减轻了曹操杀祢衡的罪责。

施淫威吕布被擒欲自立刘备借刀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叛变,替袁术出力,派高顺去小沛进攻刘备,刘备被击败。曹操派夏侯惇救刘备,被高顺战败。曹操亲自征讨吕布,抵达下坯城下,给吕布写了一信,为他分析了祸福利在。吕布打算投降,陈宫认为自己负罪太多,阻拦他的计划,所以吕布固守城池。曹操攻城两月不下,于是想撤兵回许昌,众人急忙劝住,认为吕布指日可擒,不能撤兵。荀彧、郭嘉献计决沂、泗二水淹下邳。曹操大喜,令军士决二河之水,水淹下邳。吕布尽管勇猛,但没有谋略,而且遇事猜测疑忌,只相信几个将领,加之曹军水淹下邳,所以部下离心,绑了陈宫,投降了曹操,吕布也只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