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要会算计
2166400000017

第17章 借助靠山做大事,会算计者最精明(3)

他们俩分工协作,由沃滋设计“苹果-I”,由乔布拿到商店去兜售。乔布拿着样品到当地的电脑商店去兜售,这家商店只订了50台。他们说,社会上大部分人不是想买散装件,而是想买整机。这给了乔布最重要的市场信息,而当时乔布仍无意做企业家。这家商店的经营者却是个有心人。为了督促乔布去设计制作微电脑整机,便把“苹果-I”故意装在了一只粗糙不堪看起来很没有档次的木头盒里。当乔布再次到这家商店的时候,他们就给设计者乔布展示出带有木头外壳的“苹果-I”,这促使乔布下决心去设计制作美观的外壳。乔布和沃滋终于决定设计、生产完整的微电脑了。这就是后来着名的“苹果-II”。

乔布和沃滋原来都是技术人员,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他们决定自己开公司,但首要的问题是筹措资金。这时,来光顾的第一位是唐·瓦伦丁,他是乔布和沃滋的老板介绍过来的。瓦伦丁来到乔布家后,看到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头发,蓄着一脸大胡子,怎么看都确实不像是一位企业家的样子。瓦伦丁先生觉得不妥,终于未敢问津。而把乔布和沃滋介绍给了另外一位企业家——英特尔公司的前市场部经理马克库拉。这是一位精明练达的风险企业家,对微型电脑业务十分精通。这位38岁的富翁来到乔布的车库里,仔细询问并实地考察了“苹果”的样机,提了一大堆问题。最后问起了关于“苹果”电脑的商业计划。乔布和沃滋对买卖一窍不通,两人当时面面相觑,说不出一句话来。可是马克库拉独具慧眼,看出了这两个小伙子是不会让他失望的,于是他们三个人日夜工作,制定了一项“苹果”电脑的研制生产计划。马克库拉首先将自己的91000美元先期投入,又帮助乔布和沃滋从银行取得了25万美元的信贷。接着,他们三个人又带着计划去马克库拉熟识的风险投资家那儿去游说,吸引了另外60万美元的资金。至此,苹果公司吸引了将近1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他们聘请了33岁的迈克尔·斯科特当经理,因为他熟悉集成电路生产技术。马克库拉、乔布任正副董事长,沃滋任研究发展部副经理,苹果微电脑公司就这样正式开张,走上了它飞速发展的道路。

找准你的“黄金搭档”,单枪匹马走江湖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声震天”,联合的力量是强大的,沟通的作用不可或缺!

9.选一个好对手做“靠山”

对手是做事路上的参照物,也是你做事的“靠山”。能否做成事,往往就取决于你能否选择一个强大的对手。你只有胜过他,才能证明你的强大。

关于如何选择这个对手,需要我们懂点算计。田径场上的长跑比赛,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比赛开始,众人齐发,难分先后,但到了中途,选手们都会跟上某位对手,然后在恰当的时机突然加速超越,然后再跟住另一位对手,再在恰当的时机超越他,一直冲至终点。

长跑,尤其是马拉松比赛,是一种体力与意志力的比赛,而意志力尤其胜过体力,有人就因为意志力不足,体力本来还够时就退出了比赛;也有人本来领先,但却在不知不觉间慢了下来,被后面的选手赶上。跟住某位对手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并且利用对手来激励自己:别慢了下来!也提醒自己:别冲得太快,以免力气过早耗尽,另外也有解除孤单的作用。你如果观察马拉松比赛,便可发现这种情形:先是形成一个个小集团,然后再分散成二人或三人的小组,过了中点后,才慢慢出现领先的个人!

不过,对手不能随便选,要选得有价值。

你应以周围的同事或同学为目标,同时,你要找的目标一定要在所取得的成就或能力方面都比你强。换句话说,他要“跑”在你前面,但也不能跑得太远,因为太远了你不一定追得上,就算能追上,也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力气,这会让你跑得很辛苦,而且挫折太多。

“对手”找到之后,不要盲目乱追,要对他进行综合分析,看他的本事到底在哪里?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平常他做事的方法,包括人际关系的建立、个人能力的提高等,都要有所了解。研究之后你可以学习他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下工夫,相信很快就会取得成效——慢慢地你就和他并驾齐驱,然后超越他!

等超越现在的“对手”后,你可以再跟住另一个“对手”并且再超越。如此不断,你一定能领先他人。即使拿不到冠军,也不至于被很多人甩下。

不过你得注意一个事实,在长跑中,跟住一个对手并不一定就可以超越他,可能你刚跟上了他,他发现后几大步就把你甩在后头了!做事也是如此,好不容易接近对手,他又把你抛在后面了。当你处于这种情形时一定不要灰心,因为这种事难免会碰到,碰到这种情形,如果能跟上去,当然是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那实在是个人的条件问题,勉强跟上去,只会提早耗尽体力。那么这样不是白跟了吗?不!因为你“跟住对手”的决心和努力,已经让你在这“跟”的过程中激发出了潜能和热力,比无对手可跟的时候进步得更多、更快。而经过这一段“跟”的过程,你的意志受到了磨炼,也验证了自己的成绩和实力,这将是你一辈子受用的本钱!

当然你也得有这种准备:有可能你找到了对手,但就是一直跟不上去,甚至还被后面的人一个个超越过去,这实在令人难堪。碰到这种情形,我们还是要发挥比赛的精神,跑完比赛比名次更重要,人生也是如此,你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自己真正尽力就行了。就怕半途退出,失去奋勇向前的意志,这才是最悲哀的一件事!

10.合作但不要轻信

做事会算计的人不仅懂得寻找靠山和合作伙伴,同时还懂得不能产生依赖的思想。最好的朋友,甚至是至亲也不能完全相信。做事会算计的人总是给自己留一手,因为人心防不胜防,有防人之心就可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慈祥、和蔼的爷爷正和小孙子在屋里玩耍,爷爷满脸爱意地和小孙子在沙发、窗台间转来转去,小孙子玩得开心极了。

小孙子见爷爷今天兴致这么好,也异常顽皮。爷爷把他放在壁炉上,鼓励他使劲儿往下跳,跳了一次,爷爷接住了他,又把他抱上壁炉,鼓励他再跳。小孙子看见爷爷伸着手,毫不犹豫地跳了下来,但这一次,爷爷突然缩回双手,小孙子扑通一声掉到地上,痛得大哭大闹,爷爷却在一旁微笑着。

面对旁人不解的神色,爷爷回答道:“我是个成功的商人,我知道怎样去相信别人。而小孙子并不知道,他以为爷爷是可靠的。但这样的事情重复上二至三遍,他就会渐渐明白:爷爷也不可靠,不要盲目相信任何人,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对于瞬息万变、风云莫测的商场来说,相信人是应该慎之又慎的。虚假的需求信息,深藏欺诈的报价,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都是防不胜防的陷阱,你若没有防备之心,随时可能血本无归。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尤其是与人合作,更不可忘记这一深刻的古训,永远对你的对手保持警惕和戒备。随时随地密切注视对手的情况,如果不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就仓促与对方签合同做生意,将是十分危险的。据资深的厨师讲,每条鱼的纹路都不一样,从鱼的外观可以分辨出鱼的味道,而我们多数人在同对手打交道很长时间后,仍然对对手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且我们还缺少对他们了解的好奇心,这样粗枝大叶地做生意,又怎么能指望获得全面的胜利呢?

还有的人对信誉的依赖过分突出。不错,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建设良好的信誉意味着做事会更加顺利。信誉作为自己的事情,当然越牢固越好,但具体到每一件事时,信誉是不能依靠的。

《孙子兵法》还说:兵不厌诈。那些会算计的人和高明的骗子都知道这个道理,很可能刚开始在你面前显示的几次信用不过是诱你步向深渊的一个诈术。

在做事的时候,即使成功地与对方合作了一次,并不意味着下一次就有保证,人家不一定会因此信任你,你不必指望他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同时,你也不能因此信任对方。

11.一颗红心,两手找靠山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谁敢说自己不需要靠山?会算计的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总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单单依靠一座靠山,而是多方入手,以免树倒猢狲散。

在做事的过程中,都知道要借助他人力量的道理,但是,不会算计者,往往是在一棵树上吊死,殊不知,他日靠山一旦倒了则墙倒众人推,自己必然会遭到众人攻击,致使身陷险境。这是欲“靠”者最需用心之处,也是做事会算计的一个前提。

吴起是战国时的一位军事家、改革家,为了追求功名,他几乎是六亲不认。他本来在鲁国为官,齐鲁交战时,鲁国国君想任命他为统兵御敌的主帅,偏偏他的妻子是齐国人,便有点信不过他,他为了取信于鲁,竟残忍地杀掉了自己无辜的妻子。他曾发誓,不为将相,誓不还乡,后来他的母亲病逝,他果然不回家赴丧。

然而,他的仕宦生涯并不顺利,他虽然杀掉了妻子,鲁君依然不信任他;后来到了魏国,为魏国立了大功,又为魏国的贵族所不容。最后,他来到了楚国,深得国君楚悼王的倚重,任命他为相国,主持楚国的变法。他变法的一个主要的内容便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把矛头指向在楚国根深蒂固、势力雄厚的贵族,剥夺他们的田产,废除他们的特权,并将他们迁移到偏远的地区去开荒种地。

楚国强大了,吴起却孤立了,他遭到了旧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憎恨,只是由于楚悼王的支持,这些人一时还奈何他不得。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了,吴起的后台没有了,那些仇恨积压已久的旧贵族们再也按捺不住复仇之心,立即对吴起群起而攻之。吴起无处可逃,情急无奈,一下子扑到了楚悼王的尸体上,他估计那些旧贵族们投鼠忌器,一定不敢再对他施行攻击,如果伤害了国君的尸体,那可是灭族的大罪。可那些疯狂的贵族早已失去了理智,什么也顾不上了,乱箭齐发,国君的尸体并没有帮吴起的忙。

吴起的遭遇应当引起做事会算计者的高度重视。吴起以为傍上了楚悼王这个大靠山,他便可以有恃无恐,而对其他政治势力不闻不问。殊不知,没有永远不倒的靠山,吴起只找了楚悼王这么一个靠山,将一切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有朝一日,他两眼一闭,呜呼哀哉了,你自然就跟着倒霉了。

因此,找靠山也需要一点儿算计功夫,既要左顾右盼,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又要瞻前顾后,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只在一棵树上上吊,也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无独有偶,秦国时商鞅又重演了吴起的悲剧。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初,反对者数以千计,连太子也不以为然,一再犯法。商鞅说:“变法的法令之所以不能贯彻执行,是由于上层有人故意反抗。”便想拿太子开刀,绳之以法。可是太子是国君的接班人,是不能施刑的,结果便拿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当替罪羊,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当时商鞅甚得秦孝公的宠信,权势极盛,太子拿他也无可奈何。

商鞅的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秦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充实,武力得到极大的增强,由一个西部的边陲小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秦国最后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便是由商鞅奠定的基础。

然而,正当商鞅的权势如日中天之时,秦孝公死了,太子继位,他就是秦惠文王,他一上台,他的老师——那个被割掉了鼻子的公子虔便出面告发,说商鞅想要谋反,惠文王下了逮捕令,商鞅匆匆忙忙逃离咸阳,当他来到潼关附近想要投宿,旅店的主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商鞅,拒绝收留他,说道:“根据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是要进监狱的!”

商鞅这才是真正的作法自毙,他走投无路,被收捕、车裂(即五马分尸)于咸阳街头,家人也被灭族。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商鞅其人,作为一个改革家,在政治上是极具远见的,他的变法政策,为秦孝公以后几代秦国的国君(包括处死了他的惠文王)所信守,秦国因之而强大。

商鞅虽然长于谋国,但却拙于“靠”道,他没有算计到,宠信他的秦孝公不可能让他靠一辈子,未来的天下毕竟还是太子的,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得罪呢?而商鞅却只靠在一棵树上“为所欲为”,而没有给自己留下抽身退步之地。在改革大业上他是一个英雄,在官场上,他却是个失败者。

做事会算计者,就像是一个精于棋道的棋手,他在走出第一步棋之后,总是会考虑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如何个走法,走一看二眼观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