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2177900000015

第15章 机遇与风险共存(2)

当时,有一位化学家知道后,讽刺王永庆不懂塑胶为何物,竟想办工厂,迟早要赔尽老本。王永庆被激怒了,他发誓:“决心要他知道我王永庆可以办成功!”

王永庆一旦认准了,绝不回头。于是,他与赵廷箴联合采取一项重大的选择,投资塑胶业。两人共筹集67万美元,创建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台湾塑胶公司。又从日本购到PVC塑胶生产技术。

1957年,王永庆塑胶公司更名为塑胶工业公司,王永庆担任董事长,赵廷箴出任总经理。当时,日本生产的塑胶粉已经占领了台湾的全部市场,并且质优价廉。台塑产品难以与之竞争。因此,一些股东灰心丧气,纷纷退股。台塑公司生产的塑胶原料因滞销而搁在仓库里。王永庆的积蓄几乎耗光了。台塑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

此时,王永庆冷静而科学地进行了一系列考察、论证和分析。他的公司的产量为100万吨,而台湾地区只需要20万吨,很明显,产品供大于求。王永庆决不退缩,他非但不转产或减产,反而决定增加产量。他认为,大量增产可以压低成本及售价,以便吸引更多的国外客户。他变卖了自己所有产业,毅然买下台塑公司所有股份产权独自经营。在增加产量的基础上,王永庆四处奔走筹借资金70万美元扩建、更新台塑的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工厂的经营管理。终于使自己的工厂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同时他想尽一切办法开辟新市场,打开销路,使台塑的塑胶产品不但占领了台湾岛内的市场,而且还远销国外。用王永庆自己的话说:“当时真是骑虎难下。”试想,明知产品过剩而增加产量,敢于承担这样风险的人需要具备何等的胆识和气魄!

王永庆为了刺激市场需求,四处奔走促销,同时又创办了“南亚塑胶公司”专做消化塑胶原料的下游加工生产,降低成本,扩充设备。

1964年以后王永庆又创立了“台湾化学纤维公司”台旭纤维工业公司、台湾化学染织公司等一系列塑胶化纤工厂。台塑企业成立后,王永庆立刻成为整个台湾岛内人人称羡的大企业家。他的财产、企业和他的创业之道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台湾塑胶大王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他的另一个名字。

船王奥纳西斯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就是善于抓紧这类冷门才走上发迹的道路的。一位很了解奥纳西斯的经济学家对他的评价是:“这位来自伊兹密尔的希腊人,找到了成功的金钥匙,到其他人认为一无所获的地方去赚钱。”这寥寥数语,准确而精辟地揭示出了奥纳西斯成功的秘密。

奥纳西斯曾经是流落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穷小子。命运之神对他不乏苛刻,但也似乎特别宠爱他,他干过人们所不愿干的电报公司的焊接工,经营过许多人所不愿涉足的烟草生意。正是因为他善于经营那些人所不愿经营的业务,使他步人了企业家的行列。

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把他的事业推向了空前的繁荣。1929年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把阿根廷经济推入黑不见底的深渊。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民生凋敝,百业萧条。海上运输业也在劫难逃,首当其冲。

奥纳西斯得知,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为了度过危机,准备拍卖产业,其中六艘货船,10年前价值200万美元,如今仅以每艘2万美元价格拍卖。他像猎鹰发现猎物一样,极为神速地前往加拿大商谈这笔生意。

这一反常举止令同行们瞠目结舌,海运业空前萧条,1931年的海运量仅为1928年的35%,老牌海运企业家们避之犹恐不及,奥纳西斯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于海上运输,无异于将钞票白白抛人大海。许多人规劝他,好心的朋友们甚至认为他丧失了理智。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奥纳西斯当然不会眼睁睁地去做赔本的买卖。他清醒地看到,经济的复苏和高涨将代替眼前的萧条,危机一旦过去,物价就会从暴跌变为暴涨。如果能乘机买下便宜物,价格回升之后再抛出去,定能赚到可观的利润。

海运业虽暂受冲击,也会随着经济的振兴,货物必将重新获得它应有的价值。奥纳西斯谢绝了同事和朋友们善意的劝阻,一意孤行,果断地将这些船只全部买下。

果然不出所料,神奇的机遇来临了,经济危机过后,海运业的回升和振兴居各行业前列,奥纳西斯从加拿大购买的那些船只,一夜之间身价陡增,他一跃成为海上霸主,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人腰包,他的资产成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地激增,1945年,他跨人希腊海运巨头的行列,一位希腊船王从此宣告诞生。

“土匪” 郑周永 韩国现代集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制造商之一。它从6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现已拥有现代造船重工业公司、现代汽车公司、现代建筑公司、现代水泥公司、现代洋行等二十多家公司,13.5万员工,资产总额超过50亿美元。

现代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家境贫寒,小学未念完就投身劳动大军。1947年创办了“现代土建筑公司”,后扩展为“现代建筑公司。”。在朝鲜战争中,郑周永为韩国政府、美国和联合国军修建军事工程和复原工程,发了一大笔战争财,有了基本的原始积累。

现代集团真正的发迹靠的不是战争,而是在机遇中进取。

在韩国汉江大桥的招标竞争中。现代集团投标击败了当时韩国四大建筑巨子——韩兴土建大东工业、兴和工作所和中央产业。现代集团的中标价是3.7亿元韩国币,凭当时现代建筑的实力,建筑界同仁无不惊呼,如此低的价格投标太冒险了!

在昭阳江多能水坝工程的招标过程中,现代建筑仅以10分钟时间就击败了7家同行,中标承建了这一称为韩国“檀君开国以来最大的工程”。以后,现代建筑公司以颇具风险的低价连连中标,在建筑界名声鹊起,公司老板郑周永被同行称为“阿拉斯加来的土匪。”

现代集团壮大实力的里程碑是承建沙特阿拉伯的杜拜海湾工程。郑周永在这个机遇面前,毫不退缩,一举使现代集团成为建筑业的巨人。

杜拜是沙特阿拉伯东部油田地区的一个小渔港。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沙特为获得更多的石油财富,决定把杜拜扩建为大油港,工程预算为15亿美元。这项巨大工程包括岸边、防坡堤、道路、停泊设施、码头工程及“海上输油总站”。建成后的“海上输油总站”远离海岸10公里,能停靠4艘30万吨级的油轮。仅是建造这个“总站”,结构部分就需用钢材10万吨,它的底部工程共需沉箱89座,每个沉箱长20米,宽18米,高63米,相当于一座20层楼房,沙特向世界各大建筑公司招标。

招标一公开,当时联合霸占着中东建筑市场的欧洲大建筑公司,如德国的“飞利浦”、“朱柏林”、“包斯卡力斯”,英国的“塔马”,荷兰的“史蒂芬”等都竞争参与角逐,在投标中,在世界上还算“小字辈”的现代建筑竟以9.3亿美元的“倾销价格”中标。韩国企业界乃至世界企业界对现代集团的铤而走险瞠目结舌,纷纷议论郑周永:要彻底垮在沙漠里了!

杜拜海湾工程建筑中最惊险的是运输那些相当于20层楼高的沉箱。现代建筑在韩国浇筑好这些巨大的沉箱,然后海运到6千多海里外的杜拜海湾,运一趟就得35天,要经过台风频繁的台湾海峡和菲律宾海域,路程之长,风险之大,令人生畏。然后,郑周永拍板决定采用平台船,一次运5座沉箱,一共运18次。在启运前,有人建议投保海上意外险,因为保险费用太高了,郑周永仔细分析之后,断然拒绝,决定铤而走险。

结果,杜拜海湾工程只用了36个月,提前8个月完工。沉箱运输中也只有一座沉箱掉人海中,其余皆平平安安。现代集团一跃成为世界建筑业的巨子。

对郑周永和他的现代集团来说,每一次机遇就是一次冒险,而每一次冒险就是一次成功的机遇。在经营中,最冒险的要算经营蔚山造船厂。

1970年,韩国政府提出了要把造船业作为重化工业的先导事业加以扶持,造船业在当时韩国是新兴的行业。郑周永在无技术人才、无资金、无销售经验的情况下,决定涉足造船这个一无所知的行业,他宣称要建一座能造100万吨级油轮的大船厂。郑周永言出即行,凭着一付好口才,说服国外银行,取得贷款资金。

当时外商对韩国的造船能力持怀疑态度,现代造船工业公司的第一批油轮推销经历是很有趣的。郑周永在招揽生意时,随身带着一张500元的韩国旧纸币,宣称韩国早在400多年前就具备造船能力。因为纸币上印有15世纪韩国的一个民族英雄李舜臣发明的龟甲船,这种龟甲船曾击败过日本的侵略。这种看似荒诞的推销法赢得了外商两张各为26万吨级油轮的订单。27个月后,蔚山造船厂与两艘油轮同时完工,而油轮赚的钱用以偿还建造船厂的贷款。

现代集团屡冒风险又屡次获胜,常常有惊无险。究其原因,郑周永比别人更缜密的思考、更正确的预测、更大胆的行动,敢想别人不敢想,敢干别人不敢干。现代汽车公司的成功证实了这一点。

蔚山造船厂开工不到一年,现代集团在国内年销汽车7000辆的情况下,大胆提出创建80000辆汽车的汽车公司,当时许多人认为郑周永资金不足,又无造车经验,要造车打入国际市场简直是痴心妄想。郑周永却是胸有成竹,他曾经经营过汽车修理服务业,积累了一些经营汽车的经验。郑周永认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无经验可言。

1967年,现代自动车公司成立。没有技术,现代集团与美国福特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缺乏资金,现代集团想方设法筹措;国内没有市场,设计出新的车型,靠着低廉的成本推向63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汽车公司终于成长为现代集团的支柱公司之一。

冒险之神保罗·格蒂 美国石油巨商、亿万富翁保罗·格蒂,一生充满神秘而传奇的冒险经验,称之为“冒险之神”一点也不为过。

格蒂是一个神秘的冒险家;1957年,当《财星杂志》把他列为全美第一号大富之后不久,他写过一篇直言无隐的自述,题目就叫《我如何赚进第一个10亿美元》。在这篇文章里,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追述了他是如何在冒险中发现一个又一个机遇,创立起自己的事业王国的。

有人说,格蒂有一位富有的父亲,他是用他父亲的遗产进行投资,才获得成功。其实,1930年他父亲去世时,虽然为他留下了50万美元的遗产,但在他父亲逝世之前,格蒂本人就已经赚取到几百万美元了。

格蒂1893年出生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父亲是一位商人。他小时候很调皮,被人称为是“顽皮的孩子”。他读书的成绩还算不错,后来进入英国的牛津大学就读。1914年毕业返回美国后,他最初的意愿是想进入美国外交界,但很快又改变了主意。

他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呢?因为当时美国石油工业已进入方兴未艾的年代,一种兴致勃勃的创业精神鼓舞着这位年轻的格蒂到石油界去冒险。他想成为一个独立的石油经营者。于是,他向父亲提出,希望投资给他到外面去闯一闯。

但他父亲提出一个条件,投资后所得的利润,格蒂得30%,他本人得70%。作为父子之间,这个条件也许太苛刻了。但格蒂爽快地答应了。他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向父亲告借了一笔款项之后,便径自出走家门,独自来到俄克拉何马州,第一次进行他的冒险事业。1916年春,格蒂领着一支钻探队,来到一个叫马斯科吉郡石壁村附近,以500美元的代价租借了一块地产,决定在这里试钻油井。工作开始后,他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打出了第一个油井,每天产油720桶。格蒂说:“我最初的成功,多少是靠运气。”因为他打第一口井就打出油来了,而有许多的石油冒险家曾经倾家荡产都未得到一滴石油。不管怎么样,格蒂从此进入石油界了。就在这年5月,他和他父亲合伙成立了“格蒂石油公司”。不过,虽说是合伙,他仍得遵循他父亲原先提出的条件,只能收取这个公司30%的股益。即使如此,他的腰包里也依然财源滚滚。就在这一年,他就赚取了第一个百万美元,而他当年仅有23岁。

创业之初,格蒂很有点不畏艰苦的精神,他穿着油腻的工作服,和钻井工人一起在油田里战斗。他说:这也是他成功的一条经验。他认为,一个公司的负责人能与工人们一起奋斗,结为伙伴,士气必然大涨,成功才会有望。有一次,他发觉自己实在支持不了那种过分的神经紧张,而逃回了简陋的住所,但他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跑回了工地。

1919年,格蒂以更富冒险的精神,转到加利福尼亚洲南部,进行他的新的冒险计划。但开初的努力失败了,在这里打的第一口井竟是个“干洞”,未见滴油。但他不甘失败,在一块还未被别人发现的小田地里取得了租权,决心继续再钻。然而这块小田地实在太小了,不过比一间小小的房屋的地板略大一点,而且只有一条狭窄的通路可进入此地,载运物资与设备的卡车根本无法开进去。他采纳了一个工人的建议,决定采用小型钻井设备。他和工人们一起,从老远的地方,把物资和设备一件件扛到这块狭窄的土地上,然后再用手把钻机重新组合起来。办公室就设在泥染灰封的汽车上,奋战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这里打出了油。

随后,他移至洛杉矶南郊,进行新的钻探工作。这是一次很大的冒险,因为购买土地、添置设备以及其他准备工作,已花去了大笔资金,如果在这里不成功,那么,他已赚取到的财富将会毁于一旦。他亲自担任钻井监督,每天在钻井台上战斗十几个小时。打进3000米,未见有油。打入4000米,仍未见有油。当打入4350米时,终于打出油来了。不久,又完成了第二口井的钻探工作。这两口油井,就为他赚取了40多万美元的纯利润。这是1925年的事情。

格蒂的冒险一次次地获得成功,促使他去冒更大的险。1927年,他在克利佛同时开四个钻井,又获得成功,收入又增加80万美元。这时,他建立了自己的储油库和炼油厂。1930年他父亲去世时,他个人手头已积攒下数百万美元了。随后的岁月,机遇也常伴格蒂身边。他所买的租田,十之八九都会钻出油来。而且,他的事业也一直顺风满帆,直到成为世界驰名的富豪。

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的发现,商界这些成功的冒险家为我们在面对机遇的时候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五、敢做敢为就能赢得机遇

在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中,他单枪匹马将澳大利亚一家小小的报社发展成为全世界最令人敬畏的媒体帝国,个人资产净值达到了53亿美元,同时跻身于世界十大亿万富豪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