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经商50年
2181000000021

第21章 谋略决定局面(7)

地产商的这种做法的确高明,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方面,他们可以用买家的预付款建楼;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将自己拥有的地皮以及没有完工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抵押贷款)。那个时候,银行的按揭制在无形中又为卖楼花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因为,在当时,银行有这样的规定,用户只要能够将首期款(所买楼房楼价的10%或20%)付清,就可以在银行将该楼宇作为抵押,银行会替买家把买楼的未付款项一次性付给地产商。银行能给买楼者提供这样的帮助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买楼者在未来的若干年时间内,必须按月付还银行贷款的本息。

由于售楼花能够加快资金回笼,资金不足的地产商可以借此来筹足资金,发展自己的事业;资力雄厚的地产商则可以用回笼的资金来购买地皮,快速扩展自己的地产。

于是,卖楼花在港形成了一股热潮,大大小小的地产商开始纷纷效仿。

面对地产界的主流新风潮,李嘉诚作为一个地产界新人,他没有盲目跟进,而是冷静地分析和研究了楼花和按揭的本质问题。

最后,李嘉诚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卖楼花的过程中,地产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银行也因此承担着主要风险。地产商和银行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地产商能否从楼花中获利与银行休戚相关,银行的按揭制如何实施直接关系到地产商能够获得的利润大小;反过来,地产业的盛衰对银行的利益有着直接影响。双方一荣俱荣,一损皆损。

站在地产商的角度上来看,李嘉诚认为过多地依赖银行,很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但有一点,利润与风险并存,要想获得高利润,就得经受得住高风险。

李嘉诚分析利弊,不愿意跟风卖楼花。他给自己订下了以下原则:如果手中的资金紧张,可以少建或不建,无论如何也不会为了加速建房进度卖楼花;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决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与银行合作,向用户提供按揭;不刻意去牟取暴利,物业采取只租不售的方式。

从李嘉诚订下的原则中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而是一个谨慎入市、在稳健中寻求发展的商人。后来的事实证实了李嘉诚的论断,同时也说明了李嘉诚追求稳健发展的正确性。

廖宝珊是一位潮籍银行家,他创建了廖创兴银行。身处银行业的廖宝珊也涉足了地产业,卖楼花出现后,他和其他的地产商一样,开始跟风。廖宝珊凭着自己在银行业的优势,卖起楼花来更是得心应手,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西环地产之王”。

为了迅速扩张地产,廖宝珊不顾一切,几乎掏空了储户的存款,灾难一步步向他靠近。

1961年,廖创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廖宝珊此时负债累累,无法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结果因突发脑溢血而猝亡。

在这位令自己尊敬的前辈身上,李嘉诚看到了地产与银行业的风险,深刻认识到投机地产的害处,它就如同投机股市,在“一夜暴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朝破产”。

廖创兴银行的挤提风潮好像引起了香港政府的警觉,为了引导地产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们对建筑业上的一些条例做了修改。但是,建筑法的修改和实施之间还有一个时段,修改后的建筑法在1966年才能生效。香港政府对建筑法的修改引起了一轮新的建房高潮,因为众多地皮拥有者认为,修订后的建筑法无疑会对今后的建筑业限制更多,它的实施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利润。为了能够在修订后的建筑法实施前大捞一笔,地产商和银行并没有吸取被人们称为“西环地产之王”的廖宝珊的惨痛教训。地产商生怕错过最后机会,争先恐后地建楼;各银行也挽起衣袖,大显身手,他们不仅积极地配合地产商,为他们提供按揭,而且自己也加入了建楼行列中。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矗立在香港的各个地方。

在众多地产商和银行大肆建楼时,李嘉诚按兵不动,没有被眼前的建房热潮混淆视线。他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经商经验和前几年从老前辈廖宝珊身上得到的深刻教训,慎重地对待房地产行业。作为地产界的新秀,李嘉诚的谨慎和沉着充分显示了他“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大家风范。

1965年1月,明德银号重蹈覆辙,为了投机地产将银行储户存款掏空,因挤提宣告破产。明德银号的破产犹如一根导火索,它引发了全港的挤提风潮。众多参与地产投机的大小银行都陷入了危机之中,整个银行业呈现出了一派萧条景象,就连颇具实力的恒生银行也招架不住,无力抵抗这次挤提风潮,为了免遭破产,不得不将股权出卖给汇丰银行。

银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业,因为它是地产业的后盾。建房热潮的掀起,更加拉进了两者的关系。银行业就如同房地产业的血液,银行业出现了危机,房地产业就会因供血不足甚至没有供血来源而瘫痪。

挤提风潮发生后,靠银行输血的房地产业一落千丈。一些炒家因脱身迟缓弄得臂断翼折,血本无归。那些投机的地产商和建筑商纷纷宣布破产。

在这次大危机中,李嘉诚谨慎发展的策略让他在地产业中损失甚微。在其他地产商忙于补救之时,他却在稳步拓展着自己的地产事业。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李嘉诚的经营方法的确有可取之处。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其他的经商方式。经营方法是否可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拿卖楼花来说,在当时的确弄得地产商伤痕累累,但是,在今天的房地产界,卖楼花大有其市。正所谓商无定法,经营成功的关键在于经营方法的实效性,而不仅仅在于经营方法本身。霍英东是卖楼花的始作俑者,如今,他一样是一个成功的地产巨头。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李嘉诚的经营方法,而是他的经营策略。初入地产行业的李嘉诚,知道自己羽翼不丰,资金有限。他输不起、赔不起,于是选择了只租不售的方式来发展物业,这种经营方式与卖楼相比,虽赚头不大,资金回笼也比较缓慢,但是有一点,它可以保证自己在不输不赔的情况下发展物业。李嘉诚的经营方式和他与生俱来的性格是相符的。

因此,在制订经商的战略战术时,必须要做到谨慎,在谨慎的前提下谋求发展。

李嘉诚经商箴言:

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进取中不忘稳健,在稳健中不忘进取,这是我投资的宗旨。

6.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稳健并非保守,而是一种沉着稳重的做事风格,尤其是在商战中,更需具备稳健的风格。李嘉诚投资债券,既符合他一贯的“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的发展方针,同时也符合分散风险的投资原理,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增大自己的回旋余地。

李嘉诚在投资的过程中,时时不忘稳健。不管是面对小的投资项目还是大的投资项目,他都会分析其中利弊,能进则进,否则甘愿退出。在他眼中,做生意不是赌气。既然要投资,必然要看到其中的利润。没有利润的投资对他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对垂暮狮子置地的吞并就能体现出李超人的投资风格。

西门·凯瑟克要卖掉置地股权的消息传出后,在香港引起了轰动,被舆论界炒得沸沸扬扬。据说,当时财力雄厚的华商均有收购置地的打算,这些人都是香港的杰出人士,如李嘉诚(长江实业),包玉刚(环球集团),郑裕彤(新世界发展),郭得胜(新鸿基地产),李兆基(恒基兆业),黄廷芳(信和置业)等。

另外,被称为股市狙击手的刘銮雄对置地这个庞然大物也虎视眈眈,意欲乘虚而入。

传闻说刘銮雄曾登门拜访过怡和大班,向西门·凯瑟克等人提出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将怡和所控的25%置地股权收购。刘銮雄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西门·凯瑟克愤然回绝了刘銮雄,刘銮雄极为尴尬,只得告退。西门·凯瑟克之所以不同意此人提出的收购条件,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刘銮雄出价过低,显得有些贪婪,另一方面是因为刘銮雄在股市上的名声不好,不管置地目前的状况有多糟糕,怡和大班也不会将他们苦心经营的置地转手给这样的人。

其后,又有许多大老板先后拜访了西门·凯瑟克,头脑甚为精明的西门·凯瑟克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计谋。他将置地这块诱人的香饵高高悬挂起来,众多猎手都能瞧见它,因此多少都会抱有一些希望;但是由于这块香饵悬挂的位置比较高,要想得手还得付出很大代价的。西门·凯瑟克的计谋的确高明,惹得众猎手欲罢不休,欲得不能。

当时的传闻甚多,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不过,在这些传闻中,炒得最响的当属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

为了能够购得置地股权,李嘉诚同其他的猎手一样,也去拜访了西门·凯瑟克,提出了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手中的25%置地股权。在当时,置地股票的市价仅为10多港元,李嘉诚的出价比当时的市价高出了6元多。西门·凯瑟克并没有对李嘉诚的条件动心,但此时他没有一口回绝李嘉诚,而是向李嘉诚表示:“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有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

李嘉诚自然不愿放弃这个谈判机会,于是双方就此事开始了进一步的协商。不过,协商的结果并不理想,双方均坚持自己的底线和目标,很难达成一致。

当时,香港股市正处于繁盛时期,恒生指数扶摇直上,此时并不是低价吸纳的最好时机。于是一向稳重的李嘉诚在谈判中并没有表现得很积极,他在等待着有利时机的到来,就像当年收购港灯一样,能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影响,香港恒指突然狂跌。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被迫停市后于26日重新开市,再泻1120多点。股市愁云笼罩,令投资者捶胸顿足,痛苦不堪。

香港商界惊恐万状,大家自身尚且难保,再也没有余勇卷入收购置地的大战了。此时自救乃当务之急。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瑟克寝食难安。

李嘉诚的“百亿救市”成为当时黑色熊市的一块亮色。证券界揣测,其资金用途将首先用做置地收购战的银弹。

正如一场暴风雨一样,这次股灾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1988年3月底,沉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股市也逐渐开始转旺。

农历大年刚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盛行,华南虎再度出山。

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2~3月,李嘉诚等华商大亨曾多次会晤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

一直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机会的李嘉诚,这次为什么没有借大股灾中怡置地扑火自救、焦头烂额之际趁火打劫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即使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17港元的开价。

原来,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时,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月份的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就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而6个月后,将不再受这一限制。

4月中旬,股灾发生后已过了整6个月。此时,置地股从最低点回升后,仍在8港元的水平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依然对收购方有利。

李嘉诚虽然开始了对置地股的收购,但并没有坚持下去。因为,置地在后来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收购,李嘉诚发现要想从置地的收购中盈利相当困难,于是毅然放弃收购,尽管自己为了这次的收购活动花费了不少心思。

商场如战场,李嘉诚的这次收购活动没有成功也不足为奇。虽然他的收购活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有可借鉴之处。一个真正的投资家,不会意气用事,不会为了标榜自己的实力而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当去放手一搏。他会非常理智地看待投资,不会为了些微的利润弄得自己筋疲力尽,损兵折将。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位有着理性头脑的投资家,面对置地的反收购,他毅然退出的做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胜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商人。任何一个商人都会有失败,如何避免失败,如何得到更多更大的成功,不妨学学被誉为“超人”的李嘉诚,学习他这种为了稳健发展而敢于适时放弃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