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性格
2181100000026

第26章 滇云文化——白云深处的地方(3)

泸沽湖边居住着约5万摩梭人,摩梭人最奇特之处是他们的婚姻习俗。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摩梭人中还保留着具有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注婚姻形态,保留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些特点,他们的成年人都各居母家,男不娶、女不嫁,男女之间只建立一种偶居关系,偶居双方互称“阿注”,并且这种关系可由一方随时中断并再找新的阿注。这种婚姻,在时间上,可长达数十年,也可短到一二天;在数量上,可与一二人结为阿注,也可以与更多的人偶居。结合自愿,解除容易,双方不来往即算解除阿注关系,也可以与更多的人偶居。结合自愿,解除容易,双方不来往即算解除阿注关系。与此相适应,家庭是由血缘为纽带的母系亲属组成,家中财产均由母系血统的成员继承,子女均留母家,随母姓。男子的身份是舅父或舅祖父。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和生产管理上是主持人,享有崇高的地位。这里一家家长是老祖母,是一种完全的母系社会。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打扮也和藏族相近。

(4)圣洁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云南迪庆却惟妙惟肖的拥有着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

走进香格里拉不自觉地会对山水自然依恋,而且走得愈深,依恋就愈深,这个地方能够寻觅到那份原始的空静与幽秘,在那雄伟的雪山下,柔情的奶子河流过的地方——迷人的纳帕海,神圣的松赞林寺,祥瑞的香巴拉雪域圣地,牛羊遍布的草原,古老的村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对于远方的客人来说,都充满着无穷的诱惑。

这是一个流传了很久很久的传说,被写在佛经圣洁的纸页中,被刻在古寺斑驳的墙壁上,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世间流传。圣徒们苦苦修炼去追寻的香拔拉(香格里拉)在雪山深处,那是一个没有痛苦、没有贫困、没有死亡、没有嫉恨与仇杀的极乐之乡。那里四季鲜花绽放、那里永远碧水澄清,那是神的居所,那是爱的天堂。

香格里拉,这个曾被遗忘的王国,几年前人们才突然发现这块古老、绮丽、神话般的人间圣地,这就是人们所追求的没有战争、没有种族歧视,没有罪恶的“人间天堂”。

五、“十八怪”与云南人的真实生活

在中国能称“怪”的地方还不是很多,一个地方能称“怪”,说明这个地方的人有个性。与“陕西十大怪”一样,还有“云南十八怪”、“东北十大怪”等。“十大怪”之类是对一个地域民俗的浓缩,最能典型地反映一个地区人的性格特征,它本属于民谚的范围,口耳相传,所以有不同的版本也在情理之中。

这里列举的是“云南十八怪”中最常见的版本: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

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恰似一件奇特的艺术品。

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

捣一捣再烤一烤,抹点酱还特别香,这种携带方便可口的食品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

森林里草沟中,枝叶茂盛,养育出的蚊虫个头非同一般。

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

石林风光天下绝景,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议。

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用草编织而成的帽子当锅盖不仅捂得严,而且还能给食物一种清香。

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长年温度不变的气候造就了人们衣着的多姿多彩。

云南七怪,山洞能跟仙境赛。

近年开发出来的溶洞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美。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这玩艺颇具科学性,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用水过滤了其它杂质,而且声音很好听,“咕咚,咕咚”。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这里土生土长的牲口个头小,但是能驮能爬山,本事非凡。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把蚂蚱做成美味,炸得焦黄,张嘴一咬:“咔嚓——”。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出产任何蔬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云南人为自己出产的第一流卷烟感到自豪,却也为在自己家门口买不到而感到困惑。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

山里的东西样样都是宝,改革开放使它们获得了新生。

云南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山高路险,常常使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劲使不上。

云南十五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滚烫的鸡汤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浆做成的构成了云南最有名的风味:一种“线”,“过桥米线”。

云南十六怪,鲜花四季开不败。

云南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鲜花四季常开一点也不足为奇。

云南第十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

险峻的高原造就了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妇女尤为能干。

云南十八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这里的汉子爱妻爱儿成为风尚,“模范丈夫优秀爹”在街头比比皆是。

以上就是云南“十八怪”,稍加分析,不难看出,前面十六大怪与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不平有关。岩溶地形区“地无八里平”,反而小马适应山间小路,火车爬坡比不过汽车灵活快速。岩溶地形区地表多奇峰怪石,有的山峰直入云端,巍然屹立,地势险要。而地下的溶洞中多钟乳石、石笋、石柱、琳琅满目神奇莫测,尤其鬼斧神工的仙境。云贵高原海拔较高,而且冬季时北方的冷空气因山岭层层阻挡,影响较少,因而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四季如春,常年适合蔬菜的生长,鲜花也常开不败。由于温差小,服装也无需要太太差异与更换。又因为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蚂蚱肥美,蚊子个大,甚至可以做下酒菜。也因为气候资源好,山中多珍贵的中草药店材,盛产烟叶,畅销省外,省内反而不易买到。毛草和毛竹资源丰富,人们在生活积累中学会了用毛草包裹在蒸食品更有清香味,用毛草来包裹食品不易破碎,用竹筒做水烟枪、过桥米线是用竹筒裹装稻米烧制加式的风味食品,清香可爱,为人们所喜爱。至于最后两怪,可能与云南部分地区还有母系社会的遗俗,妇女特别勤劳,负责农耕重活,而男人则在家料理家务,照看孩子。当然,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不多见。

呵,美丽的云南,祖国的边疆,永远盛开的鲜花迎接着更灿烂的明天!

六、饕餮云南

昆明作为各种地理条件、气候条件齐集的云南省的中心城市,在山川、河湖、平坝的极为丰富的特产支持下,饮食取材之丰富,恐怕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以农业产品来看:从低热河谷的血糯香稻,到高原山区的苦荞青稞,五谷杂粮,无不盈仓;以畜牧产品来看:从牦牛到鹌鹑,何止六畜,乳制品也可以于北方草原媲美;以水产品来看:江河湖泊,各种类型众多,其中珍奇鱼虾比皆是;高原特有品种,更为别处所无,以森林、原野、动植物资源来看:野菜野果树叶、野生菌类、昆虫青苔,都可入席;以园艺栽培来看:萝卜白菜、珍稀果蔬,本地所有,外来移栽。既得先天之厚,又倚后天之勤,故而饮食材料也就源源不断,真正价廉物美了。

材料丰富基本是自然形态,做法丰富就是文化形态。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各处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之中,发展出其犹如百花争艳的饮食文化。昆明为一省之会,也是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营养汇集之会,酸辣为常味,是为民族饮食的特色,是西南地区的共性。

历代移民而成的都市昆明,八方来人带来八大菜系的异香,在这滇中盆地“调和鼎鼐”,诞生出又一饮食明珠——滇菜。

滇菜取材既广,昆明厨师就历来讲个“鲜”字,非鲜不取,鲜而味浓是滇菜的基调。

春城的春天花潮如涌,各种花都是滇菜的原料,苦刺花去其苦涩而留清香,金雀花以鸡茸相拌味清而美,玉兰花烧樱桃肉甜香喷鼻,再加各种初春碧翠的菜肴,春天是品尝滇菜的好日子。

夏而不暑,雨水一来,满山菌子破土而出,二百来种食用菌郁郁而生,瓤青头菌,炒干巴菌,拌北风菌,烧虎掌菌,最妙当然是南国佳味鸡纵菌。四五十种鸡纵菌可自成大席,而所有菌都要吃就不是三天两天能尝遍的,夏天是品尝滇菜的好日子。

入秋,昆明已是远郊近县,果实累累,红烧板栗鸡、松仁鱼米、白玉宝珠梨、琥珀核桃仁,更兼牛肥羊壮,瓜蔬齐熟,如同丰收交响曲,秋天是品尝滇菜的好日子。

冬来不寒,从冰封雪锁的地方来到这里,正见昆明青白蔬菜堆积如山,红白萝卜比赛颜色,冬笋豆蒜是当时,妙的是其他季节的蔬菜照样应市。太极白菜、清炒豆苗、清蒸花菜、打挂菜头,碟上碗中,竟无寒色,冬天是品尝滇菜的好日子。

不论四时,天分寒暑,滇菜总鲜活水灵,热辣腾腾。

滇菜形成自有体系,最迟在清代,到光绪年间,滇菜大馆已有“玉春园”“第一楼”等以“燕翅帮”“蒸炸帮”“烧烤席”为号召,制作各种“三冷荤,四热吃,四座碗,八小碗,十二围碟”或“十大件”售卖,表现自己与外地不同的作料、烧法、火候了。

当时名菜众多,较有代表性的有锅贴乌鱼、酱汁鸡腿、鸡丝虎掌、火夹乳饼、汽锅鸡、炸乳扇、螺蛳汤、炒鸡纵等。其中昆明烧鸭,与众不同,它选用出壳40天左右的嫩子鸭以干松毛暗火焖烧而成其嫩、鲜、清香、不腻,连骨头都嚼得动。玲珑红黄,非其他烤鸭能比。滇菜博采众长而成一系之味,如今借流通之便不止是昆明菜唱主角了。省内各地方的风味纷纷进入昆明,少数民族饮食也来大展风采,滇菜之称为滇菜,其发展至今也是好日子。

云南名小吃,莫如“过桥米线”的推广最为成功,如今大江南北,都见高揭起它的名头,以云南风味为招徕。但不少地方的过桥米线,难免有桔生淮北之憾,要吃正宗的过桥米线,还是得在云南。

到云南之人,无不被推荐首吃过桥米线,而昆明大大小小过桥米线的兼营或专营店,多如牛毛,虽未连锁,至少已连串,它们往往开列从五元到百元一套的过桥米线任君挑选,过桥米线大有从小吃到大餐、宴席发展的意味,不知幸耶不幸。

吃过桥米线必先听一个故事,知道家世,吃起来会因趣味添滋味。传在滇南蒙自,一秀才在南湖亭中读书,秀才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了门、穿小路、过了桥到亭中时,米线已不热,且有点“糊涂不清爽”的意思了。这秀才娘子便琢磨起来,如何解决这保温与清爽的问题?她发现汤若有油封在上面,有若盖盖能保温,佐料、米线等如吃时再放、就能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烫好,生里肉片、腰片、鱼片、豆尖、香菜等另放。过长桥到亭子时,将佐料等放入烫熟,再加米线,此时香鲜滑爽兼而有之,与往常全不一般。此法传出,人争相效仿,因其原要过一桥才吃这米线,就干脆叫“过桥米线”了。

故事有趣,将原来不过是中国食法中之“过桥”一法,巧妙融于米线吃法的缘起中,既为来历,又示吃法,天衣无缝,证明这首创人不简单。过桥米线虽有无数花样,但其根本总在于一汤,以壮母鸡、老鸭、筒子骨熬汤,水与料为六比一,须6小时以上才好。汤要滤过,使其清彻,装碗要加味精、胡椒,上面浇鸡鸭油一层。这汤端上时切不可遽尝,因早有不知之人急于喝汤被汤烫伤唇舌食道的笑话,定要小心。

汤来后将各生片缓缓放入,最后放米线就可吃,不懂可让服务员代劳,也可看别人如何做。说到看别人,有人编一个小笑话,可附在这里佐餐。

说有一人不会吃这过桥米线,别人告诉他“看旁边人如何就如何”。这人去到餐馆,要米线后看旁边老者下肉片、鱼片,他也忙下肉片、鱼片,下豆尖、腐皮,他也忙下豆尖、腐皮,他也忙下豆尖、腐皮,下米线,他也忙下米线,一切如仪。到要吃时,这旁边食客有个习惯,遇有美食赞叹时,筷子不由自主在碗边轻轻一击后才食,这人以为是必要程序,也忙将筷在碗边一敲才吃。那旁边老者刚吃一口米线,弄得稀里哗啦,一阵忙乱,这人一看,推碗起身道:“这则难学,过桥米线吃不成。”

“先生的妙处实在难学”,初吃过桥米线不可不慎。至于这味道么,“不吃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