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你真棒!
2182800000005

第5章 赏识孩子,给他们康健的成长环境(1)

1.被宠坏的孩子

我曾遇到过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温馨而和睦。惟独一个叫静静的孩子把这个大家庭搅得不得安宁。

她从小受到百般溺爱,被宠坏了。上学后功课跟不上,还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你说她一句,她要还你十句,多说几句她就顶你说:“烦死了,烦死了!”你想要动手打她,她就先发制人,满地打滚喊救命。假如真打了,那她的恶作剧就来了。等你早晨去上班的时候,不是包不见了,就是要穿的鞋找不到;你睡觉的时候,她不是揪你的头发,就是用毛线掏你的耳朵。全家人烦透了,都说她是一颗人见人恨的老鼠屎。

这家人接触赏识教育后醒悟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他们表示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静静:

全家人开始找孩子的优点。他们发现静静的作文字虽写得不好,错别字多,但语言流畅,于是,就让她在吃饭的时候朗读作文。小姑娘的口才的确好,清晰悦耳,声情并茂。结果赢得了一阵阵的掌声。以后,她每写一篇作文,都让她表演。她越读越爱读,越读越愿写,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连得了几个优。

家长意识到,由于学习基础差,要求静静的学习在短时间内有很大进步是不现实的。以前对孩子的关注点搞反了,在有形生命与无形生命上发生了错位,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没有在精神上与她沟通。现在,家长与静静通过充分的沟通,从小事上约法三章。

比如父母首先要求静静学会自食其力、爱劳动,具体工作是每天早晨取牛奶,中午倒垃圾,晚上拿报纸。

在家长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掌声中,孩子早晨眼睛一睁,飞快地穿好衣服去取牛奶,把6瓶牛奶完好无损地提到六楼,提回家。中午放下书包就主动地倒垃圾,晚上爷爷把报纸带回来,她还恳求爷爷送回去,因为“这是我的事”。她从承担的责任中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

然后,父母让静静学会关心别人,告诉她学会帮助人是一个人强大起来的标志。结果第二天下午放学,她就带了两个家远的孩子回来写作业,她说她们的父母要很晚才能来接她们,这样做会使这几位同学节约许多时间。

就这样,静静在全家人的眼中,渐渐变成了人见人爱的一朵花。

赏识教育强调:在把做人的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承担起来。也就是让孩子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让他们的有形生命也经得起风雨的磨难。

2.给孩子一点私人空间

有个孩子叫小红,她很幸运,因为她有很开明的父母。有一点让她最为自豪,在她十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允许她有了自己小秘密。

她的母亲关于这一点是这样说的:

当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后,我和爱人都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个毫无保留地在父母和他人面前诉说自己内心感受的傻丫头是不会成为成熟的人的。当时,她用的是我替换下来的写字台,我主动将写字台抽屉的钥匙交给她,让她学会保守自己的秘密。

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她又收到一些同学的来信,包括男生的信。我们在教育她如何与同学搞好关系、与异性同学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时,还嘱咐她一定要妥善收好这些信件,不要遗失在外面,免得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认为尊重孩子的隐私,教育她保护好个人的隐私,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尊重孩子的隐私与以保护个人隐私为借口拒绝父母管教和帮助的行为是两回事。亲子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尊重孩子的隐私,在家庭教育中应当表现为更多的契约精神和民主协商的方法和方式。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幸运。

比如,一位母亲向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打电话,没几句话,她就开始诉苦:“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

而在调查中也发现,不少孩子把自己的事情隐瞒起来,视父母为外人。孩子经常把同学之间的书信和他自己的日记关在自己安了锁的抽屉里,父母对此种行为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坏毛病。

这样的父母已经习惯了对孩子过于保护和包办一切的教育方式。这种父母常常在发现孩子对自己有所保留后,居然千方百计地去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然后把其中一些内容当做孩子“错误行为”的证据而拿去指责孩子。这样势必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进一步关闭了亲子之间沟通的渠道,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我们认为,父母关心和保护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过度保护、过度关心和过度干涉,不允许孩子拥有自己隐私的做法是不妥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婴幼儿时期,孩子的一切都是依赖父母的;而到了少年时期,孩子还是把父母作为学习和模仿的第一榜样;可是一旦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随着孩子成人意识的出现,他们要在更广的范围内接触社会和人生,此时,隐私内容就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

家长们总是认为小孩子哪里有什么隐私权。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充分享有隐私权。隐私权是公民对以个人生活秘密和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的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权。对隐私权的重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懂得个人隐私的保护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很难想像,如果人们之间没有隐私,社会将是什么样子?那样的社会如何进步?同样,一个人如果总是不恰当地把属于个人的隐私公之于众,这也必然使他无法适应社会生活,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也是他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心理年龄滞后的标志。

保护个人隐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

当孩子的隐私意识逐渐增强的时候,父母不应害怕而应高兴,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这时候,做父母的不妨开明一回,给孩子一点自己的私人空间吧!让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尽情地享受自由和快乐,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

3.赏识环境造就天才儿童

有一个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五年级时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二等奖,现在已自学完了初中的全部数学课程;他阅读广泛,还学着创作了上万字的小说《校园生活》;生活上,他显示出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大气;每年评选三好生,总是满票当选。最近,绍兴市《天天商报》、《嵊州日报》都对他作了专题报道。他的父母谈到教子经验时认为:孩子并不是天才,他是在父母、老师不断赏识下越来越优秀的。

孩子需要一个充满赏识的成长环境,赏识可以使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促使他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事实证明:那些常常受到赏识的孩子在学校和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成功机会。由赏识伴随着成长的孩子,能够培养出勇气和信心。赏识的力量能够使受到赏识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得更好,那些尽管有障碍但仍有内在的力量去继续尝试的孩子们,总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有正面的期望但并不苛刻,而是经常地对孩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赏识。如果孩子们在某些事不成功,他们并不责怪,而是相互讨论,使孩子从中获得赏识并重新尝试。他们对孩子经常保持正面的话题、微笑和身体上的接触,并与孩子共享激动和爱好。

下面是赏识孩子需要注意的几点建议:

1、摒弃包办代替,给孩子以足够的成长空间。

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因此,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主及自信心。

2、树立孩子的自信,给予克服困难的勇气。

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应该让孩子们自小懂得这一点,并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要让他们从小知道,失败不可耻,只要肯努力,失败是成功之母。

3、尊重孩子个性,给予选择的权利。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主动性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权利与选择,即使孩子很小时,也不能忽视他的权利、随意调遣或随意否定。不要站在成年人的主观立场上,独断专行,一厢情愿地体味孩子的感觉,孩子虽小,权利犹在。尊重孩子,就能激发他们的潜力。

4、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素质。

特别是责任心能使孩子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被迫”走向“自觉”,孩子们每一分钟都在成长,父母的眼光一定要能跟得上。

5、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增进亲子感情。

要了解孩子就必须同他们沟通,同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想法,也应准备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

6、给孩子明智的爱。

对子女的爱是父母无可指责的天性,但爱在明智,偏爱溺爱都不是正确的爱;让孩子过幸福的生活并不等于想方设法让他们满意和高兴,让他们懂得界限在哪里,不要让孩子在父母的妥协中变得“无法无天”;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教育好子女,父母必须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父母自己的过程,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进,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鉴于这些因素,父母应该善于使用赏识的方法,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营养剂。

很多资料和事例表明,多用赏识优于一味地指责。

如今都是独生子女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更为明显,更为强烈。但是,有些家长还保留着教育孩子的传统观念,认为孩子不打不骂难成器。事实上一个表扬多于批评的环境更有助于孩子成长。

4.给孩子一个“闪光的童年”

长沙市芙蓉区双星小学有一种名为“零处罚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学生犯了错误,学校不再按规章制度处罚,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同学主动帮助其改正错误。因为“帮助别人”将作为一条优点被写进“闪光的童年”。

主要措施有下面几点:

1、人人都可以记录学生优点。

双星小学取消违纪处罚制度后,给每一名学生都发放了“闪光的童年”记录簿,随身携带。一旦被发现优点,包括学生本人、同学、老师、父母、社区居民,都可以将其记录在“闪光的童年”上。

在双星小学的大操场内,偌大一个操场没有一片纸屑。校长说,自从推出“闪光的童年”记录簿以来,很少有人乱丢纸屑了。即使个别学生不注意,也很快被别的同学捡起来,从而得到一次优点记录的机会。学生们为了多记录一些优点,便自觉养成了争做好人好事的风气。

2、教师的记录充满亲和力。

“你的优点是乐于助人,有一次我摔跤了,你连忙把我送进教室。”这是四年级四班谭钰在同学龚玟的“闪光的童年”写下的优点记录。在这所学校,很多学生都希望把写有自己优点记录的“闪光的童年”送给别人看,每当这个时候,一个个都是喜形于色。

而教师记录学生优点的语言,也从过去生硬的评语式赏识改为极具亲和力的话语。如有一位老师在给一名“差生”写的评语中,用到了这样的惊叹语:“哇,你原来这么聪明,老师小时候可比你差多了,不过,后面还有好多人在追你哦!”

3、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

对于那些一贯比较调皮的学生,赏识有没有作用?

活动刚开始时,学校曾把“差生”集中起来开了一次会。起初,这些孩子都以为是学校又要批评他们了,个个都很紧张。后来听说是要自己找自己的优点,便放松下来了,但没有一个人说出自己有什么优点。

最后一名男生怯怯地说:“我会吃饭。”

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明情况后,立即肯定这是优点。接下来,另一个孩子接着说“我会做饭”,老师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子女,从小就生活自理,马上给他的“闪光的童年”记上一笔优点。现在,这所学校的“差生”都树立起信心,很少有调皮捣蛋的了。

看了这个故事,不知父母们有什么感想,是不是也希望马上拿起赏识的武器来改造自己的孩子?

5.孩子受欺负了怎么办

某幼儿园大班有一个男孩,平时经常暗中欺负其他孩子,大家都畏惧他,对他敢怒而不敢言。一天教师让大家集体创作《百猴图》,那个专门欺负别人的男孩画了一个孙悟空,十分得意地把孙悟空剪贴在墙上。

很有意思的是,那些常受他欺负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都画了手拿金箍棒、大刀或弓箭的孙悟空,个个怒目对视,杀气腾腾,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把所画的孙悟空剪贴在那个小男孩剪贴的孙悟空周围。

当大家看到那个孙悟空被一群手拿兵器的孙悟空团团围住,显得十分狼狈和孤立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们借助了孙悟空的手“报复”了平时欺负自己的孩子,即使他们“报复”所选择的是替代对象,但是也会像“报复”原来的对象一样,达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孩子因平时所受的欺负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发泄或表现出来,当他们将自己情绪的发泄对象“移置”到了一个合适的替代对象的时候,这种做法就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当然,同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果运用得不适当,或者过多地运用,往往会带来消极的结果。父母对孩子的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应该采取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

因此,要十分注意孩子是如何应付各种心理压力,消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的。如果发现孩子经常运用压抑、自我惩罚、幻想等方式去摆脱情绪的困扰,就应该及时纠正,教导他们以积极的应付方式去替代那些被动的、消极的应付方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适合他们人格健康成长的土壤。

父母在妥善处理孩子消极情绪的时候,要本着赏识的观点,注意以下方面:

1、不横加责备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这些消极情绪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或一味加以责备,这是不恰当的。例如,一个受到父母严厉责骂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可是一旦离开父母,他就可能通过破坏玩具或者欺负同伴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由于他“移置”的发泄对象不适当,尽管他的做法使他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是,他的态度和行为也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有可能使他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不迁就

有时候,孩子的消极情绪十分突出,常常会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在这样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迁就孩子的行为,并加以放纵。孩子只要一次达到了目的,以后如果父母加以拒绝,孩子就会用发脾气、哭闹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父母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比较理智,不要纵容孩子的这种消极情绪。

3、多理解和关怀

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当这种消极情绪出现的时候,父母要想办法进行无害的引导,让孩子的消极情绪得到充分地发泄,帮助孩子调节不良情绪,恢复内心世界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