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2193800000014

第14章 经商秘诀(14)

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越加开放的社会。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知识、信息、甚至资本、人员无孔不入的社会,人们整天都在谈论着地球村和全球化;我们每天会大量接触异域他国的新闻资讯,也可能会接触到大量的外国人士,不仅是为了工作,也可能是为了生活。在这些事实的背后,语言的鸿沟是必须跨越的。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不懂外语,或者只懂一点可怜的外语,我们靠什么同外国人打交道,手势和翻译是不够也是不方便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外语,是掌握而不是明白,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也才可能准确地理解对方,从而反应迅速、判断正确。

作为世界商人,每天的工作最多的莫过于商务谈判了。在国际商务谈判时,假如不懂对方的语言,对方也不懂你的语言,而是借助翻译,这肯定会影响判断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最终影响到谈判本身。因此,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要想反应迅速,判断准确,表述流畅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懂对方的语言,并且能用外语与对方交流,这是对国际商人最基本的要求。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国家是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示。对一个事物,只有从多角度去认识,才能深刻全面。

国际商业谈判中,如果不懂外语,是要吃大亏的。例如,犹太人常用英语中有“NIBBLER”这一词,这是从动词“NIBBLE”中产生的。“尼布”本来字义是钓鱼时,表示鱼食鱼饵的情形,鱼食鱼饵情形有两种结果,不是将鱼饵吃掉逃走,就是被鱼钩住。

吃掉鱼饵而逃走的鱼为“尼布拉”。在犹太人的生活中,把“尼布拉”的意义引申,以此比喻那些“吃掉鱼饵而逃走”的商人。这是犹太人英语的词义。在日语、汉语中,就无法有相同的语词来表示这一意思了。那么只懂得汉语的中国人,就无法理解“尼布拉”的意义。所以必将遭到“尼布拉”,不是白失鱼饵,就是被人钓走。

犹太人学外语不嫌多,除了英语外,他们至少还要再学一门,多种外语的掌握,有助于扩展业务,直接与多国进行贸易合作和商品交易,为赚钱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他们学外语的原则:多多益善!

在众多的语言当中,汉语是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华人的母语,我们自然应该掌握自己的母语。但是,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种种活动中,英语是最常用的工作浯言,并且,英语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国家的语言。因此,英语是最重要的。

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是通行的工作语言。并且,在广大的欧美和较发达地区,懂英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在国际互联网上,英语是最基础的语言,因此,英语有成为国际通用的“世界语”的趋势。

所以,如果想赚大钱,就首先必须把英语学好。必须学会能用英语自由自在地交谈。做到“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说自己会说的话”,即畅所欲言。

能讲一口流畅的英语,是赚钱的第一条件。每个犹太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他们在世界“流浪”时畅通无阻。犹太人钱包里的钱,有一大部分应归功于英语。没有英语,人们就寸步难行,还谈得上赚钱吗?

在犹太人的眼中,英语和金钱是两位一体,不可分的。对国际商人来说,更是这样。

感悟:

语言是赚钱的一大工具,只要全世界讲英语的国家多于其它国家,英语作为国际语言,那么掌握英语对大商人来说,永远是必学的一门语言。

34.精于计算,锱铢必究

在商场上,绝对容不得模棱两可,马马虎虎。特别在商定有关价钱时,一定要非常仔细,对于利润的一分一厘,计算得都要清楚。

——智慧箴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旅行者的汽车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抛了锚,他自己修不好,有村民建议旅行者找村里的白铁匠看看。白铁匠是个犹太人,他打开发动机护盖,朝里看一眼,用小榔头朝发动机敲了一下——汽车开动了!

“共20元。”白铁匠不动神色地说。

“这么贵。”旅行者惊讶至极。

“敲一下,一元,知道敲到哪儿,19元,合计20元。”

由此可见犹太人的精明。只要他们认为该赚钱的地方他们一定会脸不红心不跳,不卑不亢地赚它回来。在长期的商场磨炼中,犹太人练就了闪电般迅速的心算能力。

某导游引导某犹太人参观一个电晶体收音机工厂,该犹太人目睹女工作业片刻后问到:“她们每小时的工资是多少?”

导游一边盘算着一边说:

“女工们平均薪水为25000元,每月工作日为25天,一天1000元,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1000用8除,每小时125元,换算成美元是等于……”

花了两三分钟,那导游才计算出答案,可那位犹太人,听到月薪25000元后立即就说出“那么每小时35美金”。待工厂的一位负责人说出答案,他早已从女工人数与生产能力及原料等,算出生产每部电晶体收音机,自己能赚多少钱。

犹太人因为心算快,所以他们经常能做出迅速的判断,这使他们在谈判中镇定自若,步步紧逼,直至大获全胜;在商场上游刃有余、坦然从容。

对于犹太人来说,精于计算,是为了锱铢必究。他们不像大多数东方人一样,羞于“斤斤计较”。他们认为,该攫取的利润绝不应放手。他们既要计较得清,又能迅速地计算出结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是犹太人的聪明之处,也是他们善于做生意的诀窍之一。

使犹太商人得以精明并越来越精明,有诸多原因,其中有一个极为重要且独具犹太特性的因素,是犹太人包括犹太商人对精明本身的心态。

世界各国各民族中都不乏精明之人,这是毫无疑义的。虽则相互比较起来自然还有个程度的不同,但对精明本身的态度却大不一样。中国人不可谓不精明,能精明到发明“大智若愚”的程度,可以说精明已臻于极境,然而,正是从“大智”需要“若愚”可以反窥出在中国人的心态中,精明是一种适宜于在阴暗角落中生存的物种,中国人的典故中多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训诫,共同反映出“精明”在中国文化心态中多多少少有点像个丑角。而犹太人则不同,犹太人不但极为欣赏和器重推崇精明,而且是堂堂正正的欣赏、器重、推崇,就像他们对钱的心态一样。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精明似乎也是一种自在之物,精明可以以“为精明而精明”的形式存在。这当然不是说,精明可以精明得没有实效,而是指除了实效之外,其他的价值尺度一般难以用来衡量精明,精明不需要低头垂首地在宗教或道德法庭上受审或听训斥。下面这则笑话可以说最为生动而集中地展现了犹太人的这种心态。

美国和苏联两国成功地进行了载人火箭飞行之后,德国、法国和以色列也联合拟订了月球旅行计划。火箭与太空舱都制造就绪,接下来就是挑选太空飞行员了。

工作人员先问德国应征人员,在什么待遇下才肯参加太空飞行。

“给我3000美元,我就干。”德国男子说:“1000美元留着自己用,1000美元给我妻子,还有1000美元用作购房基金。”

接下来又问法国应征者,他说:

“给我4000美元。1000美元归我自己,1000美元给我妻子,1000美元归还购房的贷款,还有1000美元给我的情人。”

以色列的应征者则说:

“5000美元我才干。1000美元给你,1000美元归我,其余的3000美元雇德国人开太空船!”

由这则笑话透露出来的犹太人的精明,用不到我们多说了,犹太人不须从事实务(开太空船)而只须摆弄数字,而且是金融数字就可以享有与高风险工作从事者同样的待遇,这正是犹太商人经营风格中最显著的特色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这不是其他民族对犹太人出格的精明的一种刻薄讽刺,而是犹太人自己发明的笑话。这里就大有文章了。

平心而论,犹太人这里并没有盘剥德国人,德国人仍然可以得到他开价的3000美元,至于是从有关委员会那里拿到的还是从犹太人那里拿到的,这在钱上面并反映不出来。至于犹太人自己的开价,既然允许他们自报,他报得高一些也无可非议,怎么安排纯属他个人的自由,就像法国人公然把妻子与情人经济上一视同仁一样。所以,在这则笑话中,犹太飞行员的精明又没有越出“合法”的界限。

而且说实话,仅就结果而言,任何一国的飞行员要处于这种“白拿1000美元”的位置上,都会感到满意的。但无论在笑话中还是现实生活中。他们都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甚至连想也不会想到,因为这种“过于直露的精明”在潜意识层次就被否定了:他们会为自己的精明而感到羞愧!

但从这则笑话本身来看,我们丝毫感觉不到犹太人有为自己精明得“过分”而羞愧的意思,只有一种得意,一种因为自己动出了如此精明甚至精明得无法实现的念头而“洋洋自得”的心情。至于是否“过于直露”这种考虑,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精明盘算,更不能影响他们对精明本身的欣赏。他们把精明完全看作一件堂堂正正,甚至值得大肆炫耀的东西!可以说,对精明自身的发展、发达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种坦荡的态度更为关键、更为紧要了。犹太商人可以说就是在为自己卓有成效的精明开怀大笑声中,变得越来越精明的!

犹太民族的笑话大多都是精明的笑话,而现实生活中的犹太商人更多的是精明之人,而且还是同样对精明持这种坦荡无邪态度的精明之人。

旧上海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犹太富商哈同,他是来上海的犹太人中唯一由赤贫而至豪富的人,他的精明在上海也是妇孺皆知,几乎成了一种传说,还被看作犹太商人的典型。

哈同全名为雪拉斯·阿隆·哈同,又名欧司·爱·哈同,1851年出生于巴格达,1872年只身出走香港谋生,于次年来到上海,其时衣衫褴褛囊中空空。他通过熟人介绍进入老沙逊洋行供职,先做守门人员,后当跑街(外勤),很快转任烟土仓库管理员和收租员。由于工作勤勉、头脑灵活,于1879年被提拔为大班协力兼管房地产部。1901年,他独立开办了哈同洋行,专门从事房地产,事业兴旺,最后于1931年去世。

哈同做生意时的精明以及他对精明的心态,从他计算地租房租上就可以看出来。

哈同出租一般住房和小块土地的租期都较短,通常3至5年。租期短,既便于在需要时可及时收回,又可以在每次续约时增加租金金额。在哈同的地皮上,哪怕摆个小摊子,也得交租。有个皮匠在哈同所有的弄堂口摆了个皮匠担,每月也要付地租5元。哈同每次向他收地租时,总是很和蔼地对他说:“发财、发财。”但钱是一个不少的。

哈同计算收租的时间单位也与众不同。当时上海一般房地产业主按阳历月份收租,而哈同却以阴历月份订约计租。大家知道,阳历月份一般为30或31天,而阴历月份为29或30天,所以阴历每3年有1个闰月,5年再闰1个月,19年有7个闰月。所以,按阴历收租每3年可以多收1个月的租金,每5年可多收2个月的租金,而每19年可多收7个月的租金。

还有,哈同发达之后,曾花了70万两银元建造了当时上海滩上最大的私家花园,名之为“爱俪园”。为了便于管理园内职工,哈同对职工的职责和等级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让帐房间制作相应的徽章。但即使这样一个表明工作职责的徽章也要职工自己掏钱购买。每个徽章的制作成本仅为5个铜板,“零售价”却为4毛!

哈同的这种精明可说是已到了精明的极境,连每个月为29天还是30天都要算计一番。但反过来看,这样的精明固然需要一定的算计能力,但毕竟又用不了多少聪明,真正需要的恐怕还是一种心态,一种对于精明本身的心态。随便什么地方,不但要想方设法地精明,而且一旦有了精明的点子,便理直气壮地付诸实施,而不顾别人会怎样想。可以说,当时的同行会采用哈同收小租的办法而没有广泛采纳他按阴历计租的办法,既是一个不如哈同精明的表现,更是一个不具备哈同对精明的坦荡态度的表现:当其他民族的商人为了自己是否会显得过于精明而犹豫不决甚或将精明的点子搁置一边时,他们同犹太商人的距离就拉开了,他们在同犹太商人的交易中处下风的必然处境也就决定了。

感悟:

做生意一定要精明,不精明的商人是做不出大生意。但精明不能精明露骨,一精明露骨别人对你敬而远之,那生意也做不大。

35.以柔克刚,和为贵

永远都保持微笑。

——智慧箴言

与犹太商人打交道,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呈现一副笑脸,不管生意是否做成,甚至为合约而发生不同意见,他们总会以笑脸说出其否定的态度。有时对方发脾气,双方不欢而散,犹太人还是会给对方说声再见。要是第二天他再遇上你,他仿佛没有过不高兴那回事,仍以微笑脸孔问候你“早上好”。

犹太人这种强忍和气的态度,也许与该民族长期流散异乡和受尽迫害有关。暂且不探索这种关系,但凭这种和气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之间却是一种有效的溶合剂,很容易把对方吸引住。在商务活动中,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促销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是群体动物,人与人的关系是否和睦相处,对副业影响很大。企业家制造出来的商品或服务,因得人喜爱乐用而赚钱发财:政治家开展政治工作,因得人而昌;歌唱家演唱得到观众赞赏,因得乐队的伴奏和观众的捧场接受……,一切离不开人。犹太人领会这一道理,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成为他们成功事业和发财致富的一种技巧。

犹太人认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每天都在做着推销的工作。这种推销是指推销自己的创意、计划、精力、服务、智慧和时间,如能妥善地把握“推销自己”,定可以出人头地,获取奋斗目标的实现。相反,那些人生事业失败者,十有八九是本人不善于“推销自己”,而不是本身能力问题。

所谓善于“推销自己”,是指与人相处和谐的能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内心都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的愿望。不管是欧洲人、美洲人、亚洲人、大洋洲或非洲人,只要是人类,都有这种愿望。犹太人根据这种共同规律,在一切生活中,包括做生意的一切过程中,注意关切其周围的各种人,让他们看得出其关心着自己,容纳自己,从这个梯阶开始,通向成功的目标。

犹太人这种处世原则是有其根据的,人类都有其基本愿望,概括地说,有保持自尊、独立的愿望。如要达到自己事业的成功或发财致富,就要尊重这些基本愿望。

犹太人总结过别人的经验:有人有一个很好的创意建议,他得意洋洋地向上司提出来,结果受到上司的冷淡反应;有人向同事直截了当地作过有益的规劝,结果对方反觉不悦。为什么会好事好心得不到好的结果呢?因为有自尊、独立愿望在支配着那上司和同事,你直截了当地对他讲,他会认为你有比别人高明的想法,他(她)会感觉自尊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