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2193800000009

第9章 经商秘诀(9)

约瑟夫并不是一个只知道赚钱的机器,而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和蔼老人。他70岁的时候忽然迷上了搜集艺术品。他又拿出当年执著于股票的劲头,到图书馆收集资料,派出几路人马千方百计获取更多方面的信息。不久以后,他就成为一个鉴赏艺术的行家能手。他认为全人类都有责任更好地保护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为此,他收藏了3000座雕塑、6000幅名画,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艺术基金会,用于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他为艺术事业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他说只要他的心脏还在跳动,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就不会停止。

把读书当成享受的普利策。犹太人约瑟夫·普利策是美国著名的报业家和新闻学者。早年他靠白手起家,先后购买了《西方邮报》《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他们成为当时美国首屈一指的大报。他还捐资兴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举世闻名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以他的基金并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最高新闻奖,驰名世界。

作为媒体大亨,约瑟夫·普利策的消费方式有着犹太人的特点,讲究经商享受两不误,他的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世界各地的旅行中度过的。他的晚年虽然双目失明,但仍然勤奋好学。

在普利策后半生的旅行中,他总是乘坐豪华、舒适的船只和游艇,带着秘书和随行人员,穿越世界各大洋,到世界各地去漫游。他喜欢清新的空气和浩瀚无垠的海洋,他已习惯了在狂风巨浪中接受颠簸,习惯了在水天相搏中体味人生……他已经对大海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为了能够长期与大海结伴,普利策专门为自己建造了一艘豪华的大游艇。这艘大游艇成了他后半生的一个重要居所。

普利策拥有木量的财富,因此,他能过得比一般人更舒适些。从清早到深夜,从起居饮食到其他事物,都有众多仆人和六七个秘书轮流为他服务。秘书们陪他散步、兜风、听音乐会,为他口述、记录、传达命令,而且只要一有空闲,他就让秘书们轮流给他用英语、法语、德语读小说,读报纸,读剧本。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逐渐成为“读书”冠军。据普利策自己的不完全统计,21年中,他的秘书每年平均要给他读100本左右的书。因此,他对秘书的需求也是惊人的。他不断更换秘书,不断寻找新人和朋友以驱散黑暗中的孤寂。

勤俭节约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一贯作法。犹太人洛克菲勒家族的创业者老洛克菲勒于19世纪70年代成为石油大王。他对美国石油工业的垄断达85年之久。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能在美国保持自己家族的地位近一个世纪之久,正在于老洛克菲勒有一群成功延续和扩展家族事业的子孙。老洛克菲勒的孙子约翰·戴维·洛克菲勒是一位银行家,他的消费方式是从小培养成的。

1915年,戴维·洛克菲勒出生在声名显赫的洛克菲勒家族,他的父亲是小约翰·洛克菲勒。在他出生以前,他们家已经有一个大姐姐和四个哥哥降临到这个富有的家庭,戴维·洛克菲勒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当戴维还是三四岁的幼童时,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参战后,国内物资供应异常紧张。母亲参加了红十字会组织的支前活动,为前方做绷带。戴维和他的几个哥哥在母亲的影响下也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

尽管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但是战争也使戴维·洛克菲勒体验到了当时生活的艰辛。他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厨房里并排放着6只玻璃杯子,在最边上的那个杯子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戴维·洛克菲勒”。这个杯子里装的便是他一周的定量配给糖。当时处于战时经济时期,食糖供应采用配给制。有一次,戴维的杯子在星期五的时候就空空如也了。他找到母亲,撒娇地说:“妈妈,我杯子里的糖没有了,我还能再要一点吗?”

戴维的母亲慈祥而又严肃地说:“对不起,孩子,现在每个人每周用的糖都是受到限制的。你既然用完了本周的糖,那只好等到下星期再给你发了。记住了,那杯子里面的糖是你一周的食用量,以后可别再提前用完这个限量。不过,你喝茶和咖啡的时候,可以从你的哥哥姐姐们那儿借一点。”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戴维·洛克菲勒获得了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的权利。父亲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经常安排特定的活动对孩子们进行训练。孩子们在每周有一个固定的任务,那就是每周三为父亲准备一顿晚餐。往往他们在星期一的时候就开始筹备策划。他们要亲自去市场买菜,到超级市场或百货店里买调味品和佐料,然后自己决定主食和副食。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再按部就班地烧烤烹炸。父母在开饭的时候准点驱车赶来,他们一进门便会看见6个子女站在餐桌边等候他们的大驾光临。用餐完毕,父母便驱车离开,剩下的收拾残局的任务也同样属于这6个孩子。戴维因为年龄小,所以他的任务也就局限于辅助性和准备性的事务。他常常被分派去干打杂、递递盘子、倒倒垃圾之类的事,偶尔被分派去干削土豆皮、切菜之类的事情,但是戴维却总是细心观察学习。

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是首富,但是他们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挥金如土。

戴维的祖父老洛克菲勒在他年轻时候就开始记录个人的收支账目,每一分钱都要在这个账目上写出用途和使用时间,每一笔开支必须有正当而可靠的理由。老约翰在临死时将他的传统交给了儿子小约翰·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继承了父亲的光荣传统,又把它像接力棒一样传了下去。

在戴维的记忆里清楚地记着一件难忘的往事,在他7岁的时候,小约翰·洛克菲勒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间里,意味深长地说;“戴维,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每周获得30美分的零用钱,我想听听你打算如何处置这30美分。”

戴维高兴地回答:“爸爸,我想您会同意我花10美分去买我最喜爱的巧克力。另外,我要和哥哥们一样拥有一个储钱罐,我每周节省10美分放进去。剩下的10美分我做机动处置,如果到星期六还没有花出去的话,我可以考虑在做礼拜之前捐给教堂。”

“对你的处理我十分满意,可爱的孩子。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拿到每周零花钱时,附带一个小本子。你必须在本子上记下每笔钱的用途。”

“爸爸,有这个必要吗?”戴维·洛克菲勒不解地问道,“您说过这是我的零花钱,我有权自由处理的啊!”

“当然是有必要的,这是你祖父创立的传统。洛克菲勒家庭的每个孩子都要这样做的。你在每天花了钱之后,晚上在睡觉之前,记下花钱的原因、数目,并给这笔开销的必要性作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这里面有一点我想有必要提醒你一下,所有的记录必须要真实,你知道诚实是最宝贵的。”

“爸爸,我记住了。”

“对了,我每周在发给零花钱之前,都要检查你的花钱记录本。如果你的记录令我满意的话,你会得到一点小小的奖赏,那就是在30美分之外再加上5美分;要是记得模糊不清的话,相应地要将30美分扣为25美分。”

戴维少年时所受的“账目训练”对他以后的理财生涯受益匪浅。戴维通过对每笔账目的记录,逐渐明白哪些钱是该花的,哪些钱是不该花的。

这种方法也使他从小养成了节约、勤俭的良好习惯,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计算能力。

小约翰·洛克菲勒仍然保持着老洛克菲勒教育孩子的特有方式,对最小的孩子戴维也从不特殊对待。他对戴维金钱意识的培养并不限于一个小小的记账本,还有别的办法。他给戴维的零花钱一般来说并不是能足以维持他在各个方面的开销的。戴维往往感到手头比较拮据。要想得到更多的钱,指望父亲增加每周零花钱的配额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只能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通过干些家务活去挣来一点点收入。

戴维的劳动是按照劳动成果的数量来计算报酬的。根据当时父亲的规定,在家里打死100只苍蝇可以得到10美分;捉住一只耗子可以得到5美分;拔草每小时5美分;背柴草每小时10美分……每当戴维感到经济紧张的时候,总是通过自己半天或一个晌午的劳动来获得一项开销所必须的数目。

让孩子们通过家务劳动来挣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一贯传统。对此,小约翰·洛克菲勒和他的父亲老洛克菲勒有同样的看法。在他们看来,虽然孩子们出生在富有的家庭之中,但是绝不能因此而随便挥霍,那样会使孩子们养成不良的习惯。他希望孩子们在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的同时,还能意识到金钱是劳动的成果,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相应的金钱报酬,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他当然也知道,包括戴维在内的孩子们并不是非常自觉自愿地去干那些家务的,甚至有时他们对那些事情感到厌恶。他们只是屈从于经济上的需要才去十分卖力地做家务活的。他十分固执地相信,自己在这方面的培养有助于孩子们养成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做人堪称典范的上海巨亨哈同。犹太人哈同是旧中国上海滩的犹太商人,来自印度孟买,曾经寄身于沙逊洋行的门下并为沙逊洋行经营烟土和房地产,在自立门户以后以经营房地产为主,同时也兼营烟士,经过多年的奋斗而成为远东的第一巨商。

哈同曾与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交往甚密。在社会活动方面,他兴办教育、发展慈善事业、资助和组织学术文化活动,对于旧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曾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个人生活方面,他勤俭节约、洁身自好、不近嫖赌、不吸食大烟,成为上海滩商界的人格典范。

1902年,哈同夫妇结识了曾留学日本、擅长诗画的僧人黄宗仰——乌国山僧。在爱妻的努力下,1903年至1904年,他们请山僧帮忙设计策划,在静安寺一带自己的地皮上,建造了一座占地50亩的别墅花园。花园正式命名为爱俪园,以表哈同对夫人——俪穗·哈同夫人之爱意。3年之后,在罗迦陵的竭力坚持下,他们又把附近的土地圈进一百几十亩。这次扩建后,哈同花园占地两百多亩,成为旧中国最大、最漂亮的私人花园别墅。花园内楼台亭阁、池湖水榭、曲径小屋、茂林修竹、奇花异草、小桥流水、珍禽异鸟一应俱全。园内还造了一座占地两三亩的佛寺,由乌国山僧率10余个僧尼住持。1910年,花园又进一步扩建。扩建后花园中常住的人有700多,其中半数为佣、仆、差和杂工。哈同花园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观园”,其奢华程度已经超过了清朝王公贵族的官邸,清末权倾朝野的李鸿章在上海的丁香园也只有40多亩。1931年,上海滩黑社会老大黄金荣在上海南郊修建的黄家花园,是上海华人中最大的私家花园,也才占地60多亩。1904年初,哈同夫妇正式入住哈同公馆——爱俪园,在这里,哈同夫妇共同指挥着上海滩最大的房地产王朝。

在哈同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后,一直保持着勤俭持家的老习惯,从不讲究奢侈豪华,经常是深居简出。他本人的居室和寝食也都非常简单。几片面包、一杯牛奶就是一顿早餐。午餐若在家吃,也不过二菜一汤。办公环境也非常将就,寒冬腊月,办公室里既不升火,也不安暖气。在生活方面,他也有自己的清规戒律。虽然从事鸦片生意,但却从不抽一口大烟;虽然腰缠万贯,但他的身影从来没有在上海滩赌场出现过。此外,哈同还遵守犹太民族的家庭婚姻观念,终生没有纳妾娶小,也从不沾花惹草,或调戏、勾引家中的侍女。这在多妻制合法的旧中国,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此外,哈同夫妇还热心于教育和慈善事业。他们一生膝下没有一个子女,但却前后收养过40多个孤儿,共中有20多个被立为义子义女。1938年,哈同洋行将国货大楼收回后,改为“慈淑大楼”,专门用于兴办慈善事业,对于各种募捐活动哈同都是慷慨解囊。1902年,哈同夫妇通过黄宗仰的联系,兴办了附属于革命团体爱国学社的爱国女学,由罗迦陵任董事长,一直维持到解放初。爱国女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女学堂之一,解放后改名为爱国中学,成为上海的名牌中学。

感悟:

名人说出的话未必都是金子,但他们的人生经历却可以给我们无声的启迪。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哇哇说了半天道理还没有一两个典型事例来得实在,更能催人奋进。

21.重信守约,不断成功的商业意识

不重视合约的人是一个无道德的伪君子。

——智慧箴言

犹太商人重信守约的作风成了世界商业活动的典范,各国商人与犹太人作交易时,对对方的履约有着最大的信心,而对自己的履行也有最严的要求,哪怕在别的地方有不守合约的习惯。犹太商人的这一素质可谓对整个商业世界影响深远,真正是“无论怎样评价也不过分”。

日本东京有个自称“东京银座犹太人”的商人叫藤田田,在一本推销自己的书《犹太人生意经》中多次告诫没有守约习惯的同胞,不要对犹太人失信或毁约,否则,将永远失去与犹太人做生意的机会。

下面讲一个古代的事例来说明实际经营中犹太人信守合约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有一个犹太老板和雇工订立了契约,规定雇工为老板工作,每一周发一次工资,但工资不是现金,而是工人从附近的一家商店里购买与工资等价的物品,然后由商店老板结清帐目领取现款。

过了一周,工人气呼呼地跑到老板跟前说:“商店老板说,不给现款就不能拿东西。所以,还是请你付给我们现款吧。”

过一会儿,商店老板又跑来结帐了,说:“贵处工人已经取走了东西,请付钱吧。”

老板一听,给弄糊涂了,反复进行调查,但双方各执一辞,又谁也不能证明对方说谎而毫无凭证。结果,只好由老板花了两份开销。因为唯有他同时向双方作了许诺,而商店老板和该雇员并没有雇佣关系。

犹太商人首先意识到的是守约本身这一义务,而不是守某项合约的义务。他们普遍重信守约,相互间做生意时经常连合同也不需要,口头的允诺已有足够的约束力,因为他们认为有“神听得见”。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出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给他们带来的积极效果。

现代商业世界极为讲究信誉。信誉就是市场,就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所以,以信誉招徕顾客也成为许多企业共同使用的招数,但在商业世界中,第一个奉行最高商业信誉“不满意可以退贷”的大型企业,是美国犹太商人朱利叶·斯罗森沃尔德的“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这项规定是该公司在本世纪初推出的,在当时被称为“闻所未闻”。确实,这已经大大超出一般合约所能规定的义务范围——甚至把允许对方“毁约”都列为己方的无条件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