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善交际让你左右逢源
2194100000005

第5章 左右逢缘的N个条件(4)

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内部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在卡耐基成功人际交往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内容)的基础上,即人际交往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心理学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其实有时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多看别人的长处

作为一名现代社会中的人,应把握住选友的原则,广交朋友。广交朋友是公关意识强的人所必需的,也是社会中人的处世哲学。广交朋友也不是一味的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每个人的社交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广交朋友首先要以自己的社交能力为基础,超过这种能力,交友就成了一种负担;其次,要把握住大的原则,这样,才不至于滥交朋友。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的人正直,但可能见识不多,有人可能见多识广,但缺少一颗宽容之心……在结交朋友时,不应过分计较剥方身上的缺点,不应计较对方的身份、辈数、阅历是否比自己低和少,而是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和专长,做到取长补短。《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说:“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吕氏春秋·用众》中说:“物固莫不有长,莫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世界上的许多友情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特长之上的,如两人都擅长写作,可建立“笔友”,都爱好下棋,可称为“棋友”,都爱好“踢球”,可称为“球友”……这样的友情的建立,须是共同参与,对于没有什么特长的人,可能就少了这样的朋友。

识人之长是广交朋友的前提,如果因为对方有一点缺点就否定了这个人,而不与其交朋友,那肯定你的朋友很少。

巴金说过:“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光彩。”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独学而无力,则孤陋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这说明互相学习的重要性。人们的许多知识是通过向他人学习而得来的。

丙吉是汉宣帝时的丞相,是一位名相,他交友时不计较人有没有过错,以诚交友。他的车夫是一位酒鬼,经常喝酒犯错误,丙吉并没有因为他喝酒有一点错误而不要他。这个车夫是边疆地区的人,对边防情况很熟悉。有一次,车夫外出,遇见了一位传递紧急公文的驿骑,得到匈奴入侵云中、代郡的情报,车夫想,这个情况很重要。他立即回丞相府,报告丙吉。并向丙吉丞相建议:“边疆卜的几个郡,恐怕不久就要打仗了。一旦战争爆发,郡里的高级官员有的老了,有的正在生病,不能指挥作战,您是丞相,应该把事情了解清楚,并且要做适当的调整。”丙吉采纳了车夫的建议,找来有关官员把边疆几个郡的情况及主要官员都一一了解清楚,并相应做了部署计划。果然,有一天,皇帝召集文武大臣上殿议事,问起边境的情况,其他官员因事起仓促,一个个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回答。皇帝很生气,一个个指责一番。当问到丙吉时,丙吉不忙不慌,说得一清二楚,皇帝见他了如指掌,对他称赞了一番。事后,丙吉对人说:“别看我是丞相,如果不把车夫当作朋友看待,哪里能得到皇上的称赞呢?”

这段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丙吉得到皇上的称赞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边境的安全。假如丙吉不把车夫当作朋友,车夫肯定不向丙吉建议,也不会出现后来的局面。车夫有缺点,但也有长处,关键是吸收其长处,还是因其有缺点而一棍子打死,两种情况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可谓三教九流皆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讲求正义,嫉恶如仇,侠胆相照,正是这个共同的特点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而成为生死之交。

美国第25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爱好打猎。一次,他与一个牧场工人出外打猎。罗斯福看见前面有一群野鸭,便要举枪射击。但那个工人却看见树丛中躲着一头狮子,忙举手示意罗斯福不要开枪。但罗斯福也不想放过近在咫尺的野鸭,举枪便射。听到枪声,狮子跳了起来,跑进了树丛。那个工人见此情景,非常生气,大声斥责罗斯福:“傻瓜,我举手示意,就是要你不要动,你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吗?”这时,作为总统的罗斯福并没有因为受到斥责而生气,也没有失去理智而处罚那个工人。他连忙向那个工人检讨,责备自己贻误了猎杀一头大狮子的绝好机会。

罗斯福总统这样做的原因是,他十分清楚牧场工人在打猎上确实比他这个总统高明,牧场工人的指责没有错,自己在打猎上应多向这个工人学习。作为总统,罗斯福完全可以把这个牧场工人训斥一顿,甚至可以处罚他,但这样做,罗斯福总统会失去一个朋友,也失去了自己的声誉。

人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毫无缺陷的完人。我们在结交朋友时,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缺点,广交朋友。从品德高尚的人那里学到品德情操;从知识渊博者那里学到知识;从正直忠厚的人那里学到做人的道理……“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些话几乎每一个人都明白,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结交到如意的朋友。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只有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才能享受着永恒的欢乐。现实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有乐趣也有痛苦,就像歌里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对于男人,生活有时会更复杂。社会给男人设置的必修课是“出成就”或“出效益”。但无论是“成就”还是“效益”都不那么好“出”。于是,常常看见许多男人疲惫不堪,几。乎不择手段地去寻找机会,好像男人本来是无地位可言的,只有拼命去“赢”,方能有立足之地。

在情感方面,男人似乎一辈子都在练一种“收敛”的功夫:有泪不能流,就连古语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有苦不能诉,否则会被人指责“软弱”。曾有人说,是社会的角色规定性和生物角色规定性在“合谋”折腾着男人,所以男人的平均寿命大大低于女人。

可是,无论男人们有多少“难”,有多少“苦”,生活还是要继续,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努力适应环境,调整自己的情绪,才是男人们应该做和必须做的。

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中,情绪压力的“杀伤力”最大。情绪压力常导致疾病产生,甚至突然死亡。心理学家和医学家,收集了大量这方面的例子。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压力是避免不了的,情绪和态度却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学会调控情绪压力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介绍两种消除情绪压力的方法。

第一种训练方法:

1.当你感到有情绪压力时,邀几个亲朋好友去聚餐一次,或去观赏一部电影。

2.寻找最近自己在生活中处理成功的一件小事,给自己奖励,买一件礼物送给自己。

3.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找出排除它的方法。

4.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开怀倾谈一次。

5.将情绪压力演变的结果,在心里预想一下达到这一结果的全过程,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6.如果是欲望或动机过高,每周要有一天用完全不同的兴趣点(例如,打高尔夫球、画画、下棋、种花)来调节。

7.自我的能力和精力不要极端地消耗,有时要懂得保存体力,否则只不过是背负一个“苦干家”的名声。

8.要懂得创造性的休息方法,休息的种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要单调。

第二种训练方法:

1.将家庭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等方面遭到压力的原因用一张小纸条写出,然后对每个压力想出三个不同的点子来对付它,可以与友人和信赖的人商量。

2.写“压力自传”。把自己所遭遇的压力,用日记、自传体的方式记录下来,自己保存,供以后参考。

3.对自己要求不要过高,记住一首赞美诗中的七个字:“只要一步就够好”。

4.不要将所有重担和责任背负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要信赖他人,做到责任分担,学会同他人合作。

5.勇于决断。错误的决断比不决断或犹豫不决要好。决断错误可以修正,不决断或犹豫不决会导致压力的产生,有损身心健康。

6.不要为小事垂头丧气,不拘泥于琐碎之事。对琐碎之事过分担心,往往会被压力压垮。要有全局着眼、大处着手的气魄。

7.要防止过于孤独,设法结识一些新朋友,认识一些新鲜事物,以保持精神的平衡。

8.有时候要自我吹嘘、自我陶醉、自我赞美一番,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才能振奋精神。

9.要有充分的睡眠时间,损失的睡眠时间要补足。

10.不过分拘泥于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意义。经验的失效要比“简单的成功”获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