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2198300000001

第1章 “韧”字箴言:在挫折中磨练自己(1)

李嘉诚出生在书香世家,但他童年却是不幸的:父亲在其14岁时去世了,他只能退学打工挣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母亲抚养弟妹。正是年少的苦难磨练出他坚强的意志,为他以后在商场上如鱼得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场如战场。创业后,李嘉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充分发挥“韧”劲,遇危难不倒,遇强手竞争不弱,在商战中屡战屡胜。

1.苦难的年代,立志存高远

在中国,人们历来重视家传,很多家庭都有“耕读传家”的训条。家庭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举足轻重。因为家庭不仅给你生命,而且还给你做人的准则。

李嘉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教和家传熏陶。据李氏族谱载,明末清初,一世祖李明山,为避战乱,举家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家史再往前溯,李氏家族的祖先在中原。从一世祖李明山定居潮州,传至李嘉诚这一辈,正好第10世。

广东潮汕地区的韩江之水碧波荡漾,原来这就是李氏家族的祖屋。1928年7月29日(农历6月13日),李嘉诚就出生于这座古宅里。

李氏家族乃书香世家,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官八贡之一。在李家门前还有一座3米高的碑台,上插贡旗,以记其事。李氏家族,世代教学治学,闻名乡里,深得四野乡村人崇敬。

李嘉诚的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也是饱学之士,无奈未能求得功名,只好在村中做一个教书先生。20世纪初,懦弱无能的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人民痛苦不堪。同时,西方的先进文明成果也逐渐渗透进来。饱读四书五经的李晓帆梦想教育救国,他毅然送儿子李云章、李云梯东渡扶桑留学,一个学商科,一个念师范,他们学成回国后,分别在潮州、汕头从事教育工作。

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排行老三,他秉承家训,走的也是治学执教之路。李云经从小聪颖好学,1912年(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1917年毕业时成绩名列全校第十名。无奈家境贫寒,无缘继续求学,中学毕业后,他便受莲阳懋德学校之聘,开始了执教生涯。

李云经学识渊博,教学有方,深得上司的赏识及当地群众的好评,在乡邻四野颇受尊重。1935年春,他被聘请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李嘉诚来到人世时,世界已不太平。尽管此时北伐已取得辉煌的胜利,而中国依旧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世界经济经历长久繁荣后,接踵而来的是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

潮州偏安一隅,受时局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使得李云经得以在教书之余携长子嘉诚,流连于青山绿水间,享受安祥宁静的自然生活,生活清苦,却也乐得逍遥自在。李云经心底也不时泛起忧国忧民之心,他对儿子的最大期望,就是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和家乡。

李嘉诚不负乃父厚望,他聪颖好学。3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等。咏诗诵文,是李嘉诚童稚时代的最佳娱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李嘉诚正是在这些童蒙读物中,最早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深厚的家学培养了李嘉诚许多优秀品德。不可否认,这些优秀品德对他后来的发展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如何,有时的确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李嘉诚的父亲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热衷于教育事业,视教育为强国利民之本。

李嘉诚也深受父亲的熏陶,一言一行皆按父亲要求的去做,更重要的是他酷爱读书很有上进心,深得李云经的喜爱。

那时候,李嘉诚的童年梦想是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博学多识的教师。

李嘉诚5岁那年在父亲的引导下,祭拜孔圣人,进了潮州北门街观海寺小学念书。学堂是观海寺的庙堂,诵经声与读书声此起彼伏。此时,新文化运动已经历10多年的风风雨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正在经受工业革命的洗礼。而这里学堂的读书声与寺庙的诵经声一样亘古不变,“之乎者也”构成授课的主要内容,时光恍然凝固。

课堂的墙壁上,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李嘉诚对先生教授的诗文,自幼在家里早已烂熟于胸,他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早已不满足于老师讲授的那些东西。他对陌生的诗文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千古流传的爱国诗篇,他虽然似懂非懂,竟也能沉醉其中。

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间珍藏图书的藏书阁。每日放学回家,李嘉诚便泡在藏书阁,孜孜不倦地阅读诗文。他涉猎甚广,《诗经》、《论语》、《离骚》、唐诗、宋词、元曲……他尤其喜欢文天祥、陆游、岳飞、辛弃疾等人的诗词,渐渐地,他也能体味出其间的豪情与忧愤。

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美梦,他对那些精忠报国之士尤其敬佩不已。

年少的李嘉诚,将父亲奉为自己的楷模。他梦想着自己能够拥有父亲那样广博的学识,也像父亲那样受人尊敬。因而,他读书非常刻苦自觉,经常在书房里点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不睡觉。

待父亲回家来,他便缠着父亲给他讲解不懂的诗文,历史背景、人文故事等。李嘉诚读书的悟性与勤勉,深得父亲的嘉许。1934年,李云经受聘担任宏安小学校长不久,李嘉诚便转入宏安小学就读,从此父子俩有机会天天相聚。

父亲时常向他讲起日本侵占东三省的暴行。随着父亲娓娓的话语和忧郁的神色,李嘉诚仿佛看到忧国忧民的屈原,仰天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壮怀激烈的岳飞,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杜甫,在寒冷的秋夜,对着自家的破茅屋,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嘉诚似懂非懂,但有一个理念却分外清晰: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为民。

时局动荡,生活清贫,未能建功立业的李云经,眼见儿子如此懂事聪颖,便把厚望寄托于儿子身上。李嘉诚优异的学业,是郁郁不得志的父亲最大的慰藉。

少年时代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为李嘉诚后来的发展与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后来虽然没有遵循儿时的志向,走求学治学之路,但小时候所受国学家传的熏陶,却培育了李嘉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大志向。在以后的岁月中,李嘉诚虽历经坷坎,饱尝贫穷之苦,但他自强不息,不甘沉沦,可以说完全得益于他早年立下的志向。在人的一生中,坚定的志向是最重要的,这等于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方向,走哪算哪,很难到达理想境界。而且,立志宜高远,这样,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自尊自爱:即使身处贫贱也不会自轻自贱,而力求改善不利处境,以获得受人承认的成就和受人尊重的地位。如此有意识地、持之不懈的努力,怎么会没有作为呢?

2.寄人篱下,接受生活的挑战

如果一个人一帆风顺的话,很可能会碌碌无为,相反,如果一个人遭遇苦难,往往会激发出他的斗志,然后选择勇往直前。

李嘉诚年少时痛离失所,寄人篱下,生活的苦难磨砺了他的思想,更磨练出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中日战争全面开始,日军迅速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

1939年6月,潮汕沦陷,日寇横行,宁静而美丽的潮州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县教育科宣布所有学校停课。李云经失业,教育救国的愿望遭到沉重打击。

太阳旗在潮洲城头四处飘扬,四散逃难的人络绎不绝。

素有爱国之心的李云经经常与城里的知识分子相聚在一起,密谋抗日大计,其间也有不少青年志士前往抗战前线或加入了敌后游击队。

李云经上有老母,下有妻子儿女,终于未能迈出这一步。他常常在心中自责,感到万分愧疚。

1940年初,李云经携妻带子逃到澄海县隆都松坑乡,寄住在姨亲家。不久,又辗转逃靠在后沟小学任教的胞弟李奕家。兄弟见面,抱头痛哭。李云经痛心的说:“我逃荒失业,一家人生活无着落,加上染疟疾,没医没药,祸不单行,苦不堪言。”

这一年,李嘉诚的祖母因受惊吓贫病而离开了人世。李嘉诚的伯父们都在他乡执教,潮汕沦陷,日寇横行,他们没有能赶回来奔丧。只有李云经、李奕两兄弟全力草草为母亲办了葬礼。

李云经失业一年后,仍未找到教职。他不会体力劳动,也不会做生意,除了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外,毫无办法。胞弟李奕薪水微薄,李云经不忍心长期受其接济,不禁心焦如焚。李云经与妻子庄碧琴商议多日,决定前往香港投靠妻弟庄静庵。庄静庵是香港的富商。此时,内地战火纷飞,兵荒马乱,香港却是太平盛世,一派祥和,成为战时内地人所向往的避难所。

李奕赞同胞兄的计划,临行的前一天,兄弟俩带家小到山岗祭奠老母。当晚,兄弟俩伴着昏黄的油灯小酌。谈到目前时局的艰难和未来前途的不测,兄弟俩长吁短叹,怆然涕下。

小小年纪的李嘉诚,虽然常从书中读到有关国破家亡的描述,但没想到此种凄惨景象这么快就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

美好的童年生活彻底结束了。他默默地看着父母愁苦哀伤的面容,心中充满了困惑与茫然。

这一刻,永远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1940年冬天,李嘉诚和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娟,随父母踏上艰难的旅程。

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目的地香港。

李云经的妻弟庄静庵,幼年在潮州乡间读私塾,小学毕业后,像众多的潮州人一样离家外出闯荡。1935年,27岁的庄静庵来香港涉足钟表业,从最简单的布质、皮质表带做起,步步做大。他的产品质优价廉,深受代理商和消费者欢迎。后来开始兼营钟表贸易,购入瑞士钟表,再销往东南亚各国。

李嘉诚一家到来时,庄静庵已被潮人视为成功人士。他腾出房间让李氏一家住下,设家宴为他们洗尘。席间,他仔细询问了家乡的近况,然后为姐夫介绍了香港现状,劝李云经不要着急,先安心休息,逛逛港街,再慢慢找工作。

庄静庵未提起让姐夫李云经上他的公司做职员,这是李云经夫妇始料不及的。这也许是庄静庵在商言商,绝不把公司人事与亲戚关系搅和在一起的缘故吧。

李云经长期生活在传统伦理氛围中,虽然明白这是有头脑的商家通常的做法,但在感情上却不容易接受。庄碧琴想去质问弟弟,但被李云经制止。他不想给妻弟添太多的麻烦,来香港投靠妻弟,已是万不得已。而且,他毕竟是读书人,有着传统儒士惯有的清高,不愿轻易“为五斗米折腰”。

庄静庵并不满足于眼下的业绩,他要不断地扩大经营规模,资金分外紧张,家庭生活仅属小康。姐姐一家的到来无疑会成为庄家的负担。

他在事业上更是异常忙碌,没日没夜,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初时,他还经常来看望姐夫一家人,问寒问暖。后来,他来的次数愈来愈少,有时,几天都不见他的人影。

庄静庵对自己家人也是如此,他没时间也没有闲情逸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所谓“商人重利轻别离”乃时势必然,并非本性如此。是商场竞争冲淡了家庭气氛及人际关系。李嘉诚稍大时,庄静庵深有感触道:“香港市场,竞争激烈,不敢松懈懒怠半分,若不如此,即便是万贯家财,也会输得一贫如洗。”庄静庵如果讲情,对李家照顾得无微不至的话,日后李嘉诚必然产生依赖思想,从而缺乏奋斗精神,因为人是一种好逸恶劳的动物,在很多情况下,奋斗是因为环境所迫,只有很少情况下是因对事业真心热爱所致。所以,从结果来看,庄静庵的“冷漠”,反倒成全了李嘉诚的一生。

讲人情并非坏事,但人情也有副作用,用得地方不当,不但对受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滥施人情肯定是一种缺点,就像医生滥开补药一样,不值得提倡。

好在除庄静庵这门至亲,李云经夫妇在香港还有不少亲友同乡。他们也曾来看望李家一两次,此后便杏无音信。潮人在异国他乡,以团结互助而着称,但这主要是在商场合作上。纯粹的人情方面的“帮衬”是有限的,潮籍富翁,无一不是靠自己的勤俭毅力搏命搏出来的。

李嘉诚回首往事,如是描绘他少年时的心态:

“小时候,我的家境虽不富裕,但生活基本上是安定的。我的先父、伯父、叔叔的文化程度很高,都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随先父来到香港,举目看到的都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感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因此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很多感想,就这样,童年时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天真都完全消失了。”

其实,少年李嘉诚,尊敬并崇拜舅父庄静庵。舅父不像他的先父和叔伯,总是引经据典地大谈伦理道德,舅父是个实用主义者,是个不爱清谈的搏命猛人。

舅父白手起家的创业经历,也给李嘉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觉得这种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极有挑战性,值得学习。于是坚定了李嘉诚日后创业的志向和决心。

3.适应环境,坚定信念,学做港人

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成大事者必备的能力。处在新环境中无所适从的人是难有作为,因为时势多变迁,计划不如变化快,只有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征服新的世界。在人生中,只有善于适应环境并能营造新环境的人,才是真正的伟人。

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是个很坚强的人,不愿仰赖他人生活,因此,他跟庄静庵谈了想出去找工作的打算。

庄静庵极表赞成说:“香港时时处处都有发财机会,就怕人懒眼花,错过机会。潮州人最能吃苦,做生意个个都不错。我认识好些目不识丁的从潮州乡下来的种田佬,几年后,都发达了起来。”

李云经第二天就出去找工作,然而却四处碰壁。他心中不禁泛起一股失落感。在家乡,他是受人尊敬的小学校长,他的渊博学识,使那么多的财主富商黯然失色。

来到香港这个商业社会后,一切都颠倒了过来,拜金主义盛行,钱财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这里再也没有人向李云经请教古书上的问题,更没有人夸奖儿子李嘉诚吟诵诗文的出众禀赋。不惑之年的李云经,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李云经虽与香港的商业文化格格不入,但在环境的逼迫下,他也不得不努力使自己与环境融合。

李云经终于找到了工作,是在一家潮商开的公司做小职员。其时,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香港商会号召商人市民募捐,用以购置飞机武器支援中国军队。李云经捐出了积攒多日的数枚港币,而那些富商们,捐出的却是数千上万港元。见此情景,喊了半辈子教育救国的李云经,对友人感叹道:“实业亦可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