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220800000020

第20章 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

第十九章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

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

地理汇编神话总集

关于《山海经》作者与成书时代,众说纷纭。旧说出自唐虞之际,为夏禹、伯益所作。今人

多以其为春秋战国间之作。

然而东汉刘秀《上山海经表》中,主张该书出于唐虞之际,系禹、益所作。以后《尔雅》、

《论衡》、《吴越春秋》皆从其说。

然而,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已发现:《山海经》编书

稀绝,书策落次,难以辑缀,后人又加以假合,与原意相差甚远。北齐《颜氏家训·书证篇

》又据《山海经》文中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等秦汉以后的地名,认为绝非是禹、益所

作。《隋书·经籍志》亦云断不作于三代以上。此后随着考古学与弁伪学的发展,禹、益之

说日趋被否定。

当代学者较一致认为《山海经》是由几个部分汇集而成,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但具体看

法又不同,有学者认为《山海经》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以《山经》成书年代最早,为战国

时作;《海经》为西汉所作;《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为东汉至魏晋所作。有的学者从

《山海经》中《山经》与《禹贡》作比较研究,结论是《山经》所载山川于周秦河汉间最详

最合,故作者当是这一地区的人。至于时代当在《禹贡》之后,战国后期。

《山海经》一书共十八卷,写作年代跨越大约6~8个世纪。通行本约31000字。从《南山

经》至《中山经》五篇,合称《五藏山经》,简称《山经》共21000字,占全书的2/3。而

《海经》则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各四篇,共4200字。《大荒经》以下五篇,共十

三篇,共53000字。二者合而总称《山海经》。古时《山海经》有图有说,陶渊明就有“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之句,后古图皆佚,现存图画为后人另作。现存最早注本是晋人

郭璞的《山海经注》(《四部丛刊》本)。另清人郝懿行采前人注释之长,撰《山海经笺疏》

十八卷,别为《订讹》一卷(《四部备要》本)。今人袁珂亦作有《山海经校注》。

《山海经》记载的山川比早些时代《禹贡》丰富,其记载山岳共15000字,其篇幅之长,相

当《禹贡》导山部分的14倍。《禹贡》所记山岳仅4列,而《山经》则发展成26列。《山经

》以山为纲,分中、南、西、北、东五个山系,分叙时把有关地理知识附加上去。全文以方

向与道里互为经纬,有条不紊。在叙述每列山岳时还记述山的位置、高度、走向、陡峭程度

、形状、谷穴及其面积大小,并注意两山之间的相互关连。有的还涉及植被覆盖密度、雨雪

情况等,显然已具备了山脉的初步概念,堪称我国最早的山岳地理书。在叙述河流时,必言

其发源与流向,还注意到河流的支流或流进支流的水系,包括某些水流的伏流和潜流的情况

以及盐池、湖泊、井泉的记载。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

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

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

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南山经》西

达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山海经》记载众多的原始地理知识,有如南方岩溶洞穴,北方河水季节性变化,不同气候

带的地理景观与动植物分布的特点。

《山海经》在物质资源分布的篇幅中,对于矿产的记载尤其详细,提及矿物产地300余处,

有用矿物达七八十种,并把它们分成金、玉、石、土四类。希腊学者乔菲司蒂斯在公元前37

1~前286年所著《石头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文献,但它记载的矿物仅16种,把

这些矿物分成金、石、土三类。而与其同时代或稍晚的《山海经》所记的矿物种类是它的5

倍,分类更细。《山海经》还注意到矿物的共生现象,并据其硬度、颜色、光泽、透明度、

构造、敲击声、医药性等识别矿物的方法,及详细记述动植物形态、性能和医疗功效,因此

《山海经》在矿物学分类上有突出贡献。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李约瑟说:“《山

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古人是怎样认识矿物和药物之类物质

的知识。”

《精卫填海》为我国著名神话传说之一。讲述的是古炎帝的幼女名女娃,游于东海被溺死,

化为精卫之鸟,常常口衔西山木石,发誓要填平大海。

如此壮举,非极强毅力而不能的,其至死尚且不屈的精神,更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文中亦充分体现了远古之人征服自然的愿望。

而《精卫填海》之于文道,亦有佳妙之处。其想象丰富,内容新奇,颇具浪漫主义色彩。此

文又布局巧妙,结构缜密,先叙精卫之声形,再叙女娃之事迹,以倒叙之笔为文,曲婉有致

,层次井然。

纵观全篇,其志可嘉,其文可赏,如此亦不难解“精卫填海”之事千载相传,遍流民间的原

因了。

陶渊明曾作《读山海经诗》一十三首,在关于夸父逐日的一首中写道:“夸父诞宏志,乃与

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此诗可视为历代评论“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中肯之辞。

夸父之事所现之勇敢、力量、气魄和造福世人的精神,可谓此篇神话大义之所在。

闳诞迂夸语怪之祖

评说《山海经》的性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东汉班固

则列入术数类,而刘秀歆则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晋郭璞很推崇《山海经

》,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至明代,胡应麟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祖”,

始将该书列入“语怪”之书,清《四库全书》也把此书列入小说类。近代鲁迅也认为此书是

巫觋、方士之书。然而大多数论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五藏山

经》是其中地理价值最高的。

历史上对《山海经》的地学价值的认识经历着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东汉时,著名的治水专

家王景,从治卞入手治河,临行,明帝赠送给他的参考书中就有《山海经》。北魏郦道元作

《水经注》时,引用《山海经》达80余处。至近代,顾颉刚作《五藏山经试探》,发表了许

多极为精辟的见解,使人们重新认识《山海经》的科学价值。其后,谭其骧又作《“山经”

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利用《山海经》中丰富的河道资料,将《北山经》中注入河水下游的

支流一条一条梳理,并加以排比,考证出一条最古的黄河故道。此文的发表,进一步确立了

《山海经》尤其是《五藏山经》在地理学上的科学地位。

《山海经》在地理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作者以《中山经》所在地区为世界的中心,四周

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构成大陆,大陆被海包围着,四海之

外又有陆地和国家,再外还有荒远之地,这就是世界。《山海经》的结尾指出:“天地之东

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来看似乎是天真可笑的,但在2000

多年前《山海经》的作者已认为世界不是不可知的,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是有极限的,是

可以测量出的,这在研究地理学史上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总之《山海经》为研究我国上古历史、地理、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其所记之事,自古

就以“闳诞迂夸,多奇怪俶傥之言”,而不被后代学者所理解

,所以对这部书的性质说法甚

多。

如此虽众说纷纭,却也反映出此书之广博。而无论

如何评判,有两点仍历来被公认:其一是地理,其二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