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华严经》说说道:“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因果之道,丝毫不爽,不独善恶报应,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即宇宙间万象森罗,皆不外此。“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要想收获欢乐之果,现在就开始播种欢乐之因。
第七十四节做一件事情,先想想最坏的后果
佛家箴言
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圣严法师
智慧解读
圣严法师认为,无常是生命的变量,无法加以控制,只有做好心理准备才能在心理上有较好的适应,接受任何的打击。
修行法门
佛家告诫众生要懂得随缘自在地生活,但也以因果之说劝诫众生行善助人,种下欢乐圆满的因,以便日后收获欢乐圆满的果。正如佛经中所说的:“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做一件事情前,先想一想它会造成的后果,要想好的后果,更要想想坏的后果,才能全心全力地行善做事,少生恶业,少种恶果。这与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的“忧患意识”不谋而合。
《孟子?告子下》中曾说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说,人们在比较困苦的环境中因为容易催发奋斗的力量,反而能更好地生存,而在相对安乐的环境中,因为没有生存的压力,就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反而会为自己带来危难。这是国人“忧患意识”初见于笔端,后世文人志士更是多发此番慷慨陈词,其中以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最为精辟。人们如果时刻都有忧患意识,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想想最坏的后果,自然能够做好全面的准备,在完成事情过程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那么便能品味到成功的欢悦,如果安于享受,不懂得做好“最坏的打算”,而是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去生活,那么就可能招致失败的烦恼和苦痛。
“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圣严法师此番劝诫深深叩击着人们灵魂的深处,发出清凉的回响。圣严法师在《身心安顿的力量》中写道:
日前,我到花莲县万荣乡的见晴村慰问桃芝台风灾民,这个村庄受到桃芝台风重创,全村遭到土石流覆盖,但是全村没有一个人伤亡,为什么?因为过去见晴村早已遭遇几次较不严重的风灾,因此对桃芝已有准备。当村长发现当晚情势不对时,立即命令全村撤离,因此,才能将伤亡降到最低。外界赴见晴村慰问,看到村民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因为他们保全了生命。
如果见晴村的村长不去预想最坏的后果,遭受桃枝台风重创之后的见晴村就会是另外一番伤亡惨重的景象,哪里还能在台风后迅速重振家园?
也许你会说,这是见晴村村民的运气好,注定让他们逃过一劫。佛家不是常说“随缘”吗?不就是告诉人们“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吗?圣人老子不是也提倡人们“无为”吗?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既然如此,何妨一切都随缘,何必去管明天是好是坏,何必去管做一件事情的后果是好是坏呢?这样的想法是悲观“随缘”、消极的“无为”,必定让人堕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之中。
人们常说:“人有祸兮旦福,月有阴晴圆缺”。生活注定是有苦有乐,但如若你能听从圣严法师的教诲:“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你就能让生活的痛苦少一些,欢乐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