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求变就是求赢
2211400000024

第24章 因人而变,塑造八面玲珑的你(3)

要不背黑锅就是不要冒险,不马虎,不要自以为是事事有根有据,白纸黑字,即使错了也有充分的理由解释。事实上,一件事的对错,错的大小,应否追究,以及应该如何处罚,往往都是上司个人决定。大事化小或小题大作,都在主管上司的一念之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体现出你平常的公关努力程序了。人缘好,特别是与上司的关系不错,就会较少获罪。

8.自尊又尊人,把握好交际的尺度

为了摆脱暂时困境,要获得别人帮助难免要求人,求人就难免低三下四,委曲求全,但想想未来,衡量重与轻,不必在意于此。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讲人人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这是没有疑问的。然而,社会是现实的,残酷的,在具体的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各自的利益和目的不同,会使交际者之间出现暂时性的尊卑差别。求人帮助自然为“卑”,授人之助自然为“尊”。俗话说“求人矮三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如此,人们一般不到万不得已陷入绝境之时,是不愿求人的,“求人不如求己”、“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这也似乎反映出人类的某种个性,人们主观上不愿将自己放于一个卑下的境界。

在交际中,首先应该搞清谁是求方、谁是助方,这种求助关系搞清之后,尊卑差别也就搞清了;其次应该根据这种尊卑差别确定自己所应采取的具体的交际方法、手段,特别是作为求方的交际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卑的地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与自己的这种地位相吻合,否则,如果把尊卑关系误认为是平等关系,甚至于颠倒了尊卑关系,以卑为尊,就会做出失礼之举,那么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

在交际中,求方如何才能使自己处于卑位,而把尊位让给助方呢?

想求人帮助,就应该主动的坦诚的去见对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助方或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让助方到你这里来。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是一介布衣,而刘备是汉朝贵族后裔,这社会地位的尊卑是不言自明的。不过诸葛亮这时并不是刘备的属下,所以尽管尊卑差别很大,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刘备见诸葛亮的目的是想让他“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帮助自己成就鸿图大业,所以刘备是求方,诸葛亮是助方。刘备不以原来的尊卑差别为念,只讲求助关系上的尊卑差别,屈尊三顾茅庐,把尊的地位让给了诸葛亮,这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如果只讲原来的尊卑差别,不顾实际上的需要。像张飞所说那样:“使人唤来,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那么即使刘备将诸葛亮挷来,大智的卧龙先生未必能尽心辅佐汉业。

在别人帮助你完成后,你应该向别人表示致谢,如果有机会,你要主动给予别人帮助,以示报答。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是交往的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美德。应该牢牢记住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做到“受恩莫忘”。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这些神话传说就是对这种报恩精神的浪漫化写照。互相帮助,即是助人也是助已。每个人都有求助于人的时候。此时此事你求人,彼时彼事别人也会求你,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两者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不论是作为求方还是助方,都应该既自尊又尊人,在求助与助人的双向交流中把握好各自的尺度。

9.直言直语,伤人伤己

“人情练达即文章,处世圆通慎言语。”

自古以来,直言直语被当作一种美德颂扬着。直言直语的人,均以一个面孔对待别人,内心没有心机道道,不耍阴谋花招,不投机钻营,有什么话便说什么话,做事合则卖力,不合则横目而对,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人心难测,处事艰难,人们在烦扰之余,谁不想与这样一个毫无心机的人相处?

但是,在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里,谁又自己愿意做一个“愣头愣脑”的人物被别人当炮使?

可是直言直语,容易伤了他人,还会伤了自己。原因在于,这样的人由于太直,会给人造成尴尬的局面;由于太莽撞,会与人形成正面冲突和争斗;由于心道太直,容易被人利用;由于难藏话语,无益成事……

假设当某人的亲人不幸得了绝症时,他总想让他的亲人能够安下心来轻轻松松地接受和配合治疗,他能告诉病人得了不治之症?他能容忍别人对病人“直言直语”?不,他肯定不会,同时他还要求别人在病人面前替隐瞒,不想让“直言直语”给你病体衰弱的亲人再加以打击。

直言直语还会使善意变成“恶意”,友好变成敌对。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个直性子人,他的直言直语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差点使他的上司炒了他的“鱿鱼”。

公司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上司让员工评议其不足,提出意见,众多员工或不痛不痒、或轻描淡写地批评加颂扬了一番,唯有这位老兄在肯定上司的成绩之后,却又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不足。于是上司的笑容一下僵固在那儿,由此上司从此疏远了这个踏实能干而又忠于他的下属——我的这位直率的老兄。

其实,民主评议应该“直言直语”,畅所欲言,实事求是。朋友的目的也完全出于一片好心,“只有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才能不断提高”,何况又是上司自己让大家给他提意见,然而这位年轻不经世事的直肠朋友不明人世的复杂,一杆眼里冒烟,实在呛了上司的鼻孔。

“不要在公共场合下直言直语,指责别人的过错。”请你记住这句话。

“匹夫之怒,拔刀而起。”直言直语的人缺乏忍耐,稍有不是,便忍耐不住、怒气冲冲。结果,无事可能变成有事,小事可能酿成大祸。若不明是非,为野心家所利用,“仗义直言”很可能会造成仇者快、亲者恨的恶果。

“三思而后行”,老祖宗们曾千叮咛,万嘱咐地劝诱,“直言直语,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那么,直肠子人又如何去克服“仗义执言”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严重后果呢?

首先,“张飞穿针,要粗中有细。”遇着紧要事,不可莽撞行事,更不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要先想后果,三思而行否则不仅于事无补,反倒乱了自己方寸。所以力争忍让权衡,或找一经验丰富的知心朋友商量。

其次,若思量无策,而事又无甚大碍,则把它放到一边。采用目标转移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未尝不可。

欲尽下属或朋友之责,劝说上司或朋友的某种过错,当选择委婉曲折方法,最好是找个单独的时间和地点。古之忠谏而又令君主笑纳者首推邹忌,而伍子胥之竭忠尽胆,直言无忌,终不能成事,徒悬头颅于国门罢了,所以我们直性子人不得不注意慎重从事。

10.变屈为伸,变耻为勇

在你的势力还不足以战胜对方时,必须忍,能屈能伸,方为能人。

卧薪尝胆的故事,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刻苦发愤,忍耻吞辱,战胜困难,争取胜利。在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残酷社会中,每个人的情形时刻都有改变的可能,或由辉煌转向暗淡,或由高山峰巅跌入万丈深渊,这就要求你能在这强烈的反差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积累力量,再图东山再起。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但是因为勾践最后洗雪了耻辱以报国仇,更主要的是他那忍辱负重的精神成为我们克服暂时的困难,知耻后进的楷模。这就是一种求赢的策略,忍辱负重,曲线救国。

一般说来,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知耻、忍耻到雪耻,这个过程必然有一段历史距离。大多数受辱者,皆因当时的力量或者环境处于劣势,在与人或者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或由于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或由于天时地利,不如对方,致使自己被对方打败而遭受凌辱,但又不能立即雪耻,只能忍辱负重,将耻辱铭刻心头,经过养精蓄锐,日渐强大,时机成熟,再雪旧耻,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便是这个道理。

“知耻而后勇”,其实质是忍今日之耻,而求明日之伸,但若一味地忍耐就无意义可言了。正是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相信目前虽然处于不幸的环境中,但是终究会有峰回路转的一天,以此来不断地提醒和鼓励自己忍受眼前一时的痛苦,等候时来运转。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养精蓄锐,等待最佳时机。《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长久潜伏在林中的鸟,一旦展翅高飞,必然一飞冲天;迫不及待地绽开的花朵,必会早早凋谢。凡事焦躁无用,身处横逆之中,只有善屈善忍,储备精力,一鸣惊人的机会一定会来临。

能够忍耻,能够忍受痛苦而等待,都是不忘耻辱的结果。古人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以不知耻,不知道耻辱的耻辱,才是真正的耻辱。

对耻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知耻、忍耻、雪耻。知耻后,一时无法雪耻,只好暂时隐忍,一旦时机成熟,立即将耻辱洗雪干净,勾践就是其中的典型。但也有人受耻而不知耻,即所说的恬不知耻,也就是说,这种人能厚着脸皮不知耻并且也无信心、决心或勇气雪耻,则是可悲可叹。

三国蜀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十足的怡不知耻之徒。当时,魏国的镇西将军邓艾攻蜀,一路过关斩将,直取蜀都,蜀国君臣成了亡国奴。蜀君刘禅不但亲自乞降,还令蜀将姜维向魏将钟会投降(他这样做,并非像勾践那样屈一时之辱而后雪耻)。刘禅降魏后,魏主设宴招待刘禅,并且每天送给大量的金钱、美女和甜美的食品。魏主问刘禅:“先生是否愿归蜀地!”刘禅竟然答道:“生活在这儿很快乐,不想回去了。”乐不思蜀,可悲之极!

“为国而耻者,知耻而后进;为己而乐者,亡国不知耻”,后人这样评价勾践和刘禅。

有人说,在政治生涯中,应不问过程而求结果。同样,在屈伸之间,伸是最终目的,屈为伸而服务,只伸不屈,会输得头破血流;只屈不伸,无作用无意义可言,只是窝窝囊囊地活着。

11.巧妙地说出“不”字

做人难,做事难,拒绝别人更难,但为了保证自己,有时候必须来点“活”的。

社会向前迈进的轮子辗碎了无数正义和直率的骨骼,发展的结果,利用别人和自己,搭起了一张张人性交织密不透风的关系网,互相利用,互相“照顾”。于是面子将不足盖住了,缺点被人网淹埋了,面对着你不愿要的人、不要做的事,你瞻前顾后,左右权衡,竟难以说出一个“不”字。明明不适合于你,可碍于面子,难以拒绝,在别人的盛邀之下,只好勉强为之。

拒绝真的这样难吗?我们如何走出人情关系的误区,巧妙地说出“不”字呢?

朋友王磊承包经营着一家新技术开发公司。几年来,市场瞄得准,技术开发战略决策恰当,科技人员技术力量雄厚,经营管理科学,使得企业产值和利税大幅度上升,经济效益极好。因而引得许多人都想往这个公司钻。

一天,他以前的一个老上司打电话,向他推荐一个职员,问能否接收。碍于面子,他就让老上司带着求职者来面试。面试结果,发觉很不理想,进入公司吧,养了个庸才,而且会造成公司用人制度破坏,进入口子过大过松,影响公司长远发展;不接收吧,老上司以前待自己不错,碍于面子,不好拒绝。于是,王磊愁眉苦脸地来找我。

我问清情况后,提出了三点建议:

1.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和从宏观角度着想,应当拒绝。

2.要摆明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让老上司及求职者明白不接受的客观原因。

3.要顾全老上司的面子,免伤自尊和和气。

两天后,王磊高兴地打电话过来,事情办得很好。王磊首先请老上司和那个求职者参观了解了一下公司工作室各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接着向老上司汇报了公司的发展情况,今年的承包合同指标。“老上司,前几年,在您的指导下,公司发展很快,公司上下都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去年年初,我们按照您的指示修订和加强了人事管理制度和岗位用人制度,效果非常好,希望您能继续指导。对于您介绍的这个小伙子,其它条件还可以,可惜所学专业与我们不对口,公司研究没有通过,也是怕影响今年的承包指标的完成。如果有别的适合单位的话,可先告诉我,我再想办法让他去试试。老上司,您看这样好吗?”

的确王磊通过让他们了解公司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地说出事实,“开诚布公”地拒绝了,即使不拒绝,求职者也很可能会畏缩。王磊以老上司指导而定的制度,既即大大恭维了老上司,给了他很大面子,同时又以制度和合同指标给老上司指出了“两难”境地。此外,以本单位不适合,还有别的单位可能接收,留给对方一个后路。这种拒绝法真可谓洞察人性,巧妙布局。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要巧妙地拒绝应该做到:

1.让对方了解实际情况和难处,开诚布公地拒绝,使对方相信你的真诚。

2.要给对方留下面子,切不能伤人自尊。别人之所以来你这里求职,一方面是看好你公司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是认为公司的声誉颇高。拒绝对方而不留面子,不仅会破坏你们的关系,而且也会影响整体声誉,影响公司招纳贤才的形象。所以绝对不能以伤人自尊的方式拒绝对方。

3.此外,要在时间、地点上注意选择拒绝方式。一个原则是当拒绝时,要及早拒绝,坚决不拐弯抹角地拒绝,好让对方有所准备,避免招致对方的错觉和不必要的麻烦。

诚然,在关系下的拒绝,你总会有点不安,但是你不能不拒绝。那么巧妙地布置,把交际当舞台,安排好拒绝的主角和配角,就会让拒绝成为一门创造性的人际交往艺术,于是你达到了你的目的,也避免了关系的僵化。

巧妙的拒绝,是伴随你成功的一把小钥匙,不妨经常磨磨它,免得生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