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为人处世方与圆
2213800000010

第10章 学会处世原则,做事成功一半(1)

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为人处世中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1.真心对待别人

在繁荣都市的郊区,有一个美丽的果园,每到水果盛产的季节,果园中各式各样的水果高悬在树上,五颜六色地争奇斗艳。对住在附近的许多小孩有着难以抗拒的强烈吸引力。

小朋友们喜欢趁着果园主人不注意的时候,三五成群地结伴壮胆,偷偷溜进果园里摘树上的水果。

而果园主人总是躲在果园的角落,当小朋友们正在庆幸偷采水果的冒险行动成功之际,突然冒出身子来,大吼一声,吓得那些小朋友连忙抱着手中的战利品,转身拔腿就跑。

果园主人并不就此罢休,他也会跟着追上去,非得要把那些小朋友追过几条街,搞得自己上气不接下气的,才肯放弃这种追逐,缓步走回自己的果园。

果园主人的一位朋友见到这样的闹剧几乎天天上演,觉得看不过去,便劝他道:“唉!小朋友偷摘几个水果,对你应该不会造成什么损失,更何况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再这样跑下去,当心自己的身体承受不了,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是更划不来?我劝你还是不要再追他们了。”

果园主人听了之后,笑着对朋友道:“老兄,你是不是年纪真的大到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啦?还记得咱们孩提的时候不是也这样子到处去偷摘人家的水果来吃?同样,也被那些大人拼命追赶啊!你想一想,那些偷摘来的水果滋味怎么样。还记得吗?”

朋友想了想,回答道:“嗯,那些甜美的水果,真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回忆!”

果园主人点头道:“对!这正是我忙着追那些小朋友的原因。”

果园主人深深记着自己的儿时回忆,愿意用相同的追逐方式,让久居都市水泥丛林中的顽童也能够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并让他们在长大成人后,也能拥有同样的快乐回忆,这是同情心发挥到极致的美好展现,也是一种方圆做人的方式。

具备同情心,能够随时记得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了解对方心灵深处的真正感受,当面临任何困境时,都将协助我们轻松快乐的生活。

有一位名叫勃姆的农夫在辽阔的田地上种植玉米:他不断地研究改良玉米的新品种,希望能够减少病虫害,增加玉米的产量。最后,他所研发出来的新品种,终于获得美国农业界的最高荣誉——蓝带奖。

勃姆在颁奖典礼之后回到自己的乡里,马上将他得奖的玉米新品种分送给周围同样种植玉米的其他农人,让他们也能够分享更好的玉米种植成效。见到勃姆这种行为的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做这样的傻事。他们建议勃姆,可以将获奖的玉米新品种拿去申请专利,让所有想要拥有这些品种的农夫们必须付出相当的权利金来购这项专利,好让勃姆多年努力研究的辛苦结晶,为他带来一笔可观的财富。对于朋友们的建议,勃姆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分送优良新品种的做法。勃姆告诉他的朋友,植物是靠着蜜蜂、蝴蝶等昆虫的传粉来衍生下一代,如果紧邻他的农田那些其他玉米仍是原来产量不良的品种,经过昆虫的频繁传粉,几代之后,他的新品种将会被同化成低劣的玉米。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让附近几千公顷的玉米农田种植相同的新品种玉米,如此一来,整片农田生产的玉米品质便可维持在固定的水准之上。

勃姆可谓是深谙方圆做人之道。这种付出的智慧给予人们一个极大的思考空间。大家都知道人必须乐于付出并为他人提供服务,却往往不清楚这样的做法究竟真正的意义何在,而勃姆的故事让我们了解,真正善意的付出,到了最后,正面力量的回馈终究还是会回到自己的身上。这样的循环模式,有人将之称为宇宙间不变的补偿定律,在得与失之间,有着一定的平衡法则存在。当然,我们并不为了要获得预期中的回馈才来努力付出与服务,但若是能够协助他人,而在过程当中又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何尝不是利人利己的美好情境。

一位四处云游的隐士信步走在山路上,看见路旁草丛中发出闪烁不定的光芒。他走近一看,是一块鹅蛋大小的宝石。隐士看着有趣,顺手将宝石捡了起来,放在自己的行囊中,继续他的旅程。几天之后,隐士在森林中迎面遇上一个疲惫的旅人,隐士看那人风尘仆仆,脚步蹒跚,便好心地打开行囊,拿出一些干粮来分给他吃。

旅人眼睛余光一瞥,望见隐士行囊中的那颗宝石。在吃完干粮之后,他便开口要求隐士,是否能将那块宝石借给他看一看。

隐士毫不迟疑地从行囊中掏出宝石,微笑道:“不要说看一看,就是送给你也没问题啊!”

旅人大喜过望,连忙伸手接过宝石,道谢之后,便和隐士分道扬镳,继续赶路。旅人边走边想着,有了这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石,自己的下半辈子就再也不用发愁了,脸上不由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过了几个小时之后,隐士听到身后远处有人不停地叫唤,他停下脚步,原来是刚才的那个旅人。隐士摊了摊手,笑道:“如果你还要宝石,我可是没有了!”

旅人气喘吁吁地赶到隐士面前,将那块宝石还给了他,说道:“大师,我可不可以斗胆地再向您要求一些更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你愿意将这块价值非凡的宝石送给我?我想要的是你的那种力量,能不能送给我?”

故事中那位旅人茅塞顿开之后,匆匆赶回来向隐士请求的神秘力量——方圆处世之道,也正是宇宙间最大的一股力量;是很多宗教都在追寻的真谛,也是能够克服一切诱惑的最大动力。

奉献爱的力量无所不在,只是人们常常容易因此而忽略它的重要性。拥有真正爱的力量,任何人在我们的眼中看来都是具有优点的;任何事情在爱的领域来加以诠释,都是为了对我们有所助益而特别存在的。

因为有了爱,我们得以更清楚地确认自己存在的无限价值,使得生命的潜能能够全然地发挥;因为有爱,我们更懂得尊重每一个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不致妄想擅加操控或专制地统御。因为有爱,我们可以最终走向圆满做事的最终目的:通向圆满的人生。

2.持身以方,不为旁人的闲话动摇

剑桥郡的世界第一名女性打击乐独奏家伊芙琳,格兰妮说:“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一定不要让其他人的观点阻挡我成为一名音乐家的热情。”

她成长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农场,从8岁时她就开始学习钢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日俱增。但不幸的是,她的听力却在渐渐地下降,医生们断定是由于难以康复的神经损伤造成的,而且断定到12岁,她将彻底耳聋。可是,她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停止过。

她的目标是成为打击乐独奏家,虽然当时并没有这么一类音乐家。为了演奏,她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聆听”其他人演奏的音乐。她只穿着长袜演奏,这样她就能通过她的身体和想象感觉到每个音符的震动,她几乎用她所有的感官来感受着她的整个声音世界。

她决心成为一名音乐家,而不是一名聋的音乐家,于是她向伦敦着名的皇家音乐学院提出了申请。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聋学生提出过申请,所以一些老师反对接收她入学。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师,她顺利地入了学,并在毕业时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从那以后,她的目标就致力于成为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并且为打击乐独奏谱写和改编了很多乐章,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专为打击乐而谱写的乐谱。

至今,她作为独奏家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因为她很早就下了决心,不会仅仅由于医生诊断她完全变聋而放弃追求,因为医生的诊断并不意味着她的热情和信心不会有结果。她用自己不懈追求的圆满做事之道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奇迹!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妈请教对待别人不公正的批评有什么秘诀。她姨妈说:“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评的唯一方法就是只管做你心里认为对的事,因为你反正是会受到批评的。

自己认准的事情就应当将别人的议论置之脑后,用自己的方正之道勇往直前,通向圆满做事的路途。

“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追随你的心灵,它们将带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格伦·琼斯是琼斯闭路电视网有限公司的主管,早年当他提出要创立一所以闭路电视为主的空中大学时,“没有人评价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他笑着回忆,“银行家和投资人都这样看待,但我确信这是好主意,而后来的发展恰恰证明了我们的信念。”当然,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并非要与权威人士对抗。如果当上级否定你的计划或坚持要你按他的想法行事时,你就过分激动,这就显得你不成熟,而不是有胆有谋了。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批评家。”当你追求你的梦想并希望得到帮助的时候,这句话尤其显得正确,总有许多善意的人希望保护你,使你远离那些他们认为不现实的幻想。批评家们曾试图打消很多不可阻挡的人的积极性,批评家们说这些人不够资格;他们的想法是不会奏效的;他们的产品是不会有市场的;他们太矮了;太年轻了;太早了或是太迟了。对于你的梦想能否实现,真正有影响的观点是你自己的观点。其他人消极的想法只是反映了他们自身相对于事情的局限性,而不是你的局限性。

一位名叫奥齐的中年人,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人工流产、计划生育、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便感到十分沮丧。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每一个人所赞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向别人谈起他同岳父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法,而当他察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刚才是说,一个神志清醒的人如果要求结束其生命,那么倒可以采取这种做法。”奥齐在注意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自己赞成无痛致死法,然而却遭到强烈的训斥:“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难道不是对上帝的亵渎吗?”奥齐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马上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我刚才的意思只不过是说,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如果经正式确认绝症患者在法律上已经死亡,那才可以截断他的输氧管。”最后,奥齐的上司终于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他又一次摆脱了困境,

当他与哥哥谈起自己对无痛致死的看法时,哥哥马上表示同意,这使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他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就个人思维而言,奥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所存在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着奥齐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别人希望奥齐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这种失去自己的人,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也不少。有一个做秘书的,领导让他看一篇报告写得如何。他看过后来汇报,说:“我认为写得还不错。”领导摇了摇头。秘书赶快说:“不过,也有一些问题。”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问题也不算大。”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问题主要是写得不太好,表述不清楚。”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这些问题改改就会更好了。”领导还是摇头。秘书说:“我建议打回这个报告。”这时领导说了:“这新衬衣的领子真不舒服。”

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几乎就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除非你不做事,否则永远会有对你的批评。这是现实,是你为“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所以,找到自己的圆满做事之道,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这就是成功人士的不二法门。

3.大巧若拙,沉默是金

我们总认为坦率是一种美德,但是任何美德如果不分场合地乱用,也会成为缺点。在复杂的社会和人跟前,坦率有时不仅给别人带来难堪,也会让自己后悔。在很多场合,坦率、怒形于色、怒于言辞,不仅达不到你想要达到的效果,而且往往适得其反。对待别人应该运用方圆之道的“圆”,很多人在政治的漩涡中,经商的潮汐中以及各种人际关系中,因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而暴露了自己的意图,结果搞得很被动。善装糊涂,善于掩饰自己,不令他人觉得你变化莫测,从而集中心思和力量对付你,这便是“沉默是真金”的道理。

古人在谈及人生和历史的经验教训时,多次谈到这样一句话,即“君子慎言,祸从口出。”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不要对事妄加评说,有些事自己肚里明白就行,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实在没办法,几句玩笑,也就过去了。话说多了,往往会有失误,或者攻击了别人,会成为别人攻讦的口实。

因此,传世奇书《菜根谭》中道:“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无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谨慎行事。即使十句话你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立刻遭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赏,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自作聪明,喜形于色,溢于言表。这就是方圆做人的一种:大智若愚。

佛说“不落言论”,也有一种语言文字无法达意,容易被人误解的无奈。当初,释迦牟尼在莲花池上,面对诸位得道弟子,作拈花微笑,而只有一位尊者领悟了佛的意思,遂有禅宗的起源。这个故事总是令人感动不已。

人际关系是那样难以处理,有时你以好心规劝别人,不料会惹恼别人,轻则伤和气,重则引火烧身。

一些学术批评,以内行人看来,批评者和被批评者所谈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是大煞风景的事。很多不入流的批评者煞有介事地评说一些影响很大的作品在某个史实上有失误,这就把自己自愿降到不如被批评者的位置上,反惹人瞧不起。批评者往往吹毛求疵,达不到被批评者的高度和深度。但无论是原作者还是批评者,岂不违背了“君子慎言”的古训?世人是如此执迷不悟,如此为名利所引诱,实在是令人寒心的。

孔子观于后稷之庙,有三座金铸的人像,几次闭口不说话,就在它的背上铭刻了“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