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能吃到“葡萄”:从狐狸心态看人生
2213900000019

第19章

第十八老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前有猴子捞月,现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传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这只老狐狸采取的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是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

这只老狐狸采取的方法,是比价正统的成功学方法。它深知合作才能把事做好的道理,所以它成功了。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现在是一个合作的时代,靠单枪匹马是成不了大事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与他人之间,只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合谋共事,才能达到合作上的双赢。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少有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是一个心。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一帆风顺。

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各奔东西了。当他们各自行事的时候,都在自己的政务中屡屡失败。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深感惋惜,他哭着劝诫两人说:“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着水母的食物。这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恐怕你们还没有见过双方不能分开的另一典型例子,那就是西域的二头鸟。这种鸟有两个头共长在一个身子上,但是彼此争斗,互不相容。两个鸟头饥饿的时候互相啄咬,其中的一个睡着了,另一个就往它嘴里塞毒草。如果睡梦中的鸟头咽下了毒草,两个鸟头就会一起死去。它们谁也不能从分裂中得到好处。还有一个例子。北方有一种肩并肩长在一起的‘比肩人’。他们轮流着吃喝、交替着看东西,死一个则全死,同样是二者密不可分。现在你们两人与这种‘比肩人’非常相似。你们和‘比肩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比肩人’是通过形体,而你们是通过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你们独自处事时连连失败,为什么还不言归于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对视着会意地说:“要不是密须奋这番道理讲得好,我们还会单枪匹马受更多的挫折,这又是何苦呢!”于是,两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合作共事。

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有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不和别人合作,单凭自己的力量,很多事都无法做成,但合作的前提,是先要放下自己的贪欲,不要算计合伙人。

村里的一个财主暴病身亡,没有留下遗嘱,两个儿子为分财产各不相让,以至弄得争吵、相打,一直告到官府。

州官对财产做出了均分的判决,但两个儿子都不服气。

大儿子说:“土地虽然一人一半,但是他分得的土地比我的好。”小儿子说:“房屋虽然一人一半,但是他分得的房屋比我的好。”

州官说:“那么对调一下可好?”

两人仍争执不休,弄得州官也一筹莫展。这个州官久闻彦一(一位智者)的大名,便从乡下把彦一请来,向他讨教办法。

彦一向州官献上计谋。州官听了频频颔首,依计行事。

第二天,州官又将两兄弟找来,判决说:“现在,你们到屋子里去分别将自己对土地房产的要求写在纸上。谁先写好,就按谁的要求办。如果到时候写不出来,就将财产充公。”

州官的判决虽然过于武断,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没别的更好的办法,对两兄弟来说,他们都有着良好的机会,只要将要求尽快写出,就能如愿得到财产了。所以两人都同意了。

州官将两兄弟关在一间小屋子里,给了哥哥一支笔,给了弟弟一张纸,而将墨水放在桌子上,结果两兄弟都无法把自己对财产的要求写出来。哥哥向弟弟借纸,弟弟不肯;弟弟向哥哥借笔,哥哥也不肯。时间很快就过去,眼看天亮前再写不出,财产就要充公了。于是兄弟两人为了不使财产充公,而一反平时怒目相对的神态,平心静气地商议起来。他们对财产是熟悉的,通过不断的争执和平衡,不断的商量,两人合起来用哥哥的笔、弟弟的纸和桌上的墨水,共同写出了一份两人都能接受、比较合理的财产分配办法。

天亮之后,他们把两人合写的要求呈给州官,州官说:“既然你们通过协商得到了结果,就按你们的要求办吧!”

这一切都是在彦一的意料之中的,他巧妙地运用了州官的权威和充分相信两兄弟不愿将财产充公的心态,果然达到了目的。

从此,两兄弟接受了这次争夺家产的教训,反而亲密起来,互相帮助、互相提携,使家道更加兴旺了。

一根筷子轻轻地用力就会被折断,十根筷子就能牢牢抱成团,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很多时候,一些事单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只有与别人合作,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把事做得尽善尽美。

1903年,菲力·斯通成立了“燧石轮胎橡胶公司。”在那段惨淡经营的时间里,他遇到了第一个贵人。

那是一天晚上,菲力·斯通信步走进一家酒吧,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来这种地方。走进酒吧,菲力·斯通要了一杯威士忌。当他喝完酒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哄笑声。菲力·斯通连忙转身去看。只见一个把裤子当围巾披在肩上的青年人,东倒西歪地走了出去。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菲力·斯通问酒吧的老板。

“看他那个样子能干什么?”酒吧老板带着不屑的神情说,“还不是做苦工的,一天赚的钱都灌进肚子里去了。”

“他经常这个样子吗?”不知为什么,菲力·斯通觉得这个人不像个酒鬼。

“那可不,除了工作,其余的时间就是醉酒,这搞发明真是害死人!”酒吧老板感慨地说,话中带有几分讥笑。

“发明?他发明的是什么东西?”

“我不大清楚,”酒吧老板摇着头说,“听说是有关橡胶轮胎方面的东西。”

“他叫什么名字?”

“罗唐纳。”酒吧老板说,“不过,现在真名字没有人叫了,大家都叫他‘醉罗汉’。”

菲力·斯通道了声谢,匆匆走出酒吧,可是,已不见那个喝醉的青年人的影子。他感到有点失望,因为他急于想知道这个人在轮胎方面有什么新设计。

菲力·斯通只好再返回酒吧,向老板问明他工作的地方。第二天一大早,他按地址找去。

找到罗唐纳后,菲力·斯通把来意向他说明。

没有想到的是,罗唐纳的一句话就把他给噎住了:“你找错人啦,我没有发明什么。”

“那是酒吧老板告诉我的,怎么会没有?”

“没有就是没有,你少跟我罗嗦!”

罗唐纳说完,接着掉头就走了。

菲力·斯通吃了一个闭门羹。

“我未免也太傻了。”菲力·斯通对自己说,“对于一个酗酒之人,怎能寄以厚望呢?”

他决定不再理他,可心中又不甘心。

“既来之,则安之。”他想,“再等等吧!或许他真的有什么了不起的玩意。”

那天上午10点,菲力·斯通还在工厂外面的人行道上徘徊。中午12点,工人们都出来吃饭了,没有看见罗唐纳。下午5点,工人们都下班回家了,罗唐纳还是不见踪影。直到6点半,罗唐纳才从里面匆匆出来,而菲力·斯通此时已又累又饿,看见罗唐纳出来,竟没有力气上前找他,而罗唐纳则一改早上漠然的面孔,跑过来挽住他的胳膊。

最后,罗唐纳有感于菲力·斯通在工厂门外饿着肚子等了他一天的盛情,决意帮助他在亚克朗打天下。菲力·斯通用真诚赢得了第一个合作伙伴。

菲力·斯通在罗唐纳的协助下,制成一种储气量大且不易脱落的轮胎,可轮胎制成后,却又遇到了资金不足,销路也打不开的麻烦。

正在无计可施时,他听到一个好消息: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成功一种价格便宜的汽车,普通民众都能买得起。

在底特律当推销员时,菲力·斯通与亨利·福特就有过几面之缘,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听到这个消息后,菲力·斯通心头一动,这不正是个好机会吗?于是他带着几只刚做好的新轮胎,亲自到底特律去找亨利·福特。

“福特先生,听说您制造一种新车,我给您带来一种新轮胎。”菲力·斯通热情地说。

“你知道,我这种新车的特点就是便宜。”福特笑着说,“可能用不起好轮胎,只要坚固就行了。”

“我了解您的心意。”

菲力·斯通展开了他卓越的推销技巧。

“我敢保证,这种轮胎对您的新车一定很适合,而且,”他向前探着身子,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这也是我的新产品,其他人不要说用,就是连看都没有看过。”

福特一听,最后这两句话正合了他好奇喜新的胃口,“新东西?我先来看一看。”

福特一边看,菲力·斯通就在一旁解释。一会儿,福特就来了很大的兴致。“走,我们马上去进行试验。”他说。

做过各种试验之后,福特对这种新轮胎很满意,只是在价格上他嫌贵了一点。

“我这种新车,是想让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福特说,“如果为了轮胎而使价格升高,就与我的意愿相违背了。”

“那是当然。”菲力·斯通爽快地说,“我决定不赚一分钱,按成本供应给您,我—算过,只比以前的轮胎贵三美元,就整个一部汽车来说,加这点钱不会有多大影响吧?”

有碍于他俩良好的关系,福特当然不好意思说不肯,再说,出厂的新车配上这种新轮胎,在销售上一定能增加声势,于是就一口答应了。

菲力·斯通凭着良好的人缘,赢得了罗唐纳和福特两人的合作,最终取得了成功。

第十八只老狐狸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这是一个需要合作成功的年代。懂得与人合作,才能搞好人际关系,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