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半部论语治企业
221700000019

第19章

第三章第2节 “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孔子认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知道,第二种境界是喜好,第三种境界是乐在其中。

第一种境界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第二种境界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用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语来形容第三种境界就是陶醉,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

第三种境界是一种人生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投入工作,那么工作就是一道乐趣的源泉,工作效率也会大为提高。管理者要尽力使员工达到这种境界。

世上最幸福的人莫过于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的人了,因为这样的人,工作对他来说不是苦役,而是欢乐的源泉。在他心目中几乎没有“工作”这个概念,因为工作意味着要完成一些硬性规定的任务,可对他而言,时刻都在享受着创造的自由和快感,享受着审美的喜悦和激情,毫无刻板、约束和勉强之感,哪里会有“工作”的意识呢?

把爱好当工作的人之幸福还在于,如果他能取得成果的话,他可以享受成果;如果他不能取得成功的话,他可以享受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是对他最大的安慰,取得成果只是他另外的收获。管理者要设法了解员工的特长和爱好,更具特长和爱好进行分配岗位。因为人们在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领域里最容易取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很少感到疲倦。比如在一个假日里你到湖边去钓鱼,整整在湖边坐了10个小时,可你一点都不觉得累,为什么?因为钓鱼是你的兴趣所在,从钓鱼中你享受到了快乐。产生疲倦的主要原因,是对生活厌倦,是对某项工作特别厌烦。这种心理上的疲倦感往往比肉体上的体力消耗更让人难以支撑。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18名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9人,让一组的学生从事他们感兴趣的工作,另一组的学生从事他们不感兴趣的工作,没有多长时间,从事自己所不感兴趣的工作的那组学生就开始出现小动作,再一会就抱怨头痛、背痛,而另一组的学生正干得起劲呢!

以上经验告诉人们:人们疲倦往往不是工作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工作的乏味、焦虑和挫折所引起的,它消磨了人对工作的活力与干劲。

事实上,工作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寻找到乐趣,正如林肯所说的:“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但现实中的许多人不是到工作中去寻找乐趣,而是去等待乐趣,等待未来发生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事情。他们以为找到好工作以后,在下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中,就会快乐起来。

这种人往往是痛苦多于快乐。他们不理解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心理态度。这种态度是可以加以培养发展起来的。假如你是一个电话接线生或是一个小公司的会计,你因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处理客户的来话、统计报表……单调无味到了极点。

假如你想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有趣一点,你就可以把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记录下来,鞭策自己一天要比一天进步,第二天的工作要胜于前一天。一段时间后,你也许会发现你的工作不再单调、枯燥,而是很有趣。

因为你的心理上有了竞争,每天都怀有新的希望。难怪心理学家加贝尔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活动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

敬业是乐业的基础。一个人是否有作为不在于他做什么,而在于他是否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把所做的事做好。当敬业意识深植于我们脑海里,那么做起事来就会积极主动,并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时候乐到其中的境界就达到了。

江苏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胡友林,创业时身无分文。他靠卖掉了一只手表和一件军大衣凑起了55元钱,到山西做煤炭生意。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如今悦达集团已达到150多亿元的资产总额,成为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利税12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

有人问胡友林成功的秘密,他说,成功的关键就是竭尽全力把一切做得尽善尽美。即使做个贩煤的,也必须在这一行里做到最好。只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才能获得尽善尽美的效果,而这些正是敬业精神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职责和理想,生命就会变得没有意义,而没有意义的人生,是一种被浪费被虚度的人生,这是相当可惜的。所以,只有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快乐舞蹈?如果你是问已经成功的人们,他们会告诉你:“秘诀很简单,就是忘我地工作。人们能够在专注中忘却烦恼与哀愁,并且能够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当一个人集中精力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时,就会减轻其工作压力,做事就不会觉得令其生厌,也不再风风火火和毛躁。对工作的专注,还能激发一个人更热爱公司,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从工作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论语》中记载过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这种陶醉的感觉让孔子接连三个月吃饭感觉不到肉的滋味。这是何等的专注?!孔子还说过自己“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个人每天做事那么专注,还感到无限的乐趣,以至于都感觉不到自己快老了。

刘琳是个漂亮的女孩,而且勤奋、忠诚、热情、努力,有着远大的梦想。但是,她工作八年了,工资越挣越少,换了很多公司,都是干不了多久就被解雇了。上班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抱怨工作条件不好,客户信誉不好,行业不景气,老板不认真,自己多么倒霉……好友拜托的事别忘记了,晚上去赴宴穿什么衣服……她被自己折磨得又累又烦,什么都不能专心做好。她越来越不快乐了,每天都陷在忧郁、惊恐、不安的情绪中。

想一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并不是那种人品不好的人,但工作就是没有成效,因为他们的心不能踏踏实实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好高骛远,心思飘忽、烦躁、不安,又乱又忙。在上班的时候,脑子还在挂念今天有什么球赛,或者回味着昨天夜晚的狂欢,甚至考虑着怎样完成另外一份工作,就连最基本的“专注”都做不到,根本就没有什么爱岗敬业可言,也更不可能有“专与精”了,只能在混乱和无助中了结自己的职业生涯。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员工要想成为工作中的优秀者,做到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只有专注地面对自己的工作。聪明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必须全身心倾注于一件事上,才能达到目标;聪明的人也知道,专注工作能锻造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百折不回的意志及持续不断的恒心。达到目标之后,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运用更成熟的心态去获得更大的成功,实现成功的马太效应。这样才能在职场的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

我们应该树立快乐工作的信念。在工作中更要践行快乐工作这一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达到这种至高境界。如果你想对自己的终生幸福负责任,那么就要先做到敬业,只有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你才能发现工作的快乐,感受到工作的乐趣,进而就爱上自己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