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处世艺术
222100000036

第36章 主动迎合用计求人 (2)

第5章第3节主动迎合用计求人 (2)

三国鼎立之前,周瑜只是袁术手下一个小小的居巢长,相当于县令。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兵乱使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

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士兵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

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

向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而且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相

信自己的眼光,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于是哈哈大笑道:“此乃区区小

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

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见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

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成了朋友

。

后来周瑜当上了东吴二大将军,他牢记着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的人生也由此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取得了成功。

就人的本性而言,总是更愿意亲近那些在自己困难时帮忙解困的人。一个女孩曾经说:“我

有一位朋友,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出现。例如,我有急事要用车或上班快迟到时

需要用车,只要我打个电话他一定到,可以说每求必应。事情一过去,我们又各忙各的。至

今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给他寄一张贺卡,或打传呼给他拜个年。”

对身处困境的人不仅要同情,还应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

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也最易获得珍贵的友情。比如,一个农民做生意

赔了本,

他向几位朋友借钱,都遭回绝,后来他向一位平时交往不多的乡民伸出求援之手,在他说明

情况之后,对方毫不犹豫地借钱给他,使他渡过了难关。后来,他发达了,依然不忘那位乡

民当初的帮助,从内心感激他,因而常常给对方以特别的关照。

不过,给人送人情也要把握分寸和技巧。

第一,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所以你应该适度地控制,让他总是有点渴,以便对你产

生依赖感。一旦对你失去依赖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因此必须做到“细水长流”

。

第二,假使你是上级,手下有一些人,他们都希望能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你应该怎样赐予

他们人情呢?你要经常地给他们一点好处,但不可一下子满足他们全部的欲望,否则,对你

倾囊施与的恩惠,他反而并不感恩戴德了。

第三,对别人的恩情过重,会使人感到自卑乃至厌倦你,因为他一方面感到自己无法偿还这

份人情,二来觉得自己无能。

第四,对别人施以小恩小惠时,不要让对方以为你在故意讨好他们。这样一来,你施与的“

人情”也就不值钱了。

第五,对方不需要时,你送上的情会让对方感到多余,对方可能不领你的情。

第六,当对方知道你有较重较麻烦的事要托到他时,你遇事抱佛脚而施与人情也是不值钱的

,即使他把你所托之事办下来,下次有事再托时,你还要重新送上情分,就像人情买卖一

样。倘若你送的人情太小气,抵不住对方所要付出的代价,对方办不了此事,

也不会轻易领你这份情,甚至会一口回绝,这时,你又将颜面何在?

给足对方面子

送人情与还人情都涉及面子问题。有损于对方面子的人情只能是个负数,你不但得不到对

方的关爱,还会招来怨恨。面子是一种尊严,尊严是万万不可伤害的。人情和面子的关系非

常大,两者不可有半点疏离,不可有半点割舍。所以中国人把二者合而为一,叫做“情面”

。

情面是送人情和还人情的一种分寸,顾及人情更要顾及尊严,尊严比人情更重要,一旦伤了

尊严,人情也就不值钱了。

民国时期,某君去拜见当地一位首富,想跟这位首富借点钱。恰好那天首富家正在做喜事,

致很高,便爽快地答应借给某君两块大洋,末了还大方地说:“拿去开销吧,不用还了!”

某君接过钱,小心翼翼地包好,就匆匆往等着急用的家里赶。首富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冲他

的背影又喊了一遍:“不用还了!”

第二天大清早,首富起床后,发现自家院内的积雪已被人扫过,连屋瓦也扫得干干净净。后

来,他才得知这是某君做的。这使首富明白了:给别人一份施舍,就像是将别人看成乞丐。

于是他前去让某君写了一份借契,某君见他这样尊重,心情显得很激动。

某君用扫雪的行动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首富向他讨债极大地成全了他的尊严。在首富眼里

,世上皆乞丐,可在某君心中自己何曾是乞丐?把“施恩”变成“施舍”,一字之差,贵贱

立见,效果大相径庭。

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成全了别人的事就觉得自己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优越感,自觉高人一

等。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负面后果,那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

人情账户的收入,反倒因为这一因素,把这笔账抵消了。

古代有位大侠叫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

士出来调解,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个人同意和解。照常理,郭解

此时不负人托,完成了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但郭解却有着自己的谋算。

郭解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

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他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

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

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

帮我一次,在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的时候,本

地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还给他们,并告诉乡里人,这次调解是他们的功劳。

”

你给别人面子,别人也会给足你面子,有朝一日你求他办事,他自然要“给回面子”,即使

他感到为难或不太愿意。

常人为了保全自己的颜面,常常会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有句歌词非常流行:“若是某些记忆

使你痛苦,何不轻易地去遗忘它。”但是谈何容易!既然知道人人爱面子,那就必须尽量避

免在公众的场合使你的对手难堪,更不要做有损他人颜面的事情。

力学原理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处处留意给人

面子,你将会获得天大的面子。

帮助他人要注意三个度:首先,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其次,要做得

自自然然,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出你对他的关

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最后,帮忙时要高高兴兴,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

果你在帮忙的时候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那么假如对方

对你的帮助毫无反应,你一定大为生气,认为“我这样辛苦地帮你忙,你还不知感激,太不

识好歹了!”如此的态度和想法是万万不可有的。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给他的各种帮助,绝不会像打出去的子弹似的一去

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对于这种知恩图报的人,应该经常帮助他。

因此,与人处世不可以像生意场上做生意一样,一口一个“有事吗”、“你帮了我的忙,下

次我一定帮你”,因为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长时

间。要讲究自自然然,不故意“打埋伏”,以免被别人想“和他做朋友,如果没用处了,肯

定会被一脚踢开!”

反向激将:让别人被动出手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人的内心世界都天生有逆反心理。有时一句话反向说,

可以促成对方下举措,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倏然变化。人们生活在各种

复杂的矛盾关系体中,一个人如何考虑问题完全由自己的是非判断和情感好恶决定的。只要

你事先了解了对方的情感好恶和是非标准,只要你知道了对方处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哪一个

点上,你就可以根据社会平衡关系,或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恶,机动灵活地激发对方产生某

种情感倾向和心理倾向,然后促使他按照这种倾向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就是通常所说

的激将法。

反向激将重在人的心理战,让人在某种情绪冲动和鼓动之下做出毅然的举措。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戳别人的痛处,因为戳到对方痛处能激发对方办事的巨大力量。“激”,

确切地说,就是要从道义的角度去激对方,让对方感到不再是愿不愿意去干,而是必须去干

。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视人的品德修养,讲求道义、气节。对于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面旗竖在属于做人道德的领地上。激之

以道义,恰恰就是去触及对方的内心深处,让他认为求助者“求助”的实质是道义的行为。

对于中国人而言,义是一种促进力、凝聚力,它能让每一个具有基本道德的人主动

担负起某些责任与义务。

三国时期的刘备,凭着“礼”求来了军师诸葛亮的才能智慧,后来又凭着“义”求得了关羽

、张飞的忠肝义胆、生死相随,为他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208年,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逃至樊口,势单力孤,除与盘踞江东的孙权联手以

外没有他途。

诸葛亮自荐要求过江说服孙权,他便很好地应用了激将法。

诸葛亮是怎样打动孙权的呢?此时的孙权年仅26岁,年轻气盛,自尊心很强。

诸葛亮见到孙权就说:“如今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举兵,刘备在江南集结,目的都在与曹

操争夺天下。眼下曹军势如破竹,威震天下,空有英雄气概对他是无可奈何的。加上刘备之

军渐渐败退,将军您宜早做出应对,好生斟酌才对。如果贵国的军力能够与曹操对抗,就即

他断交;如果无力与其对抗,那干脆就迅速解除武装、俯首投降算了。可依我看来,将军似

乎在表面上要服从曹操,其实内心里很是犹豫不决。目前,形势已很急迫,没有多少时间让

您犹

豫了,希望马上定下主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权愣了一下,反问道:“照你说的形势如此严峻,那刘备怎么不赶快投靠曹操呢?”

诸葛亮回答说:“大王你看走眼了!齐国壮士田横您该知道,他在道义上不能投靠汉高祖,

宁可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刘备是汉室后裔,具有英雄资质,目前虽然困顿,仍有八方壮

士慕其英名,源源投奔而来。起兵抗曹,天之所命,至于事成与不成,只有靠天命决定。岂

可向曹军投降呢?”

孙权听后大叫一声:“我拥有吴国十万大军,承父兄之业,更岂可轻易言降?”

孙权虽然大叫不降,其实内心也很不踏实,于是又向诸葛亮问道:“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刘

之外再找不到能与曹操作战的军队,可刘备最近连吃败仗,不知是否有军力与其再战?”

诸葛亮早有准备,冷静地给孙权分析形势,打消了他的不安。诸葛亮说:“刘备确实吃了败

仗。但现在兵力不少于一万。而曹操之军虽众,但长途远征疲惫不堪。这一次为了追击我们

,曹军的骑兵一昼夜竟跑了三百里,这就像古人说的,‘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再者,

曹军北兵不惯水战,我方占有地利;荆州之民虽然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是时时准备反抗

。如果将军集精兵猛将与刘备之军配合,联手作战,一定会击败曹军。天时地利俱在,剩下

的只看将军您的决断了。”

还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位母亲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儿子。原来她的儿子要求母亲为自己买一条

牛仔裤,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要求。

儿子是聪明的,因为他已经有了一条牛仔裤,而母亲是不可能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的。于是儿

子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他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妈妈,你见没见过一个孩子,他只有

一条牛仔裤?”

孩子这种聪明的请求,使母亲也不好拒绝他了。事后,这位母亲谈到这事,说到了当时自己

的感受:“儿子的话让我觉得若不答应他的要求,简直有点对不起他,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

点,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

一句有效的激将话就说服了母亲,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他说这话时,惟一目的就是要打动

母亲,也许并没有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而在事实上,他的确是从母子道义上刺激母亲,

让母亲觉得儿子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从而不好拒绝。

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中还很多很多,也许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却顺

利地办成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