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224300000020

第20章 6思维创新:一个永恒的话题

第三章6思维创新:一个永恒的话题

微软希望能招到一些聪明的人。我们招的人不见得现在就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他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学会很多东西,能够超出职位的要求。负责招聘的部门经理在和应聘人谈话时会通过很多开放式的问答,来看他是不是够聪明,反应是不是够快。聪明人就是一个学习快手,有创新性,知道怎么去获得新的想法,并有能力提高的人。

谈到中国学生,微软亚洲研究院亚太高校及商务总经理陈宏刚博士分析说,国内人才有一些比较普遍的优点,比如有雄心壮志,面对困难时比较坚毅,理论基础,尤其是数学功底扎实,编程能力强,吃苦耐劳、讲纪律、讲服从等。

而缺点也不少,信手拈来几条:创新精神不足,做事缺乏主动,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弱,对很多事没有主见,而且有想法不直接说,对新知识了解不够,不善于与人交流,缺乏合作精神。

可见创新精神不足是中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致命弱点。培养创新思维、保持思考创新对中国学生来说,显得尤为紧迫,尤为重要。

如何保持思考创新,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是“死”是“活”,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救活”自己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这就要求及时注入“创新因子”。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投石问路者,或难或易,或明或暗,或悲或喜,仿佛不停地挣扎在一个个“陷阱”之中,因此用有效的创新点击人生火花,使之成为突击生存的梦想和手段。谁要抓住创新思想,谁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的习惯,谁就会平庸!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思考创新习惯的青年学生,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

生活需要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跟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截然不同:后者浑浑噩噩;前者有追求,有理想。

在众多信仰当中,思考创新是最独特的,也是最有效的。这种生活信仰,能帮助你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工作通常被认为是人生的起点。

一位资深教授在告诫青年学生时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拯救自己,始终陷入一种痛苦的挣扎中呢?就是因为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却无健康的大脑,没有认真思考的能力,完全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时机寻找一条有创意的道路。创新思考是你在百般无奈时、沉思默想时意外的发现,是一种细致的观察,是一种才智的爆发!”

生活中,思考创新更是不可缺少的。以求职为例,职业的多样性,给每个有求职创意的人提供了可能。假如怀有只有一种职业适合自己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它本来就缺少创意,仅仅是一种不愿努力改变自身被动状态的懒惰心理而已。

“工作惟有改变,才能创新人生。这就是说,现代人试图改变人生的方法就是把智慧用在工作的创新中,力戒一种工作适合于己的观点。用不同的工作挑战自我,就是最大的创新!”

而这些,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实现。青年学生,应该开动大脑,思考自己的未来,才会有所突破。你的职业人生才会多姿多彩,避免烦恼。

这位教授在回忆他的大学时代学校提倡创新思考的习惯时,说当他第一次参加学术讨论会,看到老师们针对学术上的问题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对于看惯了千篇一律、上下一致的教授来说,这无疑点燃了他脑海中久被禁锢的思想火花。他深深地记得,不止一位老师说过:“考试的时候,你们把我讲的内容全部复述出来,最多也只能得‘良’,我要的是你们自己的思想。”这种学术上的包容不仅开拓了他的思维,影响到他的学生时代,而且对他今天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都是一个启迪、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青年学生应该知道思考创新的重要性,它是撞击成功迸发出来的火花,养成思考创新的习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是成大事的导火线。

青年学生要不停地思考,在学习前人优秀的东西时,要用创新思考的习惯,突破前人的束缚,突破这张网。

要善于思想,要敢于否定前人,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应勇于质疑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创造的机制是: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一些经验与这一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就会开始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便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重要前提。

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创新而向历史发出了挑战,或许人们已经把他们的容貌淡忘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却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青年学生应把创新作为自己思考的特质之一,努力成就自己的事业。同样,青年学生千万不可简单地模仿别人,成为一个思维懒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