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225000000011

第11章 1天朝威武,却是墙倒众人推

第一篇第三章秦末逐鹿起狼烟

始皇为他庞大的帝国开辟了一条宽阔大道,本想快意驰骋,却没有想到这条路通往的却是穷途末路。秦末狼烟四起,群雄逐鹿。天下英雄纷纷自立为王,刘邦白手起家,项羽推翻暴秦,后楚汉纷争方始。四方豪杰异士雄踞一方。都纷纷想夺天下自立为王,最终是以项羽于骇下乌江自刎,自此汉王得天下终结。天下初定,汉王平定叛乱,又诛杀功臣,王朝的更替是一个惨烈而辉煌的时刻,秦末汉初的中原,不得不说是个混乱的战争年代,却也是个豪杰林立的年代。

1天朝威武,却是墙倒众人推

嬴政,中国始皇帝,开创秦朝,为人凶残,但不乏宏图伟略。如果那时便有军事法庭,这位帝王的功过,自是五五分开。

从小与母亲受尽人质之苦,嬴政的内心应当充斥着苦难,而后他以非常的魄力统一六国,国号为秦,自称始皇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为了能引后人注目,他不断创立功业,修筑长城,完善制度。

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他将每一桩的计划都尽量规划的极为宏大,尽善尽美,那时的中国正在以一种全速的力量向着封建社会的完善期进步着。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证明自己的伟大,嬴政一直热衷于建造天朝大国的氛围,耗费巨资而毫不在乎。

这为他带来了满足感的同时,也为他的后代带来了灭顶的灾祸,在他的沉重压力下,中国那时的百姓难以喘息,他们刚从战乱中走出来,还没来得及喘息,便被压在了层层的盘剥之下,虽然中国的老百姓一向善于忍耐,但是积蓄多时的水流终会在某个时机成为没顶的洪水,席卷一切。

对此,嬴政并不在乎,他有着遮天的权力,难道还要害怕那被他踩在脚下的几个无力小民吗?嬴政的横征暴敛被一个人看在眼里,那就是他的儿子扶苏,作为长子,扶苏是会在嬴政百年之后接管这个国家的,他会是中国第二个皇帝。

对此,扶苏应该并不兴奋,因为根据史料记载,扶苏多次劝说嬴政要宽容爱民,可见,在扶苏的眼里,作为一个君王最重要的应该是仁爱,而不是杀戮。

当然这样的话对嬴政来说无疑于是天方夜谭,就好比一个和尚对一个屠夫念叨,“放下屠刀,回头是岸”一样的道理,每个人在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时,冥冥之中就被选择好了自己的角色。

嬴政所扮演的自然是一个有着非凡魄力,但同样也是无比暴虐的一个皇帝,他对扶苏还是喜爱的,这个儿子身上有着他所没有沉稳和大气,但是令他不满的是这个儿子软弱的本性一点都不随他,扶苏是善良的。

他如果生在寻常百姓家里,一定会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公子哥,可惜他生在了帝王家,注定了他的命运是要和天下苍生扯上关系的。

而他的弟弟胡亥则与扶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同为皇子,胡亥所考虑到的更多是如何的享乐和过奢靡的生活,至于天下,与他无关。

所以像胡亥这样的人,虽然不会常去劝说嬴政而令他讨厌,但也绝对不是一个令人喜欢的人,嬴政更不会考虑到将他辛苦打下的基业交给他去管理,但是命运常常就是那么无常,扶苏因为出言得罪了嬴政,被罚去边疆,这只是一种处罚,却并不会影响到扶苏日后登基称帝。

然而嬴政却在扶苏未能及时赶回都城时,就病逝在了路上,这令胡亥有了可乘之机,当然,或许帝王的权力对他来说,更多的吸引是能换来无拘无束的享乐,而无人可以再干涉,至于其他,胡亥不会多想。

扶苏被流放期间,他的内心应当是更为痛苦的,身处民间,他能看到更多以前他在皇宫里所看不到的东西,而他的这些所见所感也将在他心里催化出一种他从未有过的情感,如若扶苏能顺利见到嬴政,或许中国日后的发展道路便会发生改变,然而一场篡位夺权的行动将扶苏送进了鬼门关,也将胡亥扶上了皇位。

胡亥的继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为了能将皇位稳住,扶苏就必须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所以,胡亥将嬴政死去的消息封闭,然后借嬴政的名义令扶苏自缢,胡亥的做法是违背天理的,但凡扶苏能够求证或者反抗一下,他或许就能看破胡亥的诡计,然而扶苏太正直,正直到竟然信任了他这个荒诞的弟弟的话,扶苏临死前不知道会怨嬴政还是怨自己,而嬴政临死前急招扶苏回来,是否又对他这个儿子心生歉意呢?

一切的历史真相都已不得而知了,胡亥成为了秦二世,而本该成为二世的扶苏则长埋地下了,皇室之间的争斗并不会就此停息,扶苏的死去并没能为胡亥带来后世的安稳,不久后的暴动令秦朝很快走向衰亡。

那时的秦王朝已经走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随时都会坠入悬崖深渊,而当时的中国老百姓也正经历着痛苦的煎熬,或许扶苏应该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他永远都不会看到这一幕,即便扶苏顺利登基成为皇帝,只怕以他的力量也无法将逐渐滑向深渊的秦王朝拉回,嬴政已经将这个王朝推的太深。

而这一切,胡亥更是懵懂不知,当上皇帝的他并不会为天下苍生着想,他称帝只为了更好的享乐,而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他没能看到隐藏在宫门之外的汹涌波涛,被权臣玩弄在股掌之中的胡亥还不知道,就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会随着这个皇室一同被埋葬进历史的深处,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因为那时的中国已然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许多西方人眼中,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黑格尔称中国为灾荒之国,而其他西方哲人更有甚者则认为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则是要比乞丐过的还凄惨些。的确,那时因为连年的战乱和饥荒,大多数的中国人就是在那样的岁月中残喘生息,绵延生存下来的,一个民族的忍耐力与坚强力度就此可以体现出来。

扶苏和胡亥同为皇子,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便是为人的不同,扶苏心怀天下家国,而胡亥则是完全混日子的昏庸之人,不过不论他们再怎样不同,都无法将秦王朝挽回,这是他们的宿命。

无论如何,皇室的翻覆都将是他们无法逃避的,胡亥最终惨死他人之手,相比之下,扶苏还为自己保留了尊严,不过,不论怎么说,不管之前如何威武,也只能是墙倒众人推了,扶苏和胡亥,哪个成为皇帝,都将躲不过这场劫难。

麻辣说史:

据说,秦始皇当年听到一个说法,叫:“亡秦者胡。”始皇帝想当然的认为,此胡乃是北方的胡人,于是派了两个最信赖的人,一个儿子扶苏,一个将军蒙恬,率领大军抵御匈奴。始皇本想扶苏经过这番历练好回来做皇帝。可人算不如天算,始皇死的太早了,结果胡亥继承大统也注定了秦朝的短命。想当年,秦国经历了多少代人,几百年的连续奋斗,才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大一统的丰功伟绩,可短短两代就给葬送了,不知胡亥有何面目去见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