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225000000005

第5章 4帝王背后的男人们

第一篇第一章4帝王背后的男人们

春秋时期,齐国上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灵王有意羞辱,便在宴会结束之后,接见晏子之时故意出言不逊:“齐国是不是很缺人才啊,为什么要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出使我们国家的呢?”

晏子不慌不忙答道:“您实在是错了,齐国人才济济,每人淌一滴汗就可以挥汗如雨,每人呼出去一口气,就可以翻云覆雨,只是我们有一个规定,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像我这样的人,也就只能来到楚国了。”

春秋逢乱世,乱世出枭雄,后世的人们,往往对君王之间的征战兴趣要大些,而将那些隐藏在君王背后,辅佐他们霸业的人忘掉。就如同明星总是占去大部分的目光,而灯光师、乐队等则长久得不到关注。

骄人的霸业并不是一个人能成就的,帝王的背后往往有很多名臣在支撑着这一切,换句话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晏子便是齐灵公背后的英雄。

在汉朝司马迁所记载的《史记》中写到过这样一段话:“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意思就是,如果晏子还活着的话,哪怕能为他做一个赶马车的仆人,都是十分让我向往的啊。司马迁的感慨说明晏子在当时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晏婴虽然其貌不扬,还个头矮小,但他却是齐国人民深深爱戴的上大夫,就连当时的齐庄公都要让他三分,可惜齐庄公因为和大贵族崔杼的夫人棠姜私通,结果事情败露,让崔杼知道了。当时晋国联合众诸侯意欲伐齐,崔杼决定伺机杀死齐庄公以投奔晋国,所以有天齐庄公大宴群臣的时候,崔杼就告病不去。齐庄公也不怪罪,因为他有机会以探视崔杼的名义,去私会棠姜了。结果这一去,就再不能复返了,崔杼派兵将之杀掉了。晏子听到这个事情之后,火速乘车赶回去要吊唁庄公。

晏子一进崔杼的门就抱着齐庄公的尸体,痛哭失声。崔杼本来对晏子也有微词,所以他恨得牙痒痒,想杀之而后快。但是他手下还是有明白人,他们认为晏子杀了就会失去民心,所以晏子安然无恙的活了下来,没有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同晏子命运相近却也不太相同的人还有齐国的管仲,虽然他们同为齐国人,但二人却差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呢。管仲被后人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他在政治上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军事方面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可以说,这些措施为齐国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最初,管仲所辅助的是齐桓公的对手,还差点因此而令齐桓公丧命,但因为出色的才能和品质,管仲得到了齐桓公的赏识,从而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名良相。

管仲在被鲁庄公关起来要送往齐国。在路上,管仲生怕鲁庄公改变主意,为了让役夫加快赶路,就心生一计,即兴编制了一首悠扬激昂的黄鹄之词,用唱歌给他们解除疲劳为名,教他们唱歌。

就单看此,就可以看到管仲的计谋与晏子相比,不分伯仲,管仲比晏子早生一百多年,所以晏子对于管仲的事情了如指掌,他总拿管仲激励自己,管仲认为“兵强、民足、国富,且得民心方可称霸天下”,而且称霸的事情得一步步来,所以经过管仲的辅佐,比如尊王攘夷,在名义上归顺周天子,而实际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等措施,使得齐桓公这个急性子能够最终称霸。

所以晏子在齐国的时候,也学习管仲的做法,令齐国逐渐强大起来。而晏子在面对危险的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也与管仲差不多。

崔杼杀死齐庄公后,便和另一个大贵族庆封一起,立齐庄公的异母兄弟杵臼为国君,这就是齐景公。为了巩固权势、树立威信,他把满朝文武大臣都驱赶到太公庙上,派上千名兵马内外把守,逼迫大家宣誓忠于并服从他,稍有违迕,即被处死。已经杀了七个人,气氛十分恐怖。

轮到晏子了。大家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晏子。只见晏子从容地端起滴过血的酒杯,大声说:“崔抒无道弑君王,太可恨!你们这些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都不得好死!”说罢,一饮而尽。

崔杼拿刀逼着晏子,晏子大义凛然,傲然答道:“你就是一剑把我砍死,我也决不屈服。”崔杼抬刀便砍,被旁边的人拦住:“千万使不得!您杀庄公,是因为他无道,国人反应不大,您如果杀了晏婴,那可就麻烦了。”崔杼无奈,怒视而走。

管仲在曹沫劫盟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和顾全大局,就更令人钦佩了。他与晏子虽然并不在同一个时期,但却是都为齐国贡献出了自己的全力,彼时桓公欲称霸,鲁国以强弩之末之势,欲与齐国会盟于柯。

会盟那天齐桓公与管仲正坐坛上,鲁庄公与曹沫走上台来,按规矩只准一人登台,但是曹沫大眼圆睁、怒气勃发,武士皆不敢拦。齐鲁两公谈判后,正欲歃血为盟,结果曹沫提剑直指齐桓公,管仲立刻以身护主,责问曹沫。

曹沫正然道:“齐强鲁弱,大国侵略鲁国,欺人太甚。现在鲁国城破墙毁,几乎快要压到齐国。请考虑怎么办?”齐桓公迫于压力,答应将占领的鲁国土地全部奉还,才算平息此事。事后,齐桓公欲毁约,管仲这个时候告诫说:“不可失信于天下。”管仲这一建议,可以说很关键,次年平定叛国宋后,桓公才平定了中原,真正成了霸主。

“晏子使其君显,管仲使其君霸。”说的就是齐国的这二位忠臣,一个令齐国走向霸主地位,一个令齐国的君王知晓仁义,他们对当时的齐国在春秋时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实际上在这个年代,英雄人物很多,辅佐英雄的名臣也数不胜数,除了晏子、管仲外,还有鲍叔牙、伍子胥、子产、范蠡、文种等,但对于一个国家能涌现出两位良相,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了。

麻辣说史

如果把君王与大臣的关系比作一所房子,那么君王是屋顶,大臣就是支撑屋顶的柱子,当然,这几根柱子也许耐得了风吹,经得起雨打;但也有可能不够结实,易被腐蚀。所以,君王与大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管仲和晏子显然属于前者,都是好柱子,而且是台柱子,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长时间处于比较强盛的地位,管仲和晏子两个所奠定的基础是起了很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