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诺未门
225100000043

第43章 10施舍不是给予,而是善意的馈赠

第五章10施舍不是给予,而是善意的馈赠

看到那些可怜的人,很多人都会去施舍。但善良者不是打开钱包或拿出自己的面包给对方,而且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给予,他们从未忽略对方的自尊;而那些标榜“善良”的人则高高在上地说:“嗟,来食!”

同样是施舍,当孩子感染两个不同的行为时,他们的品质会走向不同的方向。

有些父母为了教育孩子“乐善好施”,见了乞丐时,从钱包里拿出1元钱,让孩子伸着胳膊远远地投进乞丐的碗里,当孩子碰到乞丐的衣裳时,妈妈会赶紧拍拍孩子的衣袖,生怕乞丐的脏土沾到孩子身上。

这哪里是“乐善好施”?这分明是家长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咱们是高高在上的,施舍给他1元钱,会显得咱们的品格更高尚。

这样教育孩子,当然错矣!什么是乐善好施呢?当你拿着钱,不屑一顾地给那些需要钱的人时,这不叫乐善好施。当你把被施舍的人当做亲人,给他钱物而不要伤害他的自尊时,才是真正的乐善好施。

犹太父母常常对孩子说:“别人接受你的恩惠通常是不得已而为之,你的施舍让别人对你感激不尽。但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你不能忽视别人的自尊,让别人难以接受这种恩惠。如此,你的施恩不会得到被施舍者的感激,反而会让对方记恨。”

在美国街头,有一个盲人乞丐,常被过路人戏弄,有些人常常朝他扔石头,悲愤的盲人特意制作了一个纸牌子,上面写着:如果你不能给我同情,请不要施舍我任何东西,包括金钱和石头!

一位犹太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路过这里,被这块纸牌吸引住了。当时犹太妈妈看见一个妇女往乞丐的缸子里投了四枚硬币,发出铿锵的声响。那盲人乞丐向那个扬长而去的妇女低头致谢。

犹太妈妈小声对女儿说:“孩子,我给你两枚硬币,你把它放进那人的缸子里,一定要表现出对他的同情与理解,即使是施舍给他金钱,也要表现出对他的尊重。”

女儿轻盈地走到乞丐跟前,蹲下身子,把两枚硬币放进缸子,犹太妈妈嘴角露出了笑意。伴随着轻轻的响声,盲人乞丐微笑着说谢谢。看着女儿稚嫩的脸上写着施舍后的满足,妈妈知道女儿已经明白了“乐善好施”的真正含义。

路上,犹太妈妈告诉女儿:“其实很多人都想施舍给那些需要钱和面包的人以财物,但是有些人态度傲慢或者不屑一顾,以至于让被施舍的人心生怨恨,丝毫没有感激之情。孩子,要明白,施舍不是高高在上的给予,而是善良的馈赠。”

在犹太父母看来,施舍就是为了给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财物,这本来是种善举,但是施舍时轻视对方,那么这种行为实际上比不施舍还要糟糕。正是因为父母的影响,犹太孩子面对残疾人或者其他方面的弱者,他们从不去嘲弄,从不会轻视别人的弱点,他们总是以平等的姿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可怜的人。

温馨小贴士

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孩子心里撒下什么样的种子,以后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所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助人为乐的故事,让孩子从小明白应该帮助需要帮忙的人。平常可以多带孩子去敬老院给老人们送些吃的,为家庭困难的小朋友捐款,看到左邻右舍有困难就主动帮助他们,让孩子爱护身边的小动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