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225700000023

第23章 中国产业工人的楷模——邓建军

第二十二章中国产业工人的楷模——邓建军

【模范档案】

邓建军,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共党员,1969年出生。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无上荣誉】

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高尚人生】

有技术才能有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该如何来衡量呢?1988年,19岁的邓建军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常州一家色织企业做电工。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进厂的第一次操作就让他尴尬万分。夜里,他接到了车间打来的电话,一台由他负责保养维修的机器出了故障。接到电话后,邓建军立即赶到厂房,经过几个小时的检测,始终束手无策。

在工友们质疑的眼神中,邓建军一路小跑着敲开了一位老师傅的家门。这位师傅到了现场,只用十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当工人们高亢的欢呼声和着机器马达的隆隆声响彻车间的时候,在一旁的角落里,邓建军无声地哭了。事后有人悄悄地告诉他,因为维修耽误了时间,厂里损失了好几千元。

这使邓建军认识到:有技术才有底气。如果一名职工没有能力为企业攻坚克难,又怎能为企业发展出力呢?为此,邓建军给自己制订了强制学习计划,每晚必须看一个半小时的技术书籍和有关资料。几年下来,他读了200多册专业书籍,在获得大专学历后继续攻读本科专业。后来,他又用惊人的毅力学习了英语和德语。终于,厂里1000多台(套)机器设备的“脾气”,他全部摸清。

为中国工人争口气

邓建军如此拼命地学习,除了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之外,还有一个雄心,那就是为中国工人争口气。黑牡丹公司第一次引进国外纺纱设备时,外籍技师来厂安装调试,当邓建军遇到问题,向老外索要操作手册,对方竟不屑一顾,连说几个“no”。洋技师轻蔑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年轻的邓建军,他深深感到:“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就要挨打,一名工人技能落后同样没人瞧得起。”从此,邓建军憋足了一股劲,一定要成为让老外佩服的中国工人。

经过不断的艰苦学习,他终于做到了。一次,日本村田公司的代表到黑牡丹公司洽谈业务,忽然发现从日本公司进口的络筒机,在邓建军及其工友的维护保养下,工作了6年,居然运行状况仍十分理想。按照原有技术设计,这种机械的正常运行时限仅为5年。日方代表深感意外,为表达敬意,特别向公司赠送价值数万元的络筒机零部件,一位日方代表禁不住直呼:“邓先生,‘中国功夫’!”

从不屑到赞叹,从尊重到折服,洋专家态度的巨大变化,让邓建军感受到了中国工人的尊严。

最愿意享受迎难而上的感觉

邓建军很欣赏一首诗词:“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染整行业一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主要被色差、缩水率等问题所困扰。邓建军所在的黑牡丹公司的主产品是出口牛仔布,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预缩率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越是有难度的挑战,邓建军就越兴奋,他立志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与同事们一起奋力攻关,经过无数次调试,熬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通过运用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的完美结合,终于攻克了预缩率不稳定这个老大难问题,黑牡丹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稳定控制在了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

与此同时,他综合染整工程、化学、电化学等知识,开发了“在线染料组分自动控制系统”,并一口气钻研出在线染液控制系统、在线流量控制系统、自动浆液控制系统等一整套技术。这些技术均是行业内首创。操作工人只需按照他制定的详细的“缩水率表”进行操作,产品就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这些技术的突破,使黑牡丹产品逐渐蜚声国际牛仔布市场。

邓建军非常喜欢印在公司画册上的一段话:“在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之际,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一头羚羊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那么,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你要做的,都是奔跑。”

参加工作20余来,邓建军先后参与了40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独立完成145项,其中仅染浆联合机——车速改造技术一项就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邓建军说,在前进的过程中,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都能体会到,但他最愿意享受的还是迎难而上的感觉。

【精神传递】

学习改变未来,知识改变命运。邓建军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十几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学习、踏实工作、不断创新,由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成长为新世纪的“能工巧匠”。“以学习增加能力、以创新创造业绩、以奉献体现价值”,邓建军的成才之路和优秀事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工人本色,更要学习他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争一流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