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225700000032

第32章 驮在轱辘车上的丰碑——白芳礼

第三十一章驮在轱辘车上的丰碑——白芳礼

【模范档案】

白芳礼,男,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人。生前是天津市河北运输场退休职工。1913年生,2005年去世。

【无上荣誉】

2005年,他被中央文明办等部门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被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授予全国职业守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9年8月10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高尚人生】

74岁开启新的人生

1982年,白芳礼老人开始从事个体三轮客运。四年后,他从天津回到家乡河北省沧县白贾村,计划在家乡安度晚年。他在村里看到大白天正在干活的孩子,这让他感到奇怪:白天娃儿应该上学啊?一问,大人们都说没钱供孩子上学。他跑到学校问校长,收多少钱让孩子们上得起学?校长苦笑道,一年也就百儿八十的,不过就是真有学生来上学,也没老师了。工资太少,留不住老师。

这些话让老人很难受,心里像灌了铅。家乡那么贫困,就是因为庄稼人没知识。可现今孩子们仍然上不了学,难道还要让家乡辈辈穷下去?这一夜,老人辗转难眠,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天一亮,老人便召开家庭会议,宣布了两件事:“第一,我要把这些年蹬三轮攒下的5000块钱全部交给老家办教育;第二,我要回天津重操旧业,挣下钱来让更多的穷孩子上学!”74岁的白芳礼回到天津,重新蹬起了他蹬了大半辈子的三轮车。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将近90岁。

接续蹬着三轮车的董事长

1994年的一天,81岁高龄的白芳礼把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钱交给了某校领导。在学校组织的捐资会上,领导说代表全校300余名贫困生向他致敬。老人一听这话,思忖起来:现今家里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儿呀!何况自己也老了,这可咋办?老人的心一下沉重了起来。回到车站他那个露天的“家”后,老人琢磨了一宿。

第二天天还未亮,他就把儿女家的门给敲开了。他对儿女们说:“我准备把你妈和我留下的那两间老屋给卖了,再贷点钱办个公司。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白芳礼支教公司’。”尽管儿女们担心父亲的身体,但不想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点头同意。这可让老人高兴坏了:“你们开口支持我办支教公司,比给我买任何补品都强百倍。”

不久,由市长亲自给白芳礼老人在紧靠火车站边划定一个8平方米的铁皮小售货亭,在这个售货亭里,全国唯一的一家支教公司天津白芳礼支教公司宣布正式成立。凭着卖掉老屋的1万元和贷来的钱为本钱,慢慢的,雪球越滚越大,公司由一个小亭逐渐发展到十几个摊位。最多一月有上万元利润。

当上了“老板”的白芳礼并没有清闲下来,他不但照常蹬三轮车,而且增加了对自己的压力。他为自己规定了每月收入1000元的指标,每天要挣30到40元。很多人想劝说老人停下来,毕竟年事已高,老人却说:“别小看这几十块钱,可以供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为了让贫困的孩子们能安心上学,白芳礼老人几乎是在用超过极限的生命努力支撑着。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而已是风烛残年的他,却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每一个见过白芳礼的人,都会心酸。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他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有时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那已是“美味”了。

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踩出来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栉风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积攒出来的。一年365天,白芳礼没歇过一天。他曾在夏季烈日的炙烤下,在三轮车上昏过去;他曾在冬天大雪满地的路途中,摔到沟里;他曾因过度疲劳,蹬在车上睡着了;他曾多次在感冒高烧到39摄氏度时,一边吞着退烧药,一边蹬车……更有不为人知的,由于年事过高,冬天里,他常憋不住小便,棉裤总是湿漉漉的,他就垫上几块布,照样蹬着车跑。

有人背地里称他是“高级神经”,他却说:“我不是不知道享受,可我哪舍得花钱!孩子们等着我的钱念书,我只能往里挣才是!”这就是老人的精神世界。他把自己仅有的能为别人闪耀的一截残烛全部点燃,并且燃烧得如此明亮、如此辉煌。每一个人都因为老人的奉献精神而感到温暖。

【精神传递】

一辆三轮车穿梭过二十年的风霜雨雪,动人的事迹感动了华夏儿女的心灵。他没有一分钱存款,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但他富有爱心和善良。他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却播撒下永恒的精神——济困、助学。这位老人用自己最朴素的情感和最博大的胸怀播撒着人类最高尚的爱,也为后人树起了一座丰碑。他让我们理解了,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一个平凡的人生,可以因爱而变得如此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