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225700000068

第68章 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陈景润

第六十七章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陈景润

【模范档案】

陈景润,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无党派人士,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33年出生,1996年去世。生前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数学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无上荣誉】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高尚人生】

立志攀登数学研究上高峰

1933年5月22日,在福建省闽侯县胪雷村,一个瘦弱的男婴降生了。因为在堂兄弟里排行第九,在家里大家都叫他“九哥”。 九哥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陈元俊在闽侯县的一个邮局工作,全家仅靠他那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在福建方言里,日子过得好叫滋润,于是父亲给九哥起名叫陈景润。

1945年,陈景润随全家从闽西北迁居福州市并进入英华中学读书。他从小内向而好学,因只知啃书本而被同学们起了一个绰号“booker(书呆子)”。此时,我国著名科学家沈元教授(后来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由于抗战而南下,曾在该校兼课,他在一堂数学课中提到了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是17世纪著名的德国数学家,他于1742年曾经猜想任意的大偶数恒可表述为两个素数之和。为了证明这个猜想,20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数学家对这一猜想做过无数次努力,但均未获得有价值的进展。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沈元教授在讲述这个猜想时,大家只是一听而过,唯有陈景润陷入沉思。他暗下决心,要沿着长满荆棘的道路上攀登和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陈氏定理名扬天下

1953年的秋天,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四中当数学教师。由于他不善于讲演,北京四中史无前例安排他只负责批改作业。在四中工作的这一年里,他住院六次,作了三次手术。在病床上的日子成了他最美好的时光,他用数学家特有的灵敏,推算查房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把书藏到枕头底下。在这段时间里,研究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成了他生活的唯一寄托。

1954年的秋天,他被北京四中解聘。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爱惜人才,让他回校任图书资料员。在母校的日子里,陈景润完成了论文《他利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当时他只有23岁。华罗庚曾经对自己的得意门生王元说:“你们待在我身边,倒让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改进了我的工作。”1957年9月,华罗庚把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首先是数学研究所的王元于1956~1957年相继证明了(3+4)与(2+3);接着山东大学的潘承洞于1962年取得了(1+5)的关键性进展。在此后数年间,他们两人又进一步证明了(1+4)和(1+3)。1973年,《中国科学》发表了陈景润的(1+2)的详细证明。国内外数学界公认他的论文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这项成果被誉为“陈氏定理”。

让我为科学事业做最后一次奉献吧

从事科学研究是陈景润的全部生活和精神寄托。住院期间,他常给看望他的同行、领导唱《小草》这支歌,他说自己要像小草一样奉献给春天。去世后,家人根据他的愿望将他的遗体捐献给医院供解剖用。他说:“让我为科学事业做最后一次奉献吧!”

陈景润对数学以外的兴趣是极其有限的。但他喜欢北京香山的鬼见愁,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和夫人由昆相约,到病情稳定以后和妻儿去登高望远,但最终未能成行。在陈景润最后的岁月里,他曾经竭尽全力冲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离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只有一步之遥,但终未能实现。

【精神传递】

国外同行曾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尽管陈景润没有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证明,但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铸起的精神丰碑,激发起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投身科学研究的巨大热情,成为一代代人心灵的参照。陈景润的拼搏精神永远值得每一个人践行和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