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225700000088

第88章 常散馨香留人间——常香玉

第八十七章常散馨香留人间——常香玉

【模范档案】

常香玉,女,汉族,河南省巩义市人,中共党员,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生于1923年,2004年6月1日逝世。生前曾任河南豫剧院院长、戏曲学校校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无上荣誉】

1952年,被文化部授予荣誉奖。

1995年,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劳动模范。

1995年,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优秀文艺工作者。

2004年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她为“人民艺术家”。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高尚人生】

享誉华夏的常派豫剧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出生于河南巩义一个贫苦家庭,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随父学艺, 13岁即以演出新改编剧《西厢》而闻名。她在艺术上勤奋好学,勇于革新,曾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

常香玉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从1938年步入舞台开始,先后演出剧目100多部。为了让戏反映时代,她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拷红》、《白蛇传》等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强烈的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等现代戏的探索,跟上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使常派艺术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她的演唱热情奔放,刚柔并济,挥洒自如,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造诣;她的表演刚健清新、细腻洒脱、优美大方,形成了独特的常派风格。

战斗机就叫“香玉剧社”号

抗美援朝初期,我军某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丧心病狂的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常香玉听到后悲愤难眠。她对丈夫陈宪章说:“咱俩是经历了旧社会的艺人,是新中国使我们挺直了腰杆。现在美国发动侵略战争,企图扼杀咱新中国,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打得很艰难,咱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事?”陈宪章说:“我们武器装备落后,美国就是凭着先进武器才这么猖狂的,咱就想办法为志愿军捐一架飞机吧!”就这样,夫妻俩决定为志愿军将士捐献一架战斗机。

当时一架飞机需要十几亿元(旧币),对常香玉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怎么办?她和丈夫商量决定义演筹钱。她卖掉了剧社的运输卡车,取下金戒指,拿出多年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还把3个孩子送进了托儿所。半年时间里,她带领香玉剧社辗转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行程逾万里,义演捐款金额达到了15.2亿余元,完成了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任务。战斗机就叫“香玉剧社”号。这件事,极大地鼓舞着当时全国军民的爱国心,连毛主席都当面称赞她。

一生都在为人民而唱

德艺双馨是她一生的追求。她从艺70年,始终坚持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为了报答党和人民的厚爱,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始终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她的辛勤演出是分不开的。

常香玉一生都是在为人民而唱。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会积极参加。2003年年底,80岁的常香玉身患癌症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林匹克中心工地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不顾医院的劝阻,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她说:“只要站得起来,我就要来现场,哪怕说几句话也行。”不顾身体虚弱,她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精神传递】

孔子曰:“君子敬德修业。”德与业是人生成功的两个方面,互相不可分离。常香玉以其辉煌的艺术成就和在人民口碑中的崇高声誉,充分证明了这一古训。常香玉用自己曲折而辉煌的一生告诉人们: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仅要技艺精湛,而且要扎根于人民群众这个土壤之中。只有把自己的艺术与爱国爱民情怀融为一体,永远为人民而演,为百姓而歌,才能达到更高的艺术与人生境界,才能德艺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