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开心国学1000问
226000000053

第53章 巧闯第三关

第8章第3节巧闯第三关

1.在西周时期被誉为“千古篆法之祖”的是( )

A.《祭北郊文》 B.《真书》 C.《石鼓文》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篆书是最早的一种字体,大约在商代就已经产生了,西周时发展到高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鼓文》,被誉为“千古篆法之祖”。

2. “足下”表示对人的敬称,这个词的由来跟谁有关系?( )

A.介子推 B.韩信 C.吕不韦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19年,后来又回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想封赏有功之人,当年跟随他出逃的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带着老母隐居绵山中。晋文公到绵山找他,他躲着不出来。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迫使他出来,不料介子推却抱着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命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当他想到介子推时就看看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来。“足下”因一开始就代表晋文公所尊重的人,所以逐渐演变成表示敬意的人称代词。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是对谁的评价?( )

A.杜甫 B.李商隐 C.苏轼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这副对联是郭沫若对杜甫的赞誉之词。

4.“天子门生”是宋代以后,人们对哪种人的称呼?( )

A.举人 B.秀才 C.进士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天子门生”是宋代以后对及第进士的称呼。只有通过了殿试才能等进士第,而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所以就有了这种称呼。

5.“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是唐代《初学记》中的话,意思是有的鸟长大以后以食物来侍养母亲,即“哺”。那么下列鸟中,有这一习性的是:( )

A.喜鹊 B.燕子 C.乌鸦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当乌鸦年老而不能觅食的时候,小乌鸦会到处找东西,送到父母的身边,宁可自己挨饿。这正如人类孝敬自己的父母。

6.中国文字的字体是很丰富的,就大的类别来说,就有篆、隶、真、行、草5种。用真书取得成功的第一人是谁? (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钟繇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书法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魏代钟繇是用真书(即楷书)取得成功的第一人。

7.参军又叫“入伍”,这里的“伍”:( )

A.和现在“五”意思相同

B.古代军队编制

C.和“伙”意思相同,即“入伙”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在我国古代军队中,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自西周时起,我国古代军队大多都是参照伍、两、卒、旅、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称之为“比”,五户为一比。每当征兵的时候,五户人家各要送一名男丁,一比共要送五人,恰好组成一个伍,不论干什么事,这五个人总是被分在一起。尽管以后历代军队编制在不断地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并使人们逐步习惯于把“参军”叫做“入伍”了。

8.为什么夫妻中女方将男方称作“丈夫”?( )

A.男人都好斗,喜欢打仗

B.男人作为劳动力要丈量土地

C.男人身高约一丈(古时的计量单位)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古人称八寸为一尺,十尺为丈,十尺之男人称丈夫。但并非皆以尺测量,仅仅是用以形容大气的男人为丈夫,或大丈夫。反之,则蔑视之为“小人”。

9.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立于宫庙殿堂门前,用以识日影与拴马匹的石柱,称为碑。碑在秦代被称为:( )

A.刻石 B.石像 C.神柱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古时,人们把立于宫、庙、殿、堂门前的用以识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称为碑。尔后,在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周围树立石桩——碑,并筑上孔,用以系绳徐徐下棺。这时的碑不具有纪念意义,只是行葬的一种工具。后来,立于墓旁的石碑有些未被拔掉,并被人在上面镌刻上纪念或说明文字,为死者歌功颂德,于是便出现了“树碑立传”的墓碑。碑在秦代称为刻石,到汉代才称为碑。

1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句,其中“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当时的意思是什么?( )

A.对大众的奉献 B.对下属的关爱 C.对子女的宠爱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相传,齐景公有个儿子名叫孺子,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孺子在一起玩耍,作为一国之君的齐景公竟然趴在地上,口里衔根绳子,让孺子把他当牛骑。从那以后,“孺子牛”就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11.在“如鱼得水”这个成语的典故里,刘备把自己比做“鱼”,把谁比做“水”?( )

A.诸葛亮 B.张飞 C.关羽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人不满意,刘备便向他们解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12.中国最早输入借词是在什么朝代?( )

A.西汉 B.东汉 C.盛唐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中国最早输入借词是在西汉时代,例如“葡萄”、“石榴”、“苜蓿”等词,是从中亚地区传进来的。

13.马中锡的《中山狼传》中的一句话“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人”字的词性是什么?

A.副词 B.名词 C.动词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的意思是“有只狼在道上,像人一样站在那儿号叫”。

14.祝寿用语“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是哪座山?( )

A.西安终南山 B.南面的山 C.三亚南山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终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寿比南山”指像南山一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15.“屡见不鲜”指多次看到就不觉得新奇,“鲜”字的本意是指:( )

A.新来的门客 B.新杀的禽兽 C.新捕的鱼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鲜,本指新杀的禽兽,引指新鲜。“屡见不鲜”原意是说对于常客就不必宰杀禽兽来款待了。

16.草书、楷书、隶书三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

A.草书 B.楷书 C.隶书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后来又经过了多次演变。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17.“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请问这副对联说的是谁?( )

A.孔子 B.司马相如 C.屈原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这是歌颂屈原的句子,其中《招魂》、《九歌》都是屈原的代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