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226300000051

第51章 得到糖果的孩子为何仍闷闷不乐

第八章4 得到糖果的孩子为何仍闷闷不乐

今天,幼儿园来了客人,游戏区里摆满了新的积木。中班孩子的任务是搭建一座大桥,他们兴奋地谈论着昨日参观的大桥。看,孩子们很快脱了鞋子坐在地毯上,开始用五彩缤纷的积木专心致志地搭建起心中的大桥。时间在孩子们的游戏中流逝,很快就到了该结束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有的大桥线条流畅,有的大桥气势磅礴,有的大桥色彩和谐,但也有些大桥摇摇欲坠,有的大桥还正在“建设”中。完成任务的孩子得到了一颗糖的奖励,其中有一位参观的客人给一个未完成任务的孩子一颗糖以表示鼓励。接下来是户外活动,大部分孩子拿着糖兴高采烈地跑出门外去参加活动。可是,那个孩子却迟迟没有出门,手里紧紧握着那颗糖,显得很伤心……

尽管拿到了糖,但那个孩子却显得很伤心,这说明,此时孩子已经有了羞愧心理。羞愧感并不是天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羞愧感伴随着个性和道德的发展而发展。

库尔奇茨卡娅用实验法研究了儿童的羞愧感。库尔奇茨卡娅通过比较了儿童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发现3岁的儿童已出现萌芽状态的羞愧感,但是这种羞愧感还没有从惧怕中“摆脱”出来,往往与难为情、胆怯交织在一起。它并不是由于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产生的,而是由于成人直接刺激——带有责备和生气的口吻才产生。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羞愧感全部显露在外部。如在第三种情境下,当小朋友背儿歌忘词时,老师羞他的时候,他会脸红,会不好意思地跑到座位上坐下。

学龄期儿童已不需要成人的刺激,能自己认识到行为不对而感到羞愧,而且他们已将惧怕感与羞愧感分开。研究还发现,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特别是在本班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已越来越重要。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羞愧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且越来越“社会化”,但羞愧感外部表现的范围在缩小,对羞愧感的体验在加深。儿童还会记住产生这种情绪的条件,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便会努力克制可能使他再做错事的行为和动机,将成人对他们的要求逐渐变为自己的要求。

库尔奇茨卡娅认为,儿童羞愧感的产生意味着儿童个性正在发生变化,当它成为个性中一种稳定的品质时,就会改变个性的结构。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从外部行为的控制向内部控制转移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有了这种羞愧感,就有可能使儿童自觉地克制不良行为。但要注意,对待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应该采取正向引导的态度和方式。否则,由于过多指责引起的极度强烈的羞愧感可能会束缚儿童的发展,从而形成不良个性。

延伸阅读:你不难为情吗

虽然妈妈既不打佳佳,也不骂佳佳,但在佳佳看来,妈妈的话比打骂更让她不寒而栗。妈妈最常说的话是:“你不难为情吗?我都替你害臊!生你这么一个女儿,真丢人!”佳佳从小在妈妈轻蔑的眼神和嘲讽的语气中成长,小小年纪便向往着能像邻家姐姐那样到外地读大学,其出发点不是为了给父母争光,而是由此可以走得远远的,离开整日唠唠叨叨的妈妈……

如果佳佳妈妈知道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不知会作何感想?

虽然父母难免有训斥和责骂孩子的时候,但有些话最好永远不要说出口,像佳佳妈妈那种给孩子造成羞耻感的话语,对孩子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伤害力。

孩子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的心理能力,这比其他方面的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只有从完整的自尊中才能产生爱、智慧与良知。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用一些污辱性的字眼和孩子说话,那样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为了孩子,请你在批评他时注意你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