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
226400000047

第47章

第七章4普希金过早离开人世的秘密

——警惕交往中的“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恐怕是无人不知的,他的英年早逝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但是,这位天才为什么过早的就离开了人世呢?殊不知这都是晕轮效应惹的祸。

那时的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虽然人长得美丽,可与普希金的志向、兴趣却相差甚远。

每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她总是捂着耳朵痛苦地叫:“不要听!不要听!”她喜欢交际、玩耍,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或出席豪华晚会、舞会,而这些都是普希金所不喜欢的。

但普希金还是为她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娜坦丽的漂亮蒙蔽了普希金的双眼,他觉得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可是他错了,他为娜坦丽美丽的光环抛弃了理智,毁了自己光辉的前途及生命。

在我们的身边,也时常存在这种情况,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时,此人身上就好像出现了积极的、美妙的、理想的光环。由于这种光环的照射,此人外貌、心灵上的缺点就会被忽略,甚至你会主观地赋予他(她)很多本不具有的美好品质,这就是所谓的“情人眼中出西施”,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光环效应”或“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它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这就使人们在判断别人时产生一种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一切好的品性都加在被列为好的那部分人身上,一切不好的品性都加在被列为不好的那部分人身上。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比如,当看到一个新兵军容整齐、姿态端正,就认为他做事细心、有条有理、意志坚强、工作负责;当看到一个士兵邋邋遢遢,就觉得其办事拖沓、责任心差,看不到他身上的优点;我们经常听到的:“女人当家,墙倒屋塌”、“头发长,见识短”,因女性中个别存在的现象而轻视所有妇女,还有“无商不奸”等说法,都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又如,某单位一位同志偶然犯了一个小错误,于是领导就得出一个结论:此人一定缺乏修养,极端自私,不好好工作,等等。

为什么会产生晕轮效应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于知觉者的情感引起的对人的一种主观倾向:由于我们在知觉他人时有一种情感效应,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就容易出现偏差,这一偏差表现为当某人或某物被我们赋予了一个肯定的、令我们喜欢的特征之后,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

反之,如果某人或某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征,那么就会被认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坏的。后者被称为“坏光环效应”,也被形象地叫做“扫帚星效应”。

例如当我们提起一个战斗英雄时,心中就会浮现一个高大、健壮、英勇、刚毅的形象,我们会更多地从这些方面去观察他,而忽略一些其他特征,比如也许他的性情很温和。

同样,我们对于情人的知觉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觉得他(她)是美的,我们自然会发现许多动人之处,因而他(她)在我们心中变美了,因为他(她)的其他某些相反的信息已被忽视或否定掉了。

曾有一次有趣的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向两批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第一批学生被告知这是一名罪犯,因杀人而入狱;而另一批则被告知这是一个物理学家,曾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其形象描述他可能具有的性格。结果第一批学生的评价都是贬义的,而第二批则几乎是赞美的。

一张相同的照片,却因为“罪犯”和“物理学家”在学生心中不同的“定型”而得到了截然相反的评价。这种对某种对象的“定型”必然使我们在人际交往时产生局限,这种局限很难摆脱。

在生活中,“晕轮效应”或“扫帚星效应”经常发生。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好的,是我们喜欢的,那么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个人也有着其他的许多好品质。反过来也是一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好百好,一恶百恶”或者“爱屋及乌”。

由于晕轮效应使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所以,它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社会心理效应,也是一种人际认知偏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容易影响对人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

总之,对一个人或某事物不要急于下判断,不要以偏概全,要做全面的了解,才能避免“光环效应”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