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226800000003

第3章 国学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般的独特智慧

第一章2 国学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般的独特智慧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来形容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再好不过,这位6岁便能写得惊人好诗的“疯狂大师”,总是给人特立独行的感觉。这里我们从他精粹思想中,摘取了两朵最别致的花朵送给青少年朋友,相信会带给你扑鼻的馨香。

为学最要“眼学”,而非仅仅“耳学”

章太炎先生有一著名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为学最要“眼学”,而非仅仅“耳学”。“眼学”,顾名思义,就是指用眼睛来学。在章太炎先生看来,眼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对于任何知识和问题,只有自己在书本中亲自去翻阅资料,用眼睛去看,找到根据,才不会出现差错。而“耳学”,则是指我们最为常见的用耳朵来听讲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讲授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时,也就是“耳学”,成了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时,章太炎先生强调最要紧的是“眼学”,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眼学”,是一种亲身地学习实践,它能让人对“耳学”得来的知识进行考证,也能弥补“耳学”所没有学到的。众所周知,通过听讲来的知识,并非是书本上原原本本所有的知识,而是经过老师或者他人们的理解后所讲解给我们听的。一旦老师们理解错了,或者有所遗漏,那么我们“耳学”来的知识自然就与原来的知识有了偏差。所以,章太炎先生强调要学会“耳学”,只有“耳学”,才能吸收原原本本的知识,减少了因听讲而导致知识偏差的可能。其次,“眼学”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留在学校中通过听讲来学习。我们必须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所以,章太炎先生极力提倡要学会“眼学”。他曾说:“制之恶者,期人速悟,而不寻其根柢,专重耳学,遗弃眼学,卒令学者所知,不能出于讲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耳学虽然能快速地掌握知识,然而却不能穷究知识的根源,使知识出不了老师讲义的范围。

纵观我国的历史,大凡有着渊博学识的大学问家,无不是注重“眼学”的人。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顾炎武就是其中之一。

顾炎武被后人广为推崇得最多的,是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的一句名言。而在学术上,他则是一位非常有造诣的史学家。他是当时非常出名的“乾嘉学派”的开山鼻祖。他治学的方法就是推崇“眼学”,注重知识的求真。而具体的治学方法则有两点:一是注重旅行治学,二是注重考究治学。

他的旅行治学,并不是简单的游山逛水或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在特殊情况下,抱着“纪政事,察民隐”的目的,寻求经世致用的有补于国计民生的道理。他到过河北、山西、陕西和山东等地,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是住宿旅店的。定居北京后,仍然继续活动,足迹几乎踏遍了北京郊区各地。顾炎武在旅行的过程中,不肯乘车或骑坐马匹,他牵的两头大骡子,驮满了图书资料,每到一处,就把实地考查结果和书本上的记载对照参看,做出科学而又详细的记录。他写的《京东考古录》和《昌平山水记》等书,被后人称之为最为真实和准确的著作。这就是顾炎武的旅行治学,在旅行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双眼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不道听途说。正是在这种旅行“眼学”思想的指引之下,顾炎武才写出了这些著作。

他的考究治学则是表现在,对知识的考证当中,力求辨别知识的真伪,主张自己去看典籍,去考证典籍的真伪。他认为治学旨在经世致用,资政育人。他毕生提倡务实求真、去芜存菁的学风,反对治学中的蜻蜓点水和沽名钓誉现象。在这种主张之下,他大力提倡世人读书要“眼学”,要学会自己的双眼去探究典故和知识的来源,要在学习当中求真务实。他有一部著作《日知录》,虽是他倾注大量心血精炼而成的巨著,但顾炎武为该书所写自序却只有短短的六十一字。意思用白话翻译过来则是说:“我从小读书养成一个习惯,每有心得,便信手记录下来。日后发现与新材料和新认识有不合之处,就反复修改。倘若发现与古人所见略同,则干脆删除。日积月累,花三十年工夫写成本书,期待后世方家审正。”这种务实的治学态度,反映出顾炎武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严谨治学态度;在《日知录》中,他时刻都在告诫学人:治学切忌心浮气躁!万不可“一年磨十剑”。凡为学之人当以此为戒,以此共勉。

这就是顾炎武的“眼学”。在这种“眼学”思想的指引之下,顾炎武养成了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和见识,成就了大学问家的美名。

青少年朋友们,“耳学”让我们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快速地掌握了知识,对于我们知识的启蒙来说,“耳学”功不可没,在课堂上我们真的必须学会“耳学”,然而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学校里。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唯有养成“眼学”的习惯和能力,才能在一生当中能独立地学到真知。章太炎先生说:“为学,最要紧的是眼学,而非仅仅耳学”,告诉我们的是这两种学习都不可偏废,然而眼学才是我们更应该掌握的治学方法。

要学会在“群”中做“大独”

章太炎先生有一句名言:“夫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这里的 “独”不是离群索居的孤芳自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优游于天地之间的“独善其身”。章太炎先生眼中的“大独”是在“群”中的“大独”,用现在的话来讲,“大独”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大成就的人,而“群”自然就是群体,集体。从这句话中,我们得出的启示就是:一个人,要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必须学会融入集体当中,利用集体的优势,来成就自己“大独”的理想。

事实也确是如此,一个人的能力就算再出类拔萃,如果他是一个离群索居之人,那么他绝对不可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而一个人的能力即使不算优异,但他学会融入集体当中,借助于“群”的作用,那么他很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楚霸王项羽,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以一人敌万人的智谋),于是跟从叔父学习兵法。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力拔山兮气盖世”就是形容他的武艺高强。年青时的项羽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可见年轻的项羽便有着做“大独”的理想。

而与项羽相比,刘邦在四十岁时还是一事无成,只是一名小小的亭长。这位布衣出身的汉高祖在年轻之时,还是一个市井之中的无赖,小混混。他既长得没有项羽英俊潇洒,当然更没有项羽武艺高强,也没有项羽那么良好的家庭背景。可以说,年轻时代刘邦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能当上皇帝,根本就没有项羽那般做“大独”的理想。然而最终取代秦朝登上皇位的人,却是他这样一位小混混。这当中有什么原因呢?

后来,史学家们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项羽虽然优秀,然而他的“大独”理想是建立在“群”之外的,而刘邦虽然不怎么优秀,然而时势造英雄,他在“群”中一步步被推为“大独”。项羽,的确五一高强,用兵也非常有术,“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是用来形容他的军事天才的。然而项羽往往仗着自己的个人能力,忽视了他的部下们的作用。正如原来本是项羽部下的韩信回忆说:项羽有一个范曾而不能用,对待自己的部下,该给的封赏又十分地吝惜,只凭借着自己的匹夫之勇,自然不可能成就帝王的霸业。而刘邦呢?虽然本领不怎么样,用刘邦自己的话来说:文不及萧何,武不及韩信,谋不及陈平,然而这些人才都能为刘邦所用。这就说明了一点了,刘邦是一个群中的“大独”,一个懂得充分利用“群”的力量的人。

最后历史的进展也正是如此,鸿门宴后,项羽再也没有了杀刘邦的机会,反而逐渐地被刘邦赶超,最后在垓下决战之时,英雄一时的西楚霸王谱写了“乌江自刎”的可悲壮歌。

这就是历史的明证。项羽的悲剧正好印证了这句“不群非独也”。而章太炎先生的这句话,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则是:我们要学会融入集体,在集体中获取自己不断进步所需的帮助和支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大独”。“大独必群”这个道理可以说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现在的明星选秀活动层出不穷,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超女们的出现,以及陈楚生等快男的产生,无不是观众用一条条短信给投出来的。而观众为什么会给他们投票,而且动不动就有几十万的票数,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是孤立于他们的“粉丝”之外的。成龙、刘德华、李连杰等大牌的明星们,年纪一大把了依然如此的红,也并非完全由于他们真的有多帅,有多么有型和酷,而是他们有着一种亲和力,融入了观众的心,贴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他们才能成为影视界的“大独”。道理都是相同的,同样在我们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被周围的同学孤立,从不与人讨论和交流,他也不可能会有多好的成绩。

所以,青少年朋友们,在我们年轻气盛之时,千万不要做一个孤芳自赏的“孤独者”,要牢记章太炎先生所说的“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学会在“群”中做一个“大独”,那样我们不但能活出自信,享受着“大独”的快乐,而且我们也能被周围的人所喜爱,让自己的人生多出很多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