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227800000037

第37章 失败者的托词 (1)

第六章3 失败者的托词 (1)

凡是在世界上做出事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是那些“没有机会”的苦孩子。

在人类历史中,再没另一件事比那些从困苦中达到成功的故事更为神奇了,——那些男女怎样从黑暗开始,达到光明的天堂;怎样奋斗不已,克服艰难险阻,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故事。那些男男女女从平凡起步,而把它化成伟大,他们只具有普通人的才智,所受教育也很一般,但由于有坚强的意志,靠不断的努力而终于达到成功。

不要常说自己没有机会,其实,“没有机会”永远是那些失败者的托词。试着走入失败者的队伍加以查询:他们的大多数人将告诉你,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别人所具有的机会,没有人帮助他们,没有人提拔他们。他们将对你说,好的位置已经人满了,高等的职位已被挤占了,一切好的机会都已为他人捷足先登,所以他们毫无机会了。

但有骨气的人却不会推脱责任,他们工作,他们不哀叹怨尤。他们只是迈步向前,他们不等待别人的援助,他们依靠的是自助。世界上需要而缺少的,正是那些能够制造机遇并牢牢把握机遇的人!等待机会以致成为一种习惯,这真是一件危险的事。工作的热情与精力,就在这种等待中消失。对于那些不肯工作而只会胡思乱想的人,机会是不可望的,只有那些勤恳工作的人,不肯轻易放过机会的人,才能看得见机会。

你或许想,机遇的到来一定是非同小可之事。但实际上,到达你的高处的台阶(机遇),就在日常行事之间,不管你实际所行的是哪一类事。

在你现在所处的地位上,或许已经人满了吧;但在较高的地位上,却总是有着空隙。百万个男男女女闹着失业;但在每个高等职业学校或职业介绍所的门口,却总挂有“招聘人”的广告。世界上每时每处都有人在寻找受过较好职业训练的男女、善于经营的管理者。高额的薪水、优厚的待遇,在等候着有能力并能够成功的青年男女来享受。

有许多人已经触着了很好的机遇,他们却还在梦想着发财和高升的更好的渺茫机遇。当前的机遇他们不认识,因为他们的心中另有幻影。

有的人对于机遇一事,眼界太高,欲望太强。往往因为一心要摘取远处的玫瑰,反而将近在脚下的菊花踏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可忘却了大事业,但要从小处着手。

现在生活在都市而每天怨天尤人的青年与那生长在边区丛林中的人们易地相处,他们对于所谓“生命之机遇”究竟作何感想?使他们住在一所旷野中简陋的木棚房子中;远离学校、教堂、铁道;没有报纸、书籍、金钱,没有日常生活上的享受,甚至没有日常生活上的必需品,他们将作何感想?使他们必须日行九里,才能进一个设在木棚房子中的简陋的学校中去读书,他们将作何感想?使他们必须在荒野中跋涉五十里,才能借到一本书籍,然后在白天辛勤工作后,借着木柴的火焰之光而阅读,他们将作何感想?让他们如同林肯一样,受学校教育只满一年,即不得不投身工作,他们将作何感想?

每个人,只要有抓得住当前机遇的毅力,有为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就有获得成功的可能。但你该牢记,你的出路就在你自己身上,在你以为出路是在别处或别人身上时,你是要失败的。你的机遇就包裹在你的人格中。

你的成功的可能性,就在你自己的生命中,正像未来的参天大树的种子隐伏在野草灌木丛中一样。你的成功就是你的自我的演进、展开与实现。

没有机遇!永远在等待机遇。这是怯弱者和懒怠者的托词。

一个有作为、有志气的孩子,一经认定目标向前走去,便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他的进步。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机遇只同积累了优势的人交友,只与做好了准备的人握手。“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生物学家巴斯德语)

古语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栽梧成林,凤凰来栖。”只有进行优势积累,才能得到机遇的青睐。

机遇总是与长期积累、认真寻觅它的人结缘。成功就是勤奋加上机遇。香港女作家梁凤仪十分推崇“勤+缘”,即此义。这个“缘”,即机缘、机遇。

美国篮球名将乔丹对此也深有体会:“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抓紧所有的时间,让力量发挥到极致,那些斑斓多彩的机会,一个个就会来到这些人面前了。”

“唐老鸭”李扬在青年时代就一直在积极寻求,努力争取机遇,最后终于得到了机遇的“奖赏”。初中毕业即当工程兵的李扬,施工任务重,打坑道,运灰浆,有时一天要干十多个小时。工作之余,他爱好写作,经常向团部的广播室投稿,并负责出版连队的黑板报,人们都称他为“小秀才”。退伍回京后,他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他艰苦地自学,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对影视文艺的爱好,使他广交艺坛好友。经朋友介绍,他当上了几部译制片的业余配音员,这个还未有安身立命之所的青年,学了机械专业后,又“不务正业”,到某剧组干了几年临时工。他细心琢磨配音,在给“孙悟空”配音时,配出了特色。1986年,他又为美国风靡全球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担任汉语配音,“唐老鸭”的独特声腔使李扬家喻户晓,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

一曲《九妹》轰动京城,中国唱片总公司寻找这个将民歌和通俗歌曲风格融于一体的歌曲作者,引人注目,也给作者带来了发展音乐才华的机遇。这首歌的词曲作者王志明,原来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不足21岁的小人物。在获得这一机遇前,他的积累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他自幼爱音乐,自学作词作曲。母亲为了孩子的学习,特为他购了一架竖式钢琴。王志明7岁登台唱歌并获奖,10岁入重庆艺术学校,是一个音乐苗子。学校毕业后,分到京剧团,不幸的是,他的嗓子出了问题,他决心另选新路。于是他学习音乐创作,开始苦读《基础乐理》、《作曲基础》等书,并自学钢琴,准备报考音乐学院。

1994年冬,他带着十余首习作去北京探路受挫。在返家的列车上,与一位打工的青年闲聊,这个青年谈起对家乡女友“九妹”的思念,其情感人,触发了王志明创作的灵感。他历时4个月方完成《九妹》的创作。这支民风醇厚、旋律流畅、歌词真挚、朗朗上口、一气呵成的四川小调,独具韵味。他又一次闯北京,怀着试试看的心理,向中国唱片总公司制作室投了稿。当时,他认为北京歌坛作曲家、歌手云集,并未对自己的作品抱什么希望,在寄发的稿件上只留下了王运好的化名。直到后来电视报刊等传媒寻找了四个月,才使《九妹》作者被“挖掘”了出来。

不少人总是埋怨机遇不愿光顾他的门庭,却未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积累和准备上。若你事先在某一领域或某种技能上打下坚实的基础,遇到合适的机会,如岗位转换或招聘应试,正需要这一方面的人才,就能大显身手。若你根本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那就只得干瞪眼,与机遇无缘了。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因有汉语优势,20世纪40年代初,在选拔英驻中国使馆人员时得以胜出。在华期间,又有了周游访问,收集资料的机会,使他为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巨著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