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227900000066

第66章 保护内心的良知

第十三章3 保护内心的良知

王阳明的一个学生,晚上睡觉的时候捉到一个贼,他对贼说:“你难道没有良知吗?为什么去做贼呢?”贼大笑起来,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呢?”这个时候天很热,他就对贼说:“你把上身的衣服脱光。”贼照做了,他又说:“还是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呢?”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大好吧。”他向贼大喝道:“这就是你的良知!”贼立即悔悟了,向这个学生磕了个头离开了。

王阳明的学生用一句话激起了贼的良知。所谓“良知”,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一个人的善恶之心、羞耻之心。其实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善意,追求美好的东西是人的本性。

良知就像是埋藏在心灵土地中的一颗种子,每一颗种子都蕴涵着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力量。但是,既然是种子,就要埋在土里,要等它生根发芽,才能冒出土壤,长成幼苗,很多人却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他们的良知被盖在了土下,一辈子都没有破土而出,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十年,非常可惜。

有一天,王阳明聚集学生讲学,他说:“假如你见到一个没人看护的小孩子,爬呀爬的,就要爬到井里去了,这时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其中一个学生说:“那我肯定冲上去,把他拉回来。”

王阳明说:“是啊,这就是我们对事物作出直接的、本能的反应,这种本能的反应,让你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不就是你真心的体现吗?”

另一个人说:“我也许不会这样做,因为上个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小孩子路上跌倒了,我没有伸手去扶,因为他是我邻居的孩子,我和邻居正在吵架,自然不喜欢他家的孩子,这不也是我本能的反应吗?”

王阳明说:“其实你是知道要去扶一把的啊,至少你往孩子的方向看了一眼,但是你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判断,正是这个判断把你的良知阻隔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就是由私意而生的小智。这种小智,是蒙蔽你真正智慧的灰尘。”

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叫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可耻的。

当你和同学发生口角动手的时候,是否心中有一点点惭愧,觉得这件事情并不值得动武。当朋友借你心爱的轮滑鞋的时候,你不愿借,就说:“对不起,我今天要用。”此时,心里是否有一点点不安,觉得不应该欺骗自己的好朋友?这些让你迟疑和愧疚的小情绪,就是良知的表现。

充满良知的心灵,总会放出温暖的光芒,哪怕是重重的迷雾,也不能把它完全掩盖。它就像海面上的一盏漂浮的航标灯,再大的风浪,它也只是随之浮沉,却不会完全被淹没。在纷乱的现代社会,不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体会自己的真心,它会让你的行为变得明澈、清亮而无所畏惧。

生活中的幸福大都来自一颗善良的心,是良知在闪烁和指引我们的行动、表情。当我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善心之时,我们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支持的声音也会随之增加。不论我们过去做过怎样的事情,现在我们看到了自己心灵中美好而脆弱的良知,它需要我们的浇灌。

因此,当我们想要帮助别人的时候,想要原谅别人的时候,都不要迟疑,要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善意,让世界感受到我们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