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228000000055

第55章 正视金钱的价值

很多青少年对金钱没有更多的观念,因为过惯了依赖父母的生活,金钱在他们手中便成了呼之即来的物品,而且不少青少年有挥霍金钱的倾向,这就需要培养正确的金钱观,俗话说:“没有一道篱笆或一座堡垒会把驮着黄金的驴子阻拦”,金钱可以是很多东西的外壳,更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它并不像平常所说的那样,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假使你一个人不在金钱里埋葬自己,而能用理性支配金钱,这对于他就是一种荣耀,对于别人也大有裨益。

某个墓地的守墓人每个星期总会准时收到一封来信和50元买花的钱,信里署名为“可怜的老太太”的人,托他每星期给她相依为命却睡到墓地里的儿子哈里献上一束花。老实的守墓人每次收到信与钱,总会买束鲜花送到哈里墓前。

一天,“可怜的老太太”终于露面了,她坐着小车来到墓地,却没下车,派开车司机来请守墓人说:“那位托你每星期给她儿子送花的妇人,请你到她那儿说几句话,因为她腿瘫痪了,行走不便。”

守墓人跟着司机来到那位“可怜的老太太”面前,这是一位上了年纪身体极差的老太太,高贵的脸部表情掩饰不了她对生活的绝望和病痛留下的印记。

“我是那位寄信的老太太,”她断断续续地说,“这几年麻烦你了。”

“我每星期都按时送花。”守墓人说。

“谢谢你。”她接着说,“医生说我将不久人世,死了倒也好,我活在世上对这个世界来说已无一点意义。只是,我惦记着将没人再给我儿子送花了。”

守墓人忽然问道:“夫人,你去过孤儿院吗?那里的孩子都没父母。”

“孤儿院?”

“夫人,恕我冒昧,”守墓人说,“在我这儿睡着的人,有哪个是活着的?与其把鲜花大把大把送给那些死去并不能体味生者痛苦与快乐的人,不如把买花的钱留着给那些活着的人。”

“可怜的老太太”听了守墓人的话,半天不言语,叫司机开车走了。

守墓人心想:自己的话对一个临死的孤寡老人可能说过头了。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那辆小车又载着“可怜的老太太”来到墓地,这次开车的不是那个司机,而是“可怜的老太太”自己。她兴高采烈地跳下车,神采奕奕地对守墓人说:“嘿,你的建议创造了奇迹。我把钱全部捐给了孤儿院,那里孤儿的快乐深深感动了我,让我觉得我还有些用处。更想不到这种帮助他人得到的好处,竟奇迹般治好了我的腿。”

把金钱用在刀刃上,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就可以利用它来制造人世间的幸福,为世间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

罗曼?罗兰曾说:“人不能光靠感情生活,人还靠钱生活”,金钱使人成为人,没有钱,你将会失去做人的基本自由。

美国作家泰勒?希克斯在其所著的《职业外创收技巧》中指出,金钱可以使人们在12个方面生活得更美好:物质财富、娱乐、教育、旅游、医疗、退休后经济保障,朋友,更强的信心,更充分地享受生活,更自由地表达自我,激发你取得更大成就,提供从事公益事业的机会。

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已经说明:金钱对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钱是有益的,它使人们能够从事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个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对他人和社会做着贡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承认,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又是万万不能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定的财产:宽敞的房屋、时髦的家具、现代化的电器、流行的服装、小轿车,等等,而这些都需要钱去购买。人们的消费是永无止境的,当你拥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东西之后,你会渴望得到新的更好的东西。

再没有比腰包鼓鼓更能使人放心的了。或者银行里有存款,或者保险柜里存放着热门股票,无论那些对富人持批评态度的人怎样辩解,金钱的确能增强凭正当手段来赚钱的人的自信心。想想吧,你只要钱包里有足够的钞票,你就可以周游世界,买任何钱能买到的东西。

实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告诉我们,随着一个人财富的增长,他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所谓“财大气粗”就是这个道理。拿破仑?希尔说:“钱,好比人的第六感官,缺少了它,就不能充分调动其他的五个感官。”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金钱对于消除贫穷感的作用。

拿破仑?希尔还指出:“口袋里有钱,银行里有存款,会使你更轻松自在,你不必为别人怎么看你而过多忧虑。如果有人不喜欢你,没关系,你可以找到新的朋友。你不必为几百块钱的开销而操心,你可以潇洒地逛商品市场,自由地出入大酒店。”

如果你渴望自由,如果你渴望表现自我,那么就不得不把重视金钱作为动力,这种动力也是强有力的刺激源。许多不以挣钱为目的的失败者常常批评金钱的追求者,说他们是自我的。然而,不能否认,金钱是世界前进的原动力之一。不要忘记,正是美国巨富洛克菲勒先生捐出了一块地,使之后来成为联合国的所在地。没有巨大的财富,是很难想像要做这样一件流芳百世的大事的。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有钱的时候,用几个钱不算什么,直到没有钱,一个钱都有它的意味。”诚然,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存在赚钱的思想,可是囊空如洗的人,是不可能有思想的时间和空隙的。

现实生活中,没有钱寸步难行,然而有了钱却不去合理地花销,也是一文不值,只有用钱来制造快乐时,钱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财富就像粪尿一样,堆积时会发出臭味,散布时可使土地变得肥沃。”

有这么一对恋人,打20来岁起就开始为下辈子的生活操心。当他们的同龄人在建立小家庭,安享天伦之乐时,他俩却一个念头地买房置地,积累钱财。等他们感到可以安心成家时,女的已39岁,这些年来一直在访医求道,也没能怀上一个孩子,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说明一个道理,当你确信某事某物能使你的生活更为充实时,不论它是一次旅行,是一个孩子,或是别的什么,你都应尽力去得到它。要知道有的东西失去了便再也难得到。

玛丽小时候的一件事令她终身难忘。那时她父亲失业了,全家靠吃鱼市上卖剩的鱼杂碎过活。一天,她在一个商店的橱窗内看到了一只带红色塑料花的小别针,顿时她便发疯般地迷上了它。玛丽赶紧跑回家去央求妈妈给一毛钱。母亲叹了口气(一毛钱能买一磅鱼杂碎呢),但父亲说:“给她钱吧,要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就能为孩子买到的快乐,今后是不会再碰上的。”那时,玛丽就明白,这一毛钱所能买到的是永远闪光的快乐。

钱在生活中并不是决定一切的。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梦想本身就具有了使其得以实现的力量。美娜的独生子在很小时就显现出音乐天赋,曲调一听便能记住,自己还能在钢琴上编歌。美娜夫妻俩为使他能得到最好的教育,竟然驱车60英里送他到临近的一个城市去就学。为此,他们付出的代价是:美娜每晚去一个图书馆加夜班,丈夫是个教师,课外在家中设馆开课以增添收入。今天他们的儿子已获得了两个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在几个美国最好的管弦乐队中演奏过。如果当初他父母给他请个价格低的二三流教师,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成果了。

诚如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钱只有在使用时,才会产生它的价值,如果放着不用,就根本毫无意义。让金钱为你所用,而不要成了不会花钱的可怜的守财奴,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只要有眼光,看准了那些能使你幸福的东西,就应不惜金钱去得到它,因为只有金钱能供给你幸福时,它才是最有价值的。在某种意义上,如果一个人死的时候还极有钱,他实在是死得极凄惨。

金钱并不是惟一能够满足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你却不能只顾享受金钱而不去享受生活。享受金钱只能让自己早日堕落,而享受生活却能够使自己不断品尝人生的幸福。享受金钱会使自己被金钱的恶魔无情地缠绕,于是自己的生活主题只有“金钱”两字,整天为金钱所困惑,为金钱而难受,为金钱而痛苦,生活便会沦为围绕一张钞票而上演的闹剧。享受生活的人则不在乎自己有多少金钱,多可以过,少一样可以过,问题是自己处处能够感悟到生活。享受金钱的人最后会被金钱妖魔化,绝对没有好的下场。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于是越活越有味道。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岩浆似的流进他的口袋里时,他变得贪婪、冷酷。深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的居民对他深恶痛绝。有的受害者做出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指之刑,或乱针扎“死”。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洛克菲勒为金钱操劳过度,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多岁;并建议他必须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这时,离死不远的他才开始省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师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给别人。

于是,他在1901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会”;1913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

他后半生不再做钱财的奴隶,喜爱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到了90岁,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日子过得很愉快。

他逝世于1937年,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青年人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待金钱必须要拿得起放得下,赚钱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赚钱。假如人活着只把追逐金钱作为人生惟一的目标和宗旨,那人将是一种可怜的动物,人将会被自己所制造出来的这种工具捆绑起来,被生活所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