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最需要父母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
228200000013

第13章 习惯自我否定的孩子,极易患上社交恐惧症

第12章习惯自我否定的孩子,极易患上社交恐惧症

孩子害怕与人交往,不敢与陌生人说话,不愿意到人多热闹的场合……孩子的这些行为让父母感到很烦恼,有的父母甚至会因此训斥孩子,殊不知,父母的训斥会加重孩子的这些行为,会让他们更加害怕与人交往。

【成长的天空】

不敢与人交往的小男孩

凯凯今年4岁了,原来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带他,后来随着工作日渐繁忙,照顾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爸爸妈妈将他送到了幼儿园,想让他适应一下集体生活。没想到几周后,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告诉凯凯的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建议进行心理辅导。爸爸妈妈很是诧异,每天上下学接送,凯凯一看见父母就笑逐颜开,回家也不停地说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没看出异常啊。于是爸爸决定请一天假,到幼儿园看个究竟。

在老师的陪同下,爸爸来到了凯凯的班级,躲在窗外观察。他发现,无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凯凯总是一个人躲在小朋友们的后面。老师上课提问到他,他低着头、红着脸,不知道嗫嗫嚅嚅的在说什么;自由活动时,大部分小朋友都聚在一起玩,但凯凯却一个人搬着小板凳在边上独自玩积木。同时,父母注意到,晚上带凯凯散步,见到同院的叔叔阿姨,他从来不叫,要么装没看见,要么死命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往身后躲。而且也不常和同院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时候妈妈把他送去楼下的儿童乐园,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一会儿,他就自己回家了。

【心理点拨】

孩子社交恐惧根源在家长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孩子身上都很常见。我们知道,孩子由于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经验,在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产生焦虑。随着和陌生人交往次数的增加,焦虑逐渐降低,最终会成为“熟人”。但如果长时间、反复出现持续的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就表示有社交恐惧症的嫌疑了。

社交是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有的孩子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有时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惧”。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孩子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些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现。

这些孩子,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因为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这种家庭里,便产生惧怕心理,孩子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

鼓励孩子大胆地与人交往

孩子害怕与人交往,不敢与陌生人说话,不愿意到人多热闹的场合……孩子的这些行为让父母感到很烦恼,那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鼓励孩子。

1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并且帮助他

遇见老师、同学、叔叔阿姨,孩子无视打招呼的人,会令父母感到不自在,此时,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的感受,只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中,不能外露,不要强迫孩子。如孩子因羞涩而不愿与别人交往时,父母首先要接纳这一点,然后给予具体的帮助,以克服这种胆怯。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如说:“不要对别人这样粗鲁,太没礼貌了。”因为这样会将标签永远贴在孩子身上。当有人打招呼时大人可代替孩子回答,如果邻居问:“小明,今天和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大人代之答:“我们去看电影了,是吧,小明!”小明也许会回答:“是的!”这样可以自然地帮助孩子进入谈话的角色。孩子需要帮助指导,但首先要尽量让他自己开口说话。

2做些角色扮演游戏,帮孩子在家中练习社交技巧

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在家里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因此,在家的时候,父母可与孩子做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例如:大人当乘客,孩子售票员,进行乘公交车游戏。如果他迟疑不决,还可以交换角色,或换一种角色游戏。平日要鼓励孩子回答常问的问题,如“你的玩具娃娃叫什么名字?”“我们到外婆家去,你要穿花衣服还是红衣服?”要多鼓励孩子回答问题。

3让孩子有学习社交的机会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学习交往的机会,如每次带孩子出门,可与其他家长打招呼,去商店买东西与售货员交谈,拜访亲友,在家中招待客人等,都是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机会。不但要为小孩子树立榜样,还要教会他交往技能。交往技巧不是天生的,而是学来的,要让孩子有榜样学习,这样他就会慢慢地学会与人交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