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2319400000016

第16章 心经七品(10)

在花鸟画中,有花有鸟。一枝碧桃,上面栖着两只彩色的小鸟。假如那鸟离枝而去,那花枝是否觉得失落?在山水画中,有山有水,还有人。汉服高士,倚着一棵大古松,听那潺湲的水声。假如那人去了,那地方是不是就显得冷清?我家里有时会有人小住一阵子,人走后难耐寂寞,空空荡荡的房间里到处回响足音。从小到大,我去过一些地方,贵州的遵义、道真,江西的宜丰,青海的西宁、达日、刚察、昆仑山、青海湖,是我难忘的地方,如今我已过了那个时候,别来山水无恙?贾宝玉住在大观园中,日夜快乐,有朝一日他的姐姐妹妹走的走,散的散,那园子空了,贾宝玉心里非常难受。西门庆临死的时候还痴心妄想他的妻妾丫环不要散了,好好地聚在一起长年守住他的灵,就像他还活着一样。种种这些,有情众生,乐也因为一个情字,苦也因为一个情字,要说多与少,应是苦多乐少。菩萨之名为“觉有情”,他是如何觉悟众生?

世人所谓的“满足”,指渴了有水喝,饿了有饭吃,性欲旺盛时得到完全的发泄,这些都是美好的,但必不能长久。《圣经》上说:“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传道书1:5-1:8》)四川农村把贪想叫做“眼睛饿”,如果饿得狠、饿得凶,就叫“饿痨”。这痨症的特点就是吃再多也吃不饱,到死都想着吃。既然这样,天地自有安排。《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讲的无间地狱,让人“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不知这时算不算“饱”?

我听说人生下来就是苦的,佛教把这称作“孽”,基督教把这称作“罪”,“罪”与“孽”在一起,就成了罪孽。世人罪孽深重,为何还有欢乐?婴儿本是罪身,吃奶的时候刹那无罪。男人本是孽障,女人本是冤家,男欢女爱,居然证得无上菩提。这是不可思议的。不但如此,你看石匠高高举起手中的大锤砸向钢钎,他嘴里喊着有节奏的调子;纤夫裸体走在荒水滩上,拉着船低着头往前走,虽然绳子勒得肩膀发红发肿,如同火烧,但他嘴里喊着有滋有味的号子,竟然非常欢乐,这是为何?

原来,放下即得解脱。心里没牵挂,自然就是快乐的。

《心经》把心里没牵挂叫做“心无挂碍”,无挂就是一丝不挂,无碍就是毫无阻碍。无挂无碍就是一切都空了,空了就通了,通了就松了,松了就一飞冲天。《老子》说“道冲而用之”,隐含此意。你把鸟儿捆绑,它怎么飞到天上?你给鱼儿穿衣服,它怎么游水?庄子讲了个寓言,说从前有个国王喜欢一只鸟儿,给它王侯级别的待遇,住金笼,吃美食,没多久就死了。唐人有两句诗写得好:“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李白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出这个“门”,一生被围困。出这个门就好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可以看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一番美景。人人心中都有个桃花源,人人又自己把桃树砍了,如何能成?我有两句诗:“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种桃花在堂前。”自求多福,果子熟了自然无牵挂。记住要把果子给人吃,虽然有满林果子,并不私藏,大家分享最好。从天而降的好处人人有份。不要以为自己拥有什么,得到什么,如果硬要说得到什么,那就是得到了一丝不挂,拥有了一无所有。《心经》讲:“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想到自己一无所有,才会放下。如果还有世上的追求,牵挂就会继续捆绑我们的心,不会有解脱。也许你要说:忘掉恨容易,忘掉爱极难,一想到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就放不下。这话有道理,但还没想透。爱我的人尽管让他爱,到我又老又丑的时候再看他还爱我不?我爱的人我祝福他,已无拥有之心,但有祝福之意。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两条自由的鱼儿不必相逢,我游在水中,就是与你在一起。

心无挂碍:空明的心里没牵挂。

无有恐怖:没牵挂就不害怕。

涅槃:解脱。玄奘译为“寂灭”。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未来之佛。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讲经说法】无有恐怖

《心经》上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意思是说没有牵挂,就没有恐怖。如果有牵挂,恐怖是难免的。爱常让人害怕,为了“得到”,常去“追求”,无所不用其极。我的朋友王麒写了本书《爱情不能承受之重》,王麒说:“爱情是一场角逐和猎杀,俘虏与抵抗是它永恒不变的主题。从心的掠夺到人的掠夺,或从人的掠夺到心的掠夺,都是从暴力走向暴力。暴力是爱情的黄金法则。”王麒又说:“把阴谋放入爱情,或将爱情放入阴谋,这是爱情变得难以承受的原因。”暴力加阴谋,这就是爱情的真相。这样以来,恐怖不可避免了。唐璜为了得到特蕾莎,杀死她全家。西门庆为了得到潘金莲,杀死武大郎;为了得到李瓶儿,杀死花子虚。《金瓶梅》上写西门庆临死时,“眼前看见花子虚、武大在他跟前站立,向他讨债。”显然是吓得魂不附体,“又不肯告人说,只叫人厮守着他。(《金瓶梅》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得病 吴月娘墓生产子》)那管什么用。之前,李瓶儿也是这样。她死后托魂对西门庆说:“我的哥哥,你在这里睡哩,奴来见你一面。我被那厮告了一状,把我监的狱中,血水淋漓,与秽污在一处,整受了这些时苦。”(《金瓶梅》第六十七回《西门庆书房赏雪 李瓶儿梦诉幽情》)种种、种种,李瓶儿与西门庆在阴间阳世受的苦都因为当初种下的孽,佛经上把这叫做“因爱生怖”。你不能说西门庆与李瓶儿之间没有爱情,但他们要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代价。任何事都会有代价,佛把这称为“因果”,再说清楚些就是“报应”。

能不能不爱?这个问题提得怪,好比突然之间有人对我说“能不能不做人?”这种没头没脑的假设让人发笑。然而,这是有人在真真切切地关心自己的命运,试图说“不”了。能不能不爱?你会说:“本来可以,但现在已经晚了。空气里都是她,怎能不爱?”不要拿空气当挡箭牌,你说的空气,我一箭就射穿了。什么叫“晚了?”晚了就点灯。凡是“本来可以”的,现在也“必然可以”。要这么想:刚生下来时我无知无欲,本来是不爱她的,后来染于“色”,六根不净,因此才爱上她。说是爱其实是往自己脸上贴金,无非是想拥有她的肉体。至于灵魂、精神,从没见到过。眼泪也曾见过,但都是因为贪心又得不到。女人流泪是因为一枚戒指,男人流泪是因为一个馒头。雄心万丈,却不得不先去做狗。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来日他得势了杀人无数。张献忠大杀四川,无非是心里想: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当不成皇帝,就要杀尽天下人,让后来的皇帝做光杆司令。张献忠这种心理很有代表性,这个世界盛产张献忠,这就是一部分恐怖的由来。

人相杀,此为小恐怖。人自杀,此为大恐怖。羊入虎口,兔与狐为邻,择地不慎,无异自取灭亡。这种自杀有个过程,开始的时候生活美满,不知不觉福气享完了,生命出现深渊,这时候任何一句话都能把怒火点燃,任何一件事都能把人毁灭。《红楼梦》上说“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就是说的这个。目睹人家的灭亡时,我为看客,暗自庆幸,不知不觉自家面临毁灭,才体会到了恐怖的滋味。

《心经》上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意思就是要我们一切放下,这样就不会有恐怖。恐怖生于情,情生于色,明白了“色即是空”的道理,突然之间掉头就走。山高水长,何等坦荡。

【讲经说法】远离颠倒梦想

梦是人做的,分为晚上的梦与白日梦。做白日梦,人人说是痴。晚上做梦,人人以为自然。殊不知在这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颠倒梦想中,人早就淘空了。人的一生好比水中巨石,大水冲冲冲,就冲成了小石头。再冲冲冲,化为乌有。海洋上每年消失二百多个岛屿,全是被那海洋之梦吞噬的。地球上每天消失成千上万的人,全是被人生之梦吞噬的。有人想当皇帝,有人想当将军,还有人想当西门庆。第一个西门庆死了,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大西门庆死了,还有小西门庆,还有各种各样的西门庆。什么叫西门庆?贪心贪欲就叫西门庆。不一定是三妻四妾,没老婆的人也可能是西门庆。不一定有钱有势,没钱没势的人发起狠来也是西门庆。颠倒梦想,必然行为乖张,杀戮就狠,不留情面。《姑妄言》上有个人叫暴利,是个穷恶棍,常想霸占隔壁何秀才的老婆葵花。这何秀才有个富朋友叫祁辛,先把葵花霸占,留何秀才在家读书。那暴利见葵花落入他人之手,怒不可遏,把刀磨快,趁黑直杀进去,杀死了祁辛与葵花。你看,当一个人心中的美梦破灭时,他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金瓶梅》里的张胜,大有西门庆狠恶的影子。这张胜本是周守备的家将,倚仗势力欺负人惯了。西门庆死后,陈经济流落江湖,一番曲折与春梅见了面,又自家羞愧,不敢在周府住下去,继续流浪在外边。春梅求周守备去找,周守备就派了张胜。人虽然找到了,好一番羞辱。陈经济先是做道士的娈童,然后又被泼皮刘二殴打,回到周府开了窍,一面与春梅鬼混,一面也开始发家。陈经济起势后,欲除张胜,免得有人成天在他脸上抹黑。那天陈经济与春梅正在房中商量,没想到隔墙有耳,被张胜听了个正着,无须多想,提刀就进去。这时春梅刚好被丫头叫去抱小孩走开了,留这陈经济在床上。“见他进来,叫道:‘呵呀!你来做甚么?’张胜怒道:‘我来杀你!你如何对淫妇说倒要害我?我寻得你来不是了?反恩将仇报。常言‘黑头虫儿不可救,救之就要吃人肉’,休走,吃我一刀!明年今日是你死忌。’那经济光赤条身子没处躲,只搂着被。辰胜拉被过一边,向他身就扎了一刀子来,扎着软肋,鲜血就迸出来。”(《金瓶梅》第九十九回《刘二醉骂王六儿 张胜忿杀陈经济》)这张胜以为自己做得对,陈经济恩将仇报该杀,因此下手又快又狠。其实内心深处,张胜是嫉妒陈经济发家,他以为他才是应该发的,之所以不发,是有人占去了。张胜嫉妒陈经济,我们应该读作应伯爵嫉妒西门庆。种种这些,都是妄想。应伯爵所羡慕的西门庆,张胜所嫉妒的陈经济,原本都梦幻泡影。关于这一点,应伯爵与张胜也都知道,但他们还是一个劲地效仿,以至让悲剧一再重演。张胜一生颠倒梦想,最后梦到头就是他也被杀。被颠倒的势必又颠倒过来,只不过那去颠倒的永远不再有机会。

《金瓶梅》中的李安本来与张胜一样是周府家将,两人的性情大体没什么两样,一色的争强好狠,贪图富贵。张胜杀了陈经济,又拿起刀赶过来要杀春梅,被李安劝住了。春梅怒杀张胜,为报答李安,一时老毛病发作,又要以身相许,大把大把给财给物,暗示不已。李安接受了春梅的财物,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又走了老路,然而世上之事也有例外,并不是人人都在梦中!“当夜过了一归,次早起来迳拿衣服到家与他母亲。做娘的问道:‘这东西是那里的?’李安把来事说了一遍。做母的听言叫苦:‘当初张胜干坏事,一百棍打死;他今日把东西与你,却是什么意思?我今六十以上年纪,自从没了你爹爹,满眼只看着你,若是做出事来,老身靠谁?明早便不要去了。’”“这李安终是个孝顺的男子,就依着娘的话,收拾行李,往青州府投他叔叔李贵去了。”(《金瓶梅》第一百回《韩爱姐湖州寻父 普静师荐拔群冤》)

这李安有福,听了老娘的话,从梦里醒过来,心放正,身摆平,对诱惑说“不”,另寻一处过日子去了。这世界大得很,人多得很,离开那地方、那些人,自然就解脱了。关键在于不要自己做梦,看清楚自己的命,莫再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看天看地,再看看老娘,就什么都明白了。老娘经历的事多,再乱的事情一说就穿,一看就破。不问过来人,怎见那座山?佛菩萨慈悲心肠,见过的人、事、物何止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佛眼观照前世、今生与来世,人处轮回中犯的傻、造的孽、做的梦,他全知道。每当闹不清时,我们虔诚忏悔,也就闹清了。李安是好男儿,哪里好?全身都好,他听了老娘的话走出狼窝,自己也就不再是狼了。一言之善可救万恶,一心之善可解万难,关键时刻一点头,就看见一条正路从眼前出现。以前颠倒梦想处,正是今日痛悔精进时。小屋空空,破床板、破绵被,有人能在上面做一个热热闹闹的南柯之梦,醒来苍白。有的过路人把这小屋当临时遮蔽风雨的地方,风雨过后就走,任这小屋日渐朽了,直到塌了。另外有种人不嫌小屋空空,一点一点建设成好屋,一家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然入睡,哪里需要做梦寻安慰?庄子说“至人无梦”,真正的人是浑金璞玉,通过修炼悟得无漏智慧,精气神葆全,返回到先天。不是通过做梦,而是通过做人,找回本来就有的幸福。做人不再颠三倒四,也就不再朝三暮四。吃饭就吃饭,喝酒就喝酒。做人没花样,做事就灵醒。

【讲经说法】生生世世,死死生生

《心经》上讲的三世佛指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释迦牟尼即现在佛,释迦牟尼之前的被称作过去佛,如燃灯佛;释迦牟尼之后的被称作未来佛,如弥勒佛。顾名思义,三世佛管三世,如果你属于过去,是个“过去人”,去找过去佛。如果你属于未来,是个“未来人”,去找未来佛。如果你只属于现在,是个“现在人”,请找现在佛。这三世佛管三世人的心,然而此心难求,此身易失。没有人的配合,佛的力量也有限。春风吹不活死树,好消息不能告诉死人。要想被拯救,先要保存好一颗心。圣人说“正心诚意”(《大学》),又说“不诚无物”(《中庸》),对自己了解几分就说几分话,老实人走哪里都有救。

世路茫茫,一心难得。佛陀告诉他的弟子须菩提说:“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因为众生的心都是妄心,所以佛说“诸心皆为非心”,并具体例举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种心都不可能得到,因为它们全属空虚。记住:我们只能得到本来就有的东西,不能得到本来就没有的东西。若有三世人,妄求三世心,连专管三世的三世佛都帮不了你。佛菩萨只是觉悟你,引导你去发现,本身并非发明家。人的妄求何等难以实现,难道一定要做这三世美梦吗?秦始皇自称始皇帝,想把江山二世、三世传下去,只到千秋万代,永远奴役人。他这种妄心很快就覆灭了。《金刚经》上的长老须菩提裸露右肩,右膝着地,以极其恭敬的礼节合掌问希有世尊:“云何降伏其心?”指降伏世人之心。佛就告诉他:“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又告诉他“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以上两点很重要,是佛明确告诉我们降伏一颗心的办法,一是“有余涅槃”,二是“布施”。下面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