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2319400000008

第8章 心经七品(2)

“不沾染”这三个字,正是菩萨觉悟人的要道。吴月娘不参与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等人的争宠大战,反让西门庆把她捧得高。吴月娘无情无义,西门庆反视她为有情有义,在她身上有着金、瓶、梅不具有的魅力。世人读《金瓶梅》,都爱问“谁是西门庆最宠爱的女人?”或说金,或说瓶,或说梅,其实吴月娘才是西门庆的最爱。外人很难想象,西门庆在外面无恶不作,在家里却供着一个女菩萨,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连所有的魔头都想成佛,做魔苦哇,谁不想自在成佛。

《金瓶梅》里每回都写西门庆的苦恼,我把这称为“天魔七恼”。想要又得不到,他苦恼。得到了却变味,他苦恼。内心日渐空虚,他苦恼。身体日益衰弱,他苦恼。事事都能成,事事转眼成空,事事戏弄他,人人离开他,他苦恼。人面前风光,睡觉噩梦连场,他苦恼。无名业火困扰他,说不出的乏味攻击他又抚摸他,这是他最大苦恼。西门庆的生活陷入热闹的冷清,繁华的冷寂,欢笑如噩梦,佳人如鬼魅之影。他内心早已深知自己将被放空,如果没有拯救,那么他的结局就是没结局。

西门庆到底还有一丝灵性,他明白很多时候必须依靠吴月娘,这是他的命,他也认了。当初吴月娘管着他,他浑身不自在,后来才晓得有人肯管自己,那是福气。做人就怕天不收、地不管,自己也管不了自己,那就只有让阎罗王来动手了。多少次,吴月娘把西门庆从死亡边缘拉回,西门庆太明白这个了,后来他一看到吴月娘,就从不自在到自在了。世上总有一种人,专门成全人,包容人,救人爱人,给人裸露的心,又给人封好的蜜,这种人是菩萨,是贵人,希望我们都能认得出,抓得住,再不要放开。

“自在”有三重境界,今我试说之。第一重境界,忍辱负重。到农村去,你会看到挑担子的自在,空手的不自在,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是这个意思。第二重境界,随遇而安。过年就放鞭炮,清明就踏青,但无须“断魂”。第三重境界,不遇而安。这个境界好得很!不遇而安比随遇而安更好。“随遇而安”,讲虽非所想,毕竟有所遇,因此知足者常乐,安然自适,这是陶渊明了,他过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桃源生活,但毕竟手中有菊花,抬头也可以看见南山,他知足了。比“随遇而安”更可贵的是“不遇而安”,指一个人最终什么也没遇到,但他居然也很安心。孔子就是这种人,周游列国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用他,但他“返鲁而乐正”,思想境界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有人要问,既然一无所遇,他不遗憾吗?为什么还安心?还是那两个字:认命。“认命”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忍命,二是认清自己的命,二者缺一不可。认命者一日千里,他放下包袱,终于凭借命运之风迎来人生的辉煌。

我曾发下以下三个大愿:

一愿心中理想永远不要实现。

二愿心中想见的人永远不要见面。

三愿做事永远失败。

为什么发这个毒誓?这誓言很毒么?还有更毒的我就不说了。我发此三愿并非故作惊人之谈,而是出于真心。此为佛法:世上一切皆空,若我执著将会堕入更惨境地。苦海茫茫,回头是岸。当我放下一切外在的理念,才会找到内在的生活。那时什么都有了,我指的是永恒。自由自在的菩萨道,总由生活的死囚悟出。请跟着我念:“放下、放下,现在就是最好。”这句话就是《心经》密咒“般若波罗密多”的当下版,任何时候都管用。我不骗你,天堂也不过就那样,若我们安心,地狱里都能开出莲花。末了,我做两句诗送给大家:“抬头不见三尺天,一人一枝地狱莲。”我这是跟吴月娘学的。吴月娘这个禅法,可以叫做“地狱莲花”,是莲花中的极品。莲花开在地狱里,自由自在的菩萨道就是这样炼成的。

【讲经说法】无漏智慧

《心经》密咒“般若波罗密多”,意思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波罗密”是彼岸的意思,“般若”念作“波若”,就是智慧。“般若波罗密”即智慧波罗密,是菩萨为普度众生,必须修炼的六波罗密之一,被称作“诸佛之母”,相当重要。这个词不是很好念,我们再来顺一下:

般若波罗密多=般若波罗密(多是修饰语)=智慧波罗密=智慧彼岸

“智慧彼岸”意思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这是六波罗密之一,除此外还有不是通过智慧就可以到达彼岸的,这里就不讲了。“智慧彼岸”一词向我们暗示:一旦开悟,此岸即彼岸。天堂并非在天上,彼岸并非在彼处。并无空间的鸿沟,也并无时间的链条。在另一维度里,人心将发生惊人逆转,世事将发生惊人反复。传说回到原地,神话成为亲历。佛经上称此现象为“不可思议”,《易经》上称此现象为“匪夷所思”。

佛常说的般若有三种:一为文字般若,你可以理解为文字禅。“不立文字”,这四个字就是文字。“无字书”,这三个字也是字。因此实说吧,自从佛陀寂灭以来,还没有人不凭借文字能悟出什么名堂来,只不过我们不要痴迷就是了,总要看到文字背后的文字,话语背后的话语。二为观照般若,即内观之道,这是佛家绝活,宋明理学家如朱子、王阳明等人从这个法门得到的好处极多,隋唐以来的高僧也多半从这里悟道,稍后我们再说说。三为实相般若,就是从本相、本体实实在在把握智慧所在,放下观念,弃绝外相,直接进入真理。那时,人不是人,人也不是物,人也不是事,人是理。

文字般若——点燃智慧

观照般若——体贴智慧

实相般若——进入智慧

此处,我讲讲“观照般若”。“观”指反观、内观,“照”指对比、叠合。人照镜子是没法叠合的,镜像总与人相反。要想叠合,只能是灵肉一体。水入水杯,气入气球,老子说“无有入于无间”,这是叠合。有形不能与有形叠合,无形也不能与无形叠合,必须是无形与有形在一起,才能叠合。也就是说,无形得委屈自己,进入有形,才能完成生命仪式的合一。太高贵的灵魂不适合并不高贵的肉体,很多事情总要放下架子才好。灵魂放下架子,才有肉体的欢乐。肉体展示身段,才能穿上灵魂这件衣服。

一观一照,智慧就显明了。在这观照中,以什么为标准呢?佛家以“清净无漏”为最好的智慧,称为“无漏智慧”。如果一种智慧是有泄漏的,不能称为智慧。如果一种智慧稳立不漏,圆满,坚实,恒定,就能称为智慧。古代印度人居住在恒河岸边,沙子与水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佛经常以此为喻,说佛法广大就说如“恒河沙数”,说心性坚稳就说成就“无漏智慧”。“漏”本指沙漏,这小玩意儿中国古代也有,是一种计时器,形如两个对立的三角形,两个斗相接,中间是空的,沙子就从中间一粒一粒漏下去。当沙漏上半部的沙子全部漏完沉底,那么时间就到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粒粒的细沙,当它不知不觉地漏下,很快就会引起全体的陷落,最终把上面一层漏得干干净净,满满的很快就成了空空的。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不知不觉时间溜走,人溜走,事消失,情感蒸发,心被淘空。为什么如此无情?因为我们修炼不到家,心性不全,凡事把持不住,一漏再漏,最终耗干。

要想“无漏”,就要打回原形,重新设计生活。观音菩萨的甘露瓶为什么永远灵露充满,永远不漏?因为它是坚实无缝的,并且托在一只坚实的手中,当然不会漏走。

我们的智慧也是如此。要大巧若拙,要大智若愚,要坚实无漏,要稳稳托起。

有的人可不是这样,硬要耍小聪明,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这样。还有一种人,他也懂得收手,但不懂得放手,最终不免断送了自己前程,漏走了青春,废去了生命,让人叹惜,让佛菩萨伤心。

收手容易放手难。很多贪官搞不懂为什么最终自己会翻船,他心里直叫屈:“我已经收手了呀!”是的,你已经收手了,你已经不贪了,但是你放手了吗?已经到手的权与钱你不是还在尽力使用吗?强盗把抢来的东西放在家里安然享用,岂是正道?何不放手?何不散财?何不弃权?伸手容易缩手难,断手就在摊手前。

当今盛世,人人积极进取,《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最值得我们深思。这是个进取的人,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为何最终成了禽兽?最终自寻死路?他的智慧为什么救不了他?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你问我,我问谁?也许内心深处,我们都是西门庆。

西门庆出身商人家庭,因父母亲死的早,没人管束,渐渐养成虎狼之性,讨了老婆一个又一个,死了一个又一个,人称“打老婆的班头,降妇女的领袖”,专好淫虐,极善浮浪,凡他看上的女人没有能逃脱的——不过也不尽然,在西门庆通过当权贵的干儿子这一方式买官称霸一方后,事业的巅峰期,日进斗金,财源滚滚,与各路官商恶霸称兄道弟,非常风光。这时,他看上了两名美貌的官太太林氏、蓝氏,林氏不久到手,蓝氏还没到手,西门庆就因为与家人媳妇宋氏、姘头王六儿、小妾潘金莲连续三场纵欲宣淫,一命呜呼了,那蓝氏他终究没福消受,空有一身“本事”来不及施展。看来西门庆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他那点本事,那点聪明,到底没什么用,无非让他快乐一时,最终把他葬送了。

我们来看西门庆的几句临终遗言。

西门庆对潘金莲说:“我的冤家,我死后,你姐妹们好好守着我的灵,休要失散了。”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死了还想要!今生没要够,来生再要。西门庆一像曹操,想让姬妾们在他死后继续供他行乐;二像贾宝玉,想让他的女人们永远不散场,永远圈在一个园子里陪他,永远以他为中心宠着他、恋着他、求着他,永远满足他,这些个想法真好,可惜老天爷不答应。呜呼曹操,呜呼贾宝玉,呜呼西门庆。

西门庆对吴月娘说:“我觉自家好生不济,有两句遗言和你说:我死后,你若生下一男半女,你姊妹好好待着,一处居住,休要失散了,惹人家笑话。”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还是老话,希望他的女人们永远不散场,一万年供他行乐,真天真,真可爱,真伟大。不过他对吴月娘说的第一句遗言,有忏悔之意,值得肯定。

西门庆然后一一对女婿、家人、店里伙计吩咐家务与生意,始终不肯放下他的偌大家业,带着巨大遗憾离去了。他的最后一句话:“只怕你娘儿们顾揽不过来。”(《金瓶梅》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得病 吴月娘墓生产子》)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你说对了,他们娘儿们把你搞的事完全顾揽不过来。你太厉害了,留下一个冤魂厉鬼的世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既然知道一死万事空,她们娘儿姊妹在你生时尚打理不清,死后如何管得着?你死时心中的不祥预兆很快就实现了,你的遗言一点儿也不管用。你一转身,她们就跑的跑,逃的逃,卖的卖,死的死,全部散了。非常抱歉,我们都不是上帝,只能眼睁睁看这一切发生,谁让你造那么多孽呢?

纵观西门庆一生,其漏多矣。照佛法来看,他的智慧不能叫智慧,只能叫聪明。智慧与聪明的区别在于:聪明是人为,智慧是天成。顺应出智慧,逆反叫聪明。真正的智慧是无漏智慧,在把持不住的时候依然可以把持住,在伤心的地方依然可以不伤心。这就是功夫了。《心经》上说的观世音菩萨所行的“般若波罗密多”——般若功法即是。这功法的好处在于一切都放下,轻轻松松,做人不累。葆全天性,证得善果。

西门庆一生天性屡毁,漏处甚多,其大处有三,我把它称为“西门三漏”,提炼出来,希望天下有情人,勿学西门大官人。

西门三漏第一漏:漏于形。指西门庆在多年的进取生涯中身体粮仓早就亏空了,上的都是虚火,其五脏六腑早就烤焦了。欲除此症,当服黄帝口诀:“勿摇汝精,勿劳汝形,乃可以长生。”(见《庄子》)

西门三漏第二漏:漏于理。指西门庆不明事理,认大官做干爹,做亲家,又认富商做兄弟,从来没结交过一个善知识,要不就与淫僧妖道来往,日见虚妄,比《红楼梦》里的贾赦还要荒唐几分。欲除此症,再无他法,只有让他再投胎一次,让他爹娘老子从小教他多读圣贤书。

西门三漏第三漏:漏于气。指西门庆争强好胜,稍不如意,气就上来。此漏为大漏。当初他为了保官,托人上东京打理前程忙去了,暂时把李瓶儿放在一边,谁知这一放放出了事,李瓶儿竟嫁给了蒋竹山,把西门庆气得要死。后来他把李瓶儿好歹横抢过来,不久金、瓶争宠,李瓶儿被潘金莲算计死了,西门庆那个伤心,不用提了。西门庆这种秉性,自己搞事,自己生气,不死何为?好比一个漏了气的气球硬要飞上天去,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一阵大风把它刮起来,但那阵风岂会让它好过?

西门三漏,每一漏都是死。人的精气神一旦丧尽,自然油尽灯枯,这就是“进取者”的下场。

《心经》所含无漏智慧有别于此,它根本就不让沙子有漏走的机会。那沙子也不是泥沙,而是泥沙中的金子,是金沙。那金沙也不是放在沙漏中,而是捧在手心里。《圣经》上耶稣基督说:“没有人点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总是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得见亮光。”(《路加福音》)就是这个意思。佛说“一粒沙中见世界”,这粒沙是闪光的金沙,不是浑浊的泥沙。佛说“清净无漏,始可证善果。”

无漏之道也有三,试说如下。

“无漏之道”一:清净。什么叫清净?观音菩萨住在紫竹林,这就叫清净。什么叫清净?观音菩萨手里的甘露瓶,这就叫清净。那瓶中之露菩萨从不妄施,你也不可妄求,若是真心忏悔,自有甘露。信者定,定者清,清者净,净则生机重现,心重明,性重光,自有一番希望。人的心里一天到晚多是昏暗,主要是事多,若不搞事,心里就慢慢明亮。与其在白天昏庸,不如在黑夜明亮。黑夜可贵,贵在净明。观音菩萨在普陀山的洞里何尝有多余之物,也不过是石桌藤床而已。仙家享受不在于繁华,只在于清净。佛家说“清净”,道家说“清静”,都是一个意思。渔夫不打浑水鱼,樵子不上刮风山,凡事要定下来才好。六祖舂米,一下是一下。那些谷粒很快就变成米,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之道”二:闭关。人要随时闭关,学达摩,学慧可,洞里洞外都可以闭关。每当烟熏火燎处,要自服寒冰降火。每当冷落枯寂地,要自家生火。堕到井中要甘做井底之蛙,走到田间要做陇头之牛。总之,处处悟道,时时修禅,养成“吹吹风”的习惯。如果实有所悟,那么你可以随喜众生,就好比一个人犯了烟瘾情不自禁向街头陌生人借火。要知道火都是借来的,有时一个眼神就点燃了。闭关的好处在于认得出自己,分得清别人,事事都在胸中。他胸怀奇大,包容乾坤,整个天空都是他的,海洋都是他的,他根本不需要撒网捕鱼,那些鱼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之道”三:施仁。有财施财,有力出力,无财无力点点头。儒说“仁义”,佛说“慈悲”,基督说“成全”,总之要为人好,甘作人梯人桥。宋江化身而为及时雨,江湖兄弟都受了他的感召,天罡地煞聚合,因缘俱足,大事可为,那些分内之事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并非指一个劲囤积什么,只进不出,那样不会越来越多,反会渐渐堵死。西门庆就是把财宝女人囤积过多,积压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