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2321200000003

第3章

1.制定切实的目标

要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不同的生活阶段有不同的生活目标,要排除空虚与失落,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为人的大小目标,然后去一步步地实现。当然,在给自己定目标之前,应对自己有恰当的认知,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各方面的能力状况及客观条件是否成熟等等。

2.博览群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3.忘我地工作

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4.转移目标

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转移目标。比如培养一些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5.没事找事做

对于过闲所致的心理空虚,只要能够没事找事做,很快就能找到新的心理支撑点。不妨先做一些符合自己兴趣的事情,或者能够创造物质收益的事情。当然,即便现在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也不妨先做做看,总比闲得无聊好,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常常强迫自己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具有强迫现象,比如反复检查窗户是否关紧,大门是否上锁。如果强迫症状出现的次数比较频繁,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对工作和学习有了很大影响,这就要去治疗了。

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被一些想法和行为所操控,比如反复想同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做同一件事。为了排除这些令人不快的思想、观念或欲望会导致严重的内心斗争并伴随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有时可以是为了减轻焦虑而做出一些近似仪式性的动作。尽管他们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自我控制和克服,因而感到痛苦。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到正常生活时,他就可能是得了强迫症。

张老师从事小学教育多年,事业心强,做事特别认真,对什么事都要求做得尽善尽美。在家里,只要看到邻居的自行车放在过道上,他心里就忐忑不安,难过异常,总希望把它搬走。否则脑中始终想着这车的事,情绪烦躁,从头到脚感到气胀。如果强迫自己继续在这种环境待下去,就会睡不着觉,甚至浑身直冒冷汗,心跳加快,头的左侧疼痛,并伴随腰的左侧隐痛。倘若能立即把自行车搬走,则会感到心情舒畅,浑身轻松,气胀也逐步消退,各种不适症状立即自行消失,还能睡一个安稳觉。

为了摆脱这种环境,张老师经常异地睡觉,甚至在回家或出门时干脆闭上眼不去看那辆自行车,但终究没有根除这种强迫的念头。他自己也感到这种想法是可笑的、无聊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就是克服不了。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具有强迫现象,比如反复检查窗户是否关紧,大门是否上锁。如果这种现象只是轻微的、暂时的,当事人不会觉得痛苦,强迫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妨碍,就不算是病态,也不需要太在意。如果强迫症状出现的次数比较频繁,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对工作和学习有了很大影响,这就要去治疗了。

据国际权威专家统计,30岁左右的城市人群最容易引发强迫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大多长期机械工作,压力过大,对本职工作渐渐产生了厌倦,却又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不允许自己出错,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了恶性循环,就容易导致强迫症。

强迫症与一定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患强迫症的人一般具有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自制力差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遇事过于谨慎,缺乏自信心,墨守成规,生活习惯比较呆板,喜欢仔细地思考问题,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等特点。

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正常人偶尔有强迫观念,但是并不持续,然而在某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这种强迫观念却会被强化而持续存在。比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要求过分严格;家庭不和,性生活困难,怀孕,分娩等造成的紧张;亲人的丧亡,突然惊吓,遭受政治上的冲击,濒临破产等等。这些事件会给人带来沉重打击,使人谨小慎微,遇事犹豫不决,反复思考,忧心忡忡,容易促发强迫症状。

心理医生认为,如果已经患有强迫症,只要能勇敢理智地承认它,那它就并不可怕。

要克服强迫症就要确信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残缺也是一种美,维纳斯的断臂被世人称为“完美的美”就是例子。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了。如:担心窗户没关好就没关好了,东西好像没收拾干净就脏着乱着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是会慢慢消失的。

对于意志力较强的人来说,对强迫症进行强迫是治疗强迫症的好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一下子接触到最害怕的东西,然后让自己慢慢适应。

对伴有强迫性思维、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最好辅以药物治疗。

6.时常感到莫名的恐惧

对正常人来说,恐惧症患者恐惧的强烈程度与引发恐惧的情境通常都很不相称,甚至令人难以理解。他们恐惧的对象有特殊环境、人物或特定事物,比如雷雨、精神病人、蟑螂等。

所谓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主要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容易冲动,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

李萍喜欢静静的不被打扰。五年前,她家附近开始建造一幢大饭店,施工昼夜。晚上打桩的声音特别响,使她心跳不止,整夜难以入睡。就是白天,听到敲打声,她也感到心烦意乱。

一天雷雨交加,透过七层楼上的窗户,她看到下面一幢二层旧楼房将要倾倒,许多人正在冒雨搬木料进行支撑。此时李萍突然感到自家的房子也在晃动,心想:这下完了,楼倒了还能活命?她感到非常恐惧,赶紧钻到床底下躲避,直到两小时后雨停了才出来。此后,听到气象预报有雨时,她就感到惶惶不安。每逢雷雨,她就逃至楼梯底下躲起来。

她自己也觉得这样害怕不应该,但无法控制。有时丈夫看到她那种狼狈相,心痛又好笑,对她说:“我在家里,你不用怕,我可以保护你。再说我们住的楼房很结实,是不会倒塌的。”但李萍听不进去,还是照样害怕。

专家认为,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反应。恐惧是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的毛病。

对正常人来说,恐惧症患者恐惧的强烈程度与引发恐惧的情境通常都很不相称,甚至令人难以理解。他们恐惧的对象有特殊环境、人物或特定事物,比如雷雨、精神病人、蟑螂等。

恐惧症患者神志清醒,常常明知引起恐惧反应的事物或情境实际上对自己往往并无威胁或伤害;也知道其他人并不会因这些事物或情境引起恐惧。因此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是一种异常的表现。但是一旦患者遇到相似情境时,就会反复出现恐惧情绪,不能自控,并且产生回避行为。脱离该情境,症状就会逐渐缓和消失。间歇期患者情况基本如常。

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胆小,所以恐惧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恐惧症多发生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而且发病较急,往往在某一事物或情境面前引起一次焦虑和恐惧发作以后,该事物或情境就可能成为恐惧的对象。

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险的逃避情绪。它不但影响人正确的判断,而且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那么,怎样驱除恐惧心理呢?

1.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恐惧往往是缺乏科学根据,胡思乱想造成。很多令人恐惧的东西往往都是“杯弓蛇影”,不足为惧的。所以应该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你可以坦白自己的恐惧心理,让亲友帮忙分析。明白所惧事物的真相对克服恐惧非常重要。

2.勇敢面对自己恐惧的对象

让自己循序地“面对”恐惧。反复接受恐惧的刺激,接触恐惧的目标,逐渐适应这种刺激,从而消除恐惧、逃避的心理。如果你害怕蜘蛛,不妨将蜘蛛照片贴于墙上,勇敢地注视它。过一阶段后,试着手握照片,用铅笔轻戳照片上的蜘蛛,直到用手触摸而不再畏缩为止。如果恐惧的对象是人,则应采取与对方亲近的方式,这样可以了解对方,发现自己原有的那种恐惧心理是多余的。

3.转移注意力

可把注意力从可能引起恐惧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比如,有的小孩生病了最怕打针,不妨在给小孩打针时,让他看看墙上的画,或给他一个小玩具,使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画或玩具上,放松对打针的注意,这样恐惧就消除了。对于大人来说,为了转移注意力可以想一些美好温馨的事情。也可以把令人愉快的事物与所惧怕的对象联系起来。如惧怕吃药,可以把药与爱吃的糖果联系起来,尽想那糖果的美味,次数一多,就不怕吃药了。

7.怕黑,睡觉不敢关灯

有人说自己“怕黑”、“怕鬼”,很可能是害怕黑暗里看不清楚的事物,或模糊不明的阴影,也可能是自己不愿一个人独处,害怕孤独。

有些人怕水,有些人恐高,还有些人连自己怕什么都不清楚,而只能笼统地说:“我怕黑。”其实怕黑的感觉不是来自黑暗,而是另有原因和情况。心理学上认为,“黑暗”只是常见的害怕的感觉的一种而已。害怕在形成之后,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非但不会消退,害怕的程度反而会更加严重,久之则会形成“恐惧症”,进而影响人格发展与日常生活行为。

四岁那年,亚红的弟弟出生了,从此她不再享有被妈妈搂着睡觉的待遇,而那时村里树林茂密,几乎每天夜里都有狼来活动,大人自是熟悉了狼的叫声,不以为然,但年幼的亚红每每听到后却毛骨悚然。于是,她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必须开着灯。有时,爸妈看她睡着了,就把灯关掉。但敏感的亚红一旦意识到灯被关掉了,就会立刻醒来,并要求爸妈不要关灯。

成家后,亚红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依然不敢关灯睡觉。老公每次上夜班,她都会觉得夜晚特别难熬。一关灯,她就会觉得在不可知的黑暗中会有鬼怪跑出来,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怕得受不了,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敢动。所以有时候她会起床玩电脑游戏,直到困得不行了才去睡。

导致怕黑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式不当

人之所以怕黑,不是先天的本能,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是父母亲或者童年陪伴人员的教育造成的。很多人小时候晚上不肯睡觉,长辈都会用鬼神等观念来吓唬他们。比如有的母亲会对孩子说:“黑暗里藏着一个魔鬼,你再不睡觉就让他来吃你。”这些观念一直植根于人的头脑中,让其潜意识中产生对黑暗的恐惧,而这种潜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会一直发生作用。

2.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人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尤其是伴随着黑暗、阴影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有人说自己“怕黑”、“怕鬼”,很可能是害怕黑暗里看不清楚的事物,或模糊不明的阴影,也可能是自己不愿一个人独处,害怕孤独。

3.过于孤独

人具有社会性,人是群体性动物,孤立的人是不能生存的。或许你一个人单独走在黑夜会很害怕,但如果有一个人与你同行,害怕感会减少一点,人越多就越对黑夜不会怕,就是这个道理。

4.过分的渲染和夸大

怕“鬼”也是你小时大人对此过分的渲染和夸大所致,尤其是动作和表情,让你永生难忘,影响将来一辈子。比如,有些老人给孩子讲故事时把鬼的形象描述得恐怖又“真切”,什么“红嘴蓝鼻子,四只毛蹄子”等。

5.电视传播媒介的影响

一些电视节目或恐怖片,都会将“鬼”和黑暗联系起来,再配合一些诡异的音效、动作、道具和化妆,经过大众传播工具的渲染,“鬼很恐怖,它会出现在黑暗的地方。”于是“鬼”和“黑暗”在你心里便有了形象,甚至加深对它的恐惧感。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引起恐惧的往往不是黑暗,而是魔鬼的样子。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去尽快把魔鬼和黑暗分开来,那么,你就会既害怕黑暗,又害怕魔鬼。

面对因恐惧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你可以试着以简单的思考方式,了解自己所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如害怕黑暗,应让自己在黑暗中逐渐壮胆,增加面对黑暗的勇气。如果恐惧暗影造成的幻觉,应先让自己看清楚阴影的真面目。同时可以借父母亲友的陪伴和情感支持所给的安全感,消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