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2327800000004

第4章 组织富有活力指挥得心应手(2)

(三)“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句话是《孙子·谋攻篇》说的,意思是:将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干预将的行动,保证将的才能充分发挥,就会取得战争的胜利。企业的主要领导者,担子是十分繁重的,一切事情如果都由自己亲自去管,纵有三头六臂也是难以胜任的。下面是清朝康熙皇帝的一段佚事。《清史》记载,“三藩之乱”时,占据台湾的郑经也渡过海峡,占领了泉州、漳州等地。消息传来,康熙皇帝率诸皇子正在畅春园练射。闻报,康熙无动于衷。战报接二连三传来,台州也失陷了。皇子和大臣们都急切地等待皇上降旨,可康熙仍一心射箭。当回宫以后,康熙方说出一番道理:福建离京数千里之遥,消息传报费时,而且我不太了解情况,圣旨一下,前方督抚不遵旨不行,遵旨便难免误事,倒不如让他们自己相机行事。我们有些人总觉得下级人员不如自己,总是不放心,下边的事,自己也要去管,去做主,结果是自己辛辛苦苦,反而弄得下级无可适从,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五、布置任务的艺术

(一)压力适当。当下级人员在接受任务时,如果感到承受的压力适宜,就有利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压力过小或过大,均不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高兴承诺。当执行任务的工作人员越是愿意接受任务时,其工作绩效就越好;反之越是消极接受,其工作绩效就越差。这就要求领导者根据任务的性质、难度和执行者的特点,善于进行说服、激励,使他们心情愉快的、满怀信心地去接受任务。

(三)奖惩分明。在布置任务时,向执行人员明确奖惩内容,即怎样做,达到什么标准,给予什么具体的奖励;如果违反要求,达不到什么标准,给予什么具体惩罚。事先明确奖惩,对执行者既有激励又有压力,这可促使他们尽心竭力去完成任务。对领导者来说,事先明确奖惩,可以有效地进行控制。

(四)预防万一。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任务在未执行之前,不能盲目乐观,应对困难估计得充分些,并为此做些必要的准备。美国法学家摩菲作了以下三个推论:一是任何事情都不会像初看上去那么容易;二是办任何事情所要花费的时间,比你想象的都长;三是问题往往出在你认为最不会出问题的地方。因此,领导者在布置一项工作时,应注意:(1)把困难与问题估计得严重些;(2)制定实施计划要周密详尽,切实可行;(3)预先掌握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当然也不要忽视小问题;(4)预先准备好替代方案或补救措施。

(五)安排紧凑。人的能力是有弹性的,时间紧凑的工作安排会有益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反之,时限充裕则工作进度随之而慢,使人精神不集中,慢条斯理,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在布置任务时,应考虑:(1)对工作任务的特点、难易进行认真分析;(2)注意执行者的水平、能力;(3)合理确定完成任务的人数、时间;(4)在执行中,及时掌握情况,根据客观形势变化,随时加以调整。

(六)说干就干。时间就是金钱,谁善于利用“时间差”,谁就能先人一步,而抢到“制高点”。经理要有非凡的洞察力、预见力,动作要快,布置了任务,就雷厉风行。当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的消息传出后,沙特、巴林、阿曼、科威特等海湾国家为防止核辐射污染,纷纷禁止欧洲食品入口,澳大利亚、新西兰抓住这一机会,大力宣传他们的食品天然卫生,当时取代了欧洲不少食品,销售量直线上升。日本也迅速研制出防核食品和防核箱,同样发了一笔“核灾”财。

六、下达指示的“10S”与“6H”

“10S”是指示内容所包含的10项要素,“6H”是指示内容的6项要求。

1.下达指示的“10S”

(1)什么问题。使下级人员了解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或行为规范要求。

(2)什么标准。如数量的、质量的具体要求、指标。

(3)什么人执行。若涉及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应明确谁主、谁辅或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4)什么时间执行。从何时开始执行到何时完成,以及具体的进度安排。

(5)什么地点执行。明确执行任务的地点、场合及有关环境条件。

(6)什么方法完成。如在执行任务中所采用的方法、方式、措施等。

(7)什么手段完成。如使用什么工具、机器、设备、物资,以及需要的经费开支等。

(8)什么目的。使下级了解所要完成任务的意义、重要性。

(9)什么事项必须注意。在执行中估计到会出现什么问题、障碍,事先如何做好准备,以做到有备无患。

(10)什么方法考核、评估任务完成的成果。

上述10项要素中的第一字“什”的汉字拼音是“shén”,而第一个字母是“S”,笔者就把下达指示的10个要素称为“10S”。虽然每次下达指示不一定部包括这10个要素,但可使领导者下达指示时,考虑问题更周到一些。

2.下达指示的“6H”

(1)合于法规、政策。国家法规、政策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要求,因此,领导者的法制、政策观念要强。

(2)合于组织目标。违背组织目标的指挥越好,所起的作用就越糟。

(3)合于职权范围。指挥只有符合本职权限范围,才具有权威性,下级才能执行;否则,超出本职权限范围的指挥,是无效的。

(4)合于实际情况。指挥要有的放矢、切实可行。不了解情况的“瞎指挥”,不仅在物质上造成损失,而且给下级人员造成不良的影响。

(5)合于下级的正当意愿。指挥要认真考虑下级人员的实际能力,要有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不能挫伤他们的热情、积极性。

(6)合于明晰、准确的要求。指挥不论通过口语形式还是文字形式,都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而必须只有一种理解,以便下级人员执行。

上述6项要求中的第一个字“合”的汉字拼音是“hé”,而第一个字母是“H”,笔者称为“6H”。

七、卓有成效地指挥

经理作为企业主要领导人,在开展领导活动中,怎样使指挥富有成效呢?

第一,提高指挥的权威。领导者有无权威及权威大小,直接影响到指挥的有效性。权威包括权力和威信。一方面在管理系统中科学、合理地规定经理的权力;另一方面,经理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经理的品德要高尚,知识和经验要丰富,专业水平要高,办事要客观公正,能严于律己,带头艰苦奋斗,能做职工的表率,这必然使职工群众心悦诚服。

第二,建立健全有力的指挥系统。指挥要统一,不能多头领导、令出多门,企业只能由一个中心发号施令。任何一个下级人员只能接受一个上级领导的指挥。否则,下层组织和工作人员就无所适从,甚至使指挥失灵。

第三,选择有效的指挥方式。由于指挥的方式不同而产生的效果就有较大的差异(见表2—1)。

一般来说,激励说服型的指挥方式效果是好的。由于组织的特点、任务的性质以及被领导者与领导者的个性、素质、水平等情况的不同,在进行说服激励的同时,辅之于严肃的命令、指示,其效果就会更好。

表2—1 指挥方式及其效果

┏━━━━━━━┳━━━━━━┳━━━━━━┳━━━━━━┓

┃ 指挥方式 ┃ 接受态度 ┃ 工作业绩 ┃ 指挥效果 ┃

┣━━━━━━━╋━━━━━━╋━━━━━━╋━━━━━━┫

┃ 激励说服型 ┃ 热情接受 ┃ 业绩卓著 ┃ 最好 ┃

┣━━━━━━━╋━━━━━━╋━━━━━━╋━━━━━━┫

┃ 一般指示型 ┃ 一般接受 ┃ 业绩尚好 ┃ 尚好 ┃

┣━━━━━━━╋━━━━━━╋━━━━━━╋━━━━━━┫

┃ 简单粗暴型 ┃ 消极接受 ┃ 业绩差 ┃ 差 ┃

┗━━━━━━━┻━━━━━━┻━━━━━━┻━━━━━━┛

第四,“善战者,求之于势”。此话引自《孙子·势篇》,意思是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要依靠善于造成有利的态势而取胜。经理不仅通过启发、激励去因势利导,而且要善于造势。孙子说:“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古代1仞等于8尺。其意是:善于指挥作战者,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象推动圆的石头从8000尺高山陡坡上滚下那样自然,飞快而下,这就叫做“势”。军事取胜靠“势”,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取得成功,也可以靠“势”。有的经理发现本企业产品质量不好,毅然当众把次品烧掉,并停产整顿,虽损失几十万元,但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从而造成奋起之“势”。

第五,提高员工的满足感。职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正当需求,应创造条件尽量给以满足,这会极大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安排他们的工作,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特长、爱好与个人的发展;劳动的奖酬要公平合理;工作场合的照明、通风、温度、湿度、空气、声音、墙壁装饰和色调、卫生、安全等物质条件,要适下工作(劳动)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如他们能够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享有某些自主权,受到同事特别是上级领导的尊重,领导者能虚心、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的能力得到承认,工作成绩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等。

第六,善于引导。当职工群众的思想中存在着互不协调的因素时,整个组织就会发生“内耗”,一部分积极情绪将被一部分消极情绪所抵消。当他们不明白领导的意图时,要主动、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清楚,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使他们服从自己。当未得到职工积极配合时,应先考虑检查自己的缺点及改进的方法,不能横加指责,而应以诚恳的态度取得职工的信赖。当职工不听从指挥时,如果制度、指示不妥,难以执行,就应检查上层的责任。如果原因在下级人员,则应耐心、细致向他们讲清不听从指挥的后果和损失,通过事实使他们觉悟。

八、管理的方格法

美国布莱克(R·Blake)和穆顿(J·Mouton)认为,某些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偏向,或者以X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是缺乏进取、好逸恶劳、不愿负责、消极的,因而要采取强硬、严加管制的手段)为依据,或者以Y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是有进取心、有主动性、肯负责任、有创造性的,因而应采取宽松、放任的方法)为依据,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为了避免走向极端,他们的《管理方格》一书,提出了对人、对生产任务都应同时关心的“管理方格法”。

布莱克和穆顿认为,领导者应客观地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情况,向着“9·9”型的管理方式努力。“9·9”型,被称为“战斗集体型”管理。这种管理类型对生产对人都很关心,企业的士气旺盛,职工关系协调,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目标得到最理想的结合,生产任务完成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