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小军迷对你说:军用飞机的魅力
2329700000009

第9章 轰炸机(2)

喷气式轰炸机--喷气式轰炸机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由德国首次研制成功。梅塞施米特公司研制的ME-262型喷气式战斗机于1942年7月首次试飞,后来由于希特勒的坚持,ME-262曾被用来执行轰炸任务,它可载两枚重500千克的炸弹。与此同时,德国阿拉多公司研制了另一种A-234型喷气式轰炸机,可载弹1400公斤。ME-262和AR-234是最早的、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有的两种喷气轰炸机。

超音速轰炸机--超音速轰炸机是由美国研制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了与苏联相对抗,研制了以高空高速突防、深人苏联纵深地带投掷核弹、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B-58型轰炸机。B-58于1956年11月首次试飞,它的最高时速达2100千米,为音速的2倍,可载弹5000千克以上。

隐身轰炸机--隐身轰炸机首先由美国研制成功,美国洛克韦尔公司研制的B-IB型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部分“隐身”功能的轰炸机。B-IB在飞机外形、涂料和发动机的进、喷气口形状上作了防雷达红外线探测处理,这就使它在敌方的雷达和红外线探测器面前,具有了一定的“隐身”作用。

第一种真正的“隐身”轰炸机是美国的F-117战术轰炸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执行秘密研制“隐身”战斗机的“臭鼬工程”计划。1977年原型机试飞成功,1981年定型投产。F-117外型奇特,翼身融为一体,整个机身表面几乎全部由多个小平面拼并而成,可将雷达波以各种角度散射,不能形成有效的回波。机身采用了大量统计表合材料,并涂有隐身涂料。这就使得F-117基本上不会被雷达和红外线探测装置所发现。F-117原本是作为战斗轰炸机而设计的,但由于它优异的“隐身”功能,敌机几乎不可能发现它并与它进行空战,加上它飞行灵活性不够,所以它实际是被用来执行夜间轰炸任务的战术轰炸机。在美国入侵巴拿马和海湾战争轰炸伊拉克的空袭中,美国多次成功地使用F-117执行轰炸任务,而一次也没有被对方探测到。

美国战略空军和诺斯罗普公司研制成功另一种“隐身”战略轰炸机B-2是一种纯粹“飞翼”式飞机,它的机身、机翼、发动机融为一体,既无水平尾翼,也无垂直尾翼,据称它的航程达12000千米,载弹量达34吨,造价高达22.2亿美元,堪称世界之最。

战斗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又称歼击轰炸机。它是既能执行轰炸任务,又能执行空战任务的飞机。

1915年,德国的“齐柏林”飞艇不断地轰炸英国本土,英国临时将3架泰洛伊德小型战斗机改装,携带炸弹成功地攻击了德国的飞艇基地。这是战斗轰炸机的最早起源。20世纪40年代末,最先冠以“战斗轰炸机”这一名称的是美国的F-80,它在朝鲜战场上多次执行轰炸和空战的双重任务。

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战斗轰炸机,是美国于1955年首次试飞的F-105“雷公”式战斗轰炸机。它最多可载5900千克炸弹,还可携带核弹。F-105在越南战场上大量执行轰炸和空战任务。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种制导武器日益完善,目标的空防能力大为提高,所以战术轰炸的任务更多地由歼击轰炸机来完成。自卫能力差的轻型轰炸机已不再发展。随着歼击轰炸机航程和载弹能力的提高,甚至中型轰炸机的任务也可由它来完成。自从出现中、远程导弹后,战略打击力量的重点已转移到导弹上来,战略轰炸机的地位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后,只有美、苏两国尚在继续研制远程超音速轰炸机,如美国的B-1,都是变后掠翼飞机,装有先进的自动导航系统、地形跟踪系统和电子对抗设备,攻击武器以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为主,能在复杂气象和地形条件下隐蔽地进行超低空突防,对目标进行远距离攻击。远程超音速轰炸机易于分散隐蔽,不易受敌方核导弹摧毁,同时使用灵活,便于打击机动目标,已成为弹道导弹的重要补充打击力量。

(第二节)经典轰炸机

“容克”88型轰炸机(德国)

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通用轰炸机机型的评选中,Ju-88轰炸机毫无争议地战胜了德·哈维兰公司的“蚊”式轰炸机而一举夺魁。从实施最基本的轰炸任务、鱼雷/俯冲轰炸、重型攻击、夜战,一直到侦察任务,Ju-88轰炸机执行了多种作战任务。

1936年1月,容克尔斯公司开始设计新式轰炸机,最初主要集中在Ju-85型和Ju-88型这两种相近的机型,它们分别配置了双、单垂尾。空军部认为,Ju-88型的设计指标更高,因此指示该公司结束“容克”85型的设计工作,全力以赴地进行.Ju-88的设计工作。1936年5月,容克尔斯公司开始生产3架Ju-88型原型机。1936年12月,第1架原型机--Ju-88-v1型飞机进行了首次试飞,动力装置为2台戴姆勒一奔驰公司DB-600Aa型活塞式发动机,每台起飞功率为746千瓦(10O0马力)。

第2架原型机Ju-88-V2型与首架原型机极其相似,但此后推出的第3架原型机配置了由2台“朱姆”211A型倒v形活塞式发动机组成的新式动力装置,每台起飞功率746千瓦(1000马力)。此外,第3架原型机还配备了全部的军事装备,并提高了驾驶舱舱顶的高度。此时,当局已经认识到了Ju-88型的巨大潜力,因此,在对亨克尔公司的Hs-127型和梅塞施米特公司的Bf-162型轰炸机进行竞争性评估之前,当局已经下令将Ju-88型轰炸机投入生产。贴士24

后来,为了打破以前的记录并对飞机作进一步发展,容克尔斯公司又生产了6架原型机,随后又生产了10架Ju-88A-0型预生产机型。1939年3月,第一架预生产飞机交付军方。当时,为了进一步开发新型轰炸机的能力并发展合适的技术,德国空军专门组建了第88试验分队。第一架预生产飞机便交付给第88试验分队。该分队主力部队第1/25轰炸机大队(后来重新命名为第1130轰炸机大队)专门负责新型飞机的操控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几天,第1/25轰炸机大队成为第一支装备新式Ju-88A-1型轰炸机的部队。1939年9月底,Ju-88A-1型轰炸机进行了首次作战飞行。此后,该型机逐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杀伤力最强的德国轰炸机之一。

维克斯“惠灵顿”轰炸机被皇家空军飞行人员亲切地称为“维佩”--一个酷爱吃汉堡的大胖子。“惠灵顿”的作战生涯贯了整个二战历史,并且以其很高的可靠性赢得了令人羡慕的好评。

“惠灵顿”轰炸机也采用了反向螺纹织最短线机体结构,有效地加强了飞机的整体强度。但是它的处形看起来却不那么时髦,相比美国和德国同时期的双发中型轰炸机,“惠灵顿”要轻得多,并且更加结实和容易维修。因此,“惠灵顿”可以随敌人战斗机更多的打击。

1939年9月4日,“惠灵顿”在战斗中首次高相。皇家空军使用“惠灵顿”轰炸机配合“小猎犬”飞机,空袭了停泊于威廉港的德军舰艇。在实战中,“惠灵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优良性能。它的载弹量、航程和生存性都很出色,被人称为当时“最可怕”的英国轰炸机。美中不足的是,英军飞行员面对这种新型轰炸机几乎要从头学起,包括满载荷挂弹起飞、复杂气象条件下寻找目标以及躲避敌防空火力的袭击。

同年12月18日中午,22架“惠灵顿”轰炸机以密集队形构筑自卫火力网,如同昔日的克伦威尔的重甲骑兵队那样飞临德国威廉港及黑尔戈兰湾上空。但这一次英国人没那么幸运了,德军Bf109战斗机向轰炸机编队猛扑过来,经过一番厮杀,“惠灵顿”轰炸机损失惨重,仅有两架飞回了英国。通过这次教训,皇家空军不再让“惠灵顿”执行昼间轰炸机任务,而是改为夜间出击。

在随后的日子里,“惠灵顿”仍然频繁出动,配合其他轰炸机对德国展开大规模的地毯式轰炸,当四发大型轰炸机逐渐担当了主力轰炸机的角色之后“惠灵顿”又改装为海上反潜巡逻机使用,直到战争结束。

“兰开斯特”轰炸机(英国)

“兰开斯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主力机种,凭借所使用的“梅林”发动机和实用的大弹仓及丰富多样的作战模式,该机曾在“二战”期间包揽了全部重要战役的战斗任务。

“二战”中,它累计出击15万余架次,雄踞全英之首;共投弹60万余吨,占皇家空军战时总投弹量的2/3。1942年3月至6月,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动了多次夜间照明轰炸,其中有3次为“干机大轰炸”,空袭城市分别为科隆、埃森和不莱梅。在这些行动中,“兰开斯特”扮演了重要角色。在1942年10月之前,皇家空军还利用“兰开斯特”进行了多达45次的实验性白昼轰炸,目标大多为波罗的海沿岸德国的潜艇工厂,而攻击这些目标在“兰开斯特”问世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兰开斯特”的拿手好戏是用重型炸弹对德军造成致命打击。较有名的例子是,1943年5月7日,它投掷鼓形跳跃炸弹炸毁德国埃德尔河和默讷河的水坝;1945年3月,它利用一枚重达8208千克的巨型炸弹炸毁一座铁桥。此外,“兰开斯特”曾用一枚重达4478.88千克的炸弹击沉了蒂尔皮茨号军舰。

大机群轰炸时,德国战斗机喜欢躲在暗处,专门攻击落单的“兰开斯特”飞机。为了对付德国飞机,“兰开斯特”后来在扔炸弹的同时,会投下一架装满油料和废物的德国飞机模型,让德国飞行员以为同伴被击落,不再敢轻举妄动,而这种飞机模型则被英国飞行员叫做“稻草人”。

B-25“米切尔”轰炸机(美国)

早在1938年,北美公司就研制出自己的第一种大型轰炸机NB-40B,与道格拉斯公司的A-20-同竞争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攻击/轰炸机项目。不幸的是,NB-40B没有飞几个起落就在一次事故中坠毁,将大批订单拱手相让A-20。幸而美军在二战爆发前飞机装备的速度很快,l939年陆军航空队又提出另外一种中型双发轰炸机,这次,在NB-40B基础上改进而成的NB-62没有再次让大家失望,顺利地未经原型机试飞就直接开始生产,成就了一代名机。

B-25轰炸机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珍珠港事件后,美军迫切希望发动一次反击行动,以振作国民士气。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空袭东京,经过反复考虑之后,这次行动的总指挥杜利特中校选中了B-25轰炸机执行此次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这一任务要求B-25从海军航空母舰上起飞,并携带908千克的炸弹飞行3800千米轰炸东京。当时还有B-26可以与B-25竞争,但B-25凭借优良的起飞性能胜出。1942年2月3日,改装后的两架B-25B在“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证明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此后,24个机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跑道上标出的模拟飞行甲板上演练短距起飞滑跑。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在适当的逆风情况下,B-25只需137米就可以起飞。